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吉安时政> >正文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百姓生活看变化】百姓支付方式“大变脸”
2019-10-11 08:55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本报记者 曾诗敏、实习生 曾繁翔

提起粮票,现在的年轻人大部分十分陌生,但它在老一辈人的心里却有着深刻的烙印。从用粮票、油票买物品,到现金交易,再到移动支付,老百姓的支付方式实现了从“带钱包”到“带手机”到“带张脸”的巨大转变。新中国成立70年来,支付方式的不断变迁,也昭示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下面记者将用三组镜头来聚焦70年来,百姓支付方式的“大变脸”。

镜头一: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个时候吃饭穿衣全靠“一张票”。“吃饭要有粮票,买油要有油票,穿衣要有布票。”市民黄大英今年快70岁了,她说当年物资匮乏,一家人都得靠粮票来维持生计。直到1994年,全国各地基本取消粮票,经历几十年的风雨,粮票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镜头二: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不用再凭票购买,人们出门、购物都不忘随身携带现金,市民的日常消费也不断增加。随着经济发展,冰箱、电视机、自行车等生活用品慢慢进入大众视野。“当年我挖到人生当中第一桶金,第一件事就是给家里添置一台电视机。”市民曾检根回想起当年的场景,依然记忆犹新,他说自己带着一兜的现金去县城购买电视机,一路上都小心翼翼,生怕钱被自己掉了或者被别人给偷了。在2002年左右有了中国银联,转账汇款、刷卡消费日益成为都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时尚商店门口常挂一个银联的标识牌,表示自己的商店可以刷卡消费,一度引领了消费潮流。

镜头三:近几年,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应用,第三方支付行业飞速发展,便利、快捷的移动支付不断加快覆盖用户生活的各个领域。足不出户就能缴水电费、拿着手机便可以在网上购物、出门打车用出行软件、付款只需打开手机扫二维码,只要带部手机便可以“一扫天下”。

近日,记者发现刷脸支付悄然在市中心城区兴起,“走人工支付通道付钱大概需要花费50秒的时间,现在使用人脸支付只用5秒钟就能搞定。”记者来到市中心城区康居外滩小区门口的社区超市内,只见市民卢强正在刷脸付款。他说首次使用只需输入自己的手机号,之后就可以直接刷脸支付了。“我们也可以像明星一样靠脸吃饭了,手机都不用带,带张脸就可以。”我市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夏侯红平跟记者说道,他们公司目前主要推广“刷脸支付”这一业务,从今年4月份开始,市中心城区已经有60多家超市、餐饮业实体支持“刷脸支付”业务。

短短的70年,从百姓支付方式的变迁中,折射出吉安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正在不断提升。

责任编辑:邹洋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