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出生命中最美的情和爱
刘亮程以别样的眼光,将他的故乡沙湾和新疆纳入到两个截然不同的情感体系里,展开细细言说,如此泾渭分明的表白,绝不是厚此薄彼。

《把地上的事往天上聊》(2019年8月出版),是第十届茅盾文学奖提名作家刘亮程的谈话录,精选了其历年演讲和对话结集。书中,刘亮程以其生活变迁和文学创作为主线,畅聊了对故乡、对新疆的深厚情感,分享了自己的生活智慧和对散文写作的理解。打开书页的刹那,浓郁的桑梓情怀和对寻常物事豁达的透悟,顿时从每一个字眼里飞腾出来,直抵我们心灵最柔软的地方。

刘亮程以别样的眼光,将他的故乡沙湾和新疆纳入到两个截然不同的情感体系里,展开细细言说,如此泾渭分明的表白,绝不是厚此薄彼。在他看来,“每个人的家乡都是个人的厚土。”一个有情怀懂感恩的人,“都需要用一生的时间,把自己还给家乡。”秉持着这样的襟怀,书中,刘亮程讲述了自己的童年趣事。在沙湾,一个懵懂少年,经常怀揣着梦想,半夜三更起来,然后悄悄穿上鞋,一个人行走在故乡的街道上,或者爬在别人家的窗口,去听,去听别人做梦。孩提的天真,故乡的纯净,人心的淳朴,经刘亮程三言两语一勾勒、一描画,那种浑然天成的诗意和梦境,便悠然在我们面前漂浮闪耀,幻化成一幅清澈澄明的故乡风情图来。以至多年以后,谈起故乡,那些美好的情絮依然积聚在心田,让他感怀连连,“那是让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五千年不曾中断的根基。”是的,每个人的故乡都有故事,有梦想,氤氲着淡淡的文化芳香。因此,刘亮程真诚地希望,那些离家多年的游子,那些在四季轮回中迷失了方向的漂泊者,那些生活于尘土中的人们,若能回到故乡,定要以虔诚的姿态,站在故园坚实的大地上,去仰望头顶上的每一片云彩、每一片树叶。而对于新疆,刘亮程的表达更显深沉。“远是新疆最诱人的魅力。她的远是万古山河精神之造化,亦是千年历史文化所修来。她是我现实的生存之地,和文学的如梦世界。我文字中的遥远气息,都是她给我的。”理性的文字,深切表达了作家对新疆的感激。透过刘亮程情真意切而又意味隽永的书写,作家对故乡、对新疆绵绵不绝的爱恋,如泉涌般汩汩流淌,牵引着我们一次又一次地眺望着梦中的家园,去感受故乡热烈的心跳,去唱响那永不衰老的生命歌谣……

纵观当代文坛,像刘亮程一样,把散文写得既美又意蕴深刻的作家,并不多见。作为一个有思想、有见地、有品位的作家,刘亮程常常能透过斑驳的世相,从寻常事理中,窥探到常人疏略的一面,并予以新奇大胆的诠释。他善于将这种艺术功力巧妙地杂糅于他的字里行间,于无声处听惊雷中,清新晓畅、通达质朴地将他的感悟和思索汇聚成篇,整体呈现出恬淡中见真情、悠远中见深刻的独特意境。他说聊天,就是把地上的事往天上聊。这是我们中国人的说话方式,万事天做主,什么事都先跟天说,人顺便听到就行了。他谈生死,潇洒中又带着几份禅味。“知道生命终有一个走不出去的寒冬,所以坦然地去走,走过所有开花的春天和落叶的秋天。”故而,他主张以一种坦然的心态,去面对生命中的顺与逆、苦与甘,于是便有了“坦然,是我们在世间获得的最为珍贵的温暖。”的殷切告诫。可贵的是,刘亮程还将这种洞悉力和精妙阐释,用到了他的散文写作中,创造性地提出了“散文就是聊天艺术”的学术观点。对传统散文,他有肯定也有剖析,更有大彻大悟,殷切寄语每一个写作者“心中有天和荒,才能写出地老天荒的文章。”他盛赞那些像聊天一样飞起来的语言,在貌似缥缈、散淡中,能让每一个文字都能抬起头来,那种把地上的事往天上聊的架式,正是散文所需要的,也是“所有文学艺术所追求的最高表达。”别出心裁的论述,无疑拓宽了大众对散文的理解,也为我们的文学表达迈向更为宽广的境地,提供了很好的思想借鉴。

刘亮程被文学界赞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和“乡村哲学家”。他对故乡、新疆的一系列鲜活描述,对庸常生活和人情世故由表及里的深刻洞察,对散文写作和文学艺术的独到阐释,既彰显出一个散文家的创新气质,又展现出一个乡村哲学家的豁达清醒。《把地上的事往天上聊》,聊出了新意,聊出了一番新天地,也聊出了生命中最美的情与爱。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