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区蝶变绽新颜
来源: 江西日报 2019-09-09 10:39 井冈山报社融媒体

徐铮

8月21日至24日,中央及省市主流媒体的20余名记者进村入户,聚焦吉安革命老区,在我省开展“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回访式蹲点调研活动。他们用手中的镜头和笔,记录当地产业脱贫、乡村旅游、红色传承等方面取得的可喜变化和成就。

产业脱贫日日新。吉安县永阳镇江南村,原本是个贫困村,贫困人口72户、272人。村里党员干部发挥带头作用,立足本地优势,发展蜜柚种植产业,并建立起村干部领办、党员主动参与、村民自愿参与、贫困户统筹参与的“一领办三参与”的扶贫新模式,“家家种蜜柚、户户是股东”。待到2021年江南村的井冈蜜柚进入丰产期后,产值将超千万元,户均将增收1.5万元以上。在井冈山市新城区红军剧场,大型实景演出《井冈山》,让800多名农民“白天在家种地、晚上红色演出”,每人年均增收7000余元。一场红色演出,带动一方百姓脱贫致富。

乡村风光处处好。走进井冈山市荷花乡大仓村,穿过村前的梅塘荷廊,眼前豁然开朗,民宿成排,溪水潺潺,风中摇曳的荷花掩映其中,好似置身画中。大仓村立足“红”底色,发展“绿”产业,保护性修复还原林家大院、横江古桥等红色文化资源;同时拓宽产业发展路径,种植太空莲,建立黄桃园,发展休闲农业;改造空闲房屋,发展乡村民宿,配套厨房、咖啡屋、茶吧等共享设施。2019年至今,荷花乡接待游客超过20000人次,当地村民通过卖土特产、办农家乐,实现增收2000元以上。在井冈山市茅坪乡神山村,村民以绿色竹林、民俗体验、红色文化资源为“媒”,走出了一条生态发展之路。

红色基因代代传。在井冈山,活跃着这样一支队伍,队员通一个个红色故事、一首首红色歌曲、一次次红色体验……让游客“走进”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这就是井冈山精神理论宣讲队伍——“毛秉华工作室”。现在工作室的负责人毛浩夫,是毛秉华的孙子,一名曾留学英国的“海归”。去年7月,被誉为“井冈山精神第一宣传员”的毛秉华因病去世,毛浩夫主动接过工作室的“接力棒”,义务讲解井冈山的点点滴滴。他要把井冈山精神的火种,继续传承下去。

壮丽70年,革命老区未改“红”底色,穿上“绿”外衣,插上“新”翅膀,旧貌绽新颜。

(原载2019年9月9日《江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