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庐陵文化> 庐陵纵览> >正文
自带“光环”的丁塘村
2019-08-02 09:32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丁塘古村 张昱煜 摄  

■黄邦初

丁塘村距吉安市中心城区约16公里,地处吉州区兴桥镇224省道(吉福公路)西部5公里的山丘地带,村周边土地肥沃,植物茂盛,古树参天,环境优美。村南村东散布18口水塘,由小溪连缀,半抱村落,如同官袍上的连珠玉带,形似“丁”字,巧夺天工,村名由此而来。

丁塘村男性均姓刘,尊汉高祖刘邦为始祖,其六世孙为广平阴城侯刘苍。唐代,刘苍后裔刘像任安城(今安福所属)县令。刘像的八世孙刘称从四川至安城县任主薄,在密湖定居,其后裔分迁各地,尊刘称为密湖刘氏一世祖。刘称第十三世孙刘行仁,在宋绍兴甲寅年(1134)入赘丁塘口张家坊,在丁塘开基建村。至明初,分成左、右二房,形成村落,现住在村里的有260余户1300余人。

丁塘村不邻江河,也不靠近古驿道,却为什么能够成为近现代乡村政治文化中心呢?其原因是村上的富商多,修建了大量祠堂和民居,可供单位使用。到如今,站在村对面的柜台山北眺,依然可见一排排整齐的民居依山势坐落,高大的宗祠相间其中,气势恢宏。那又是谁,修建了这些富有庐陵民居特色的房舍?没有史料记载,口口相传是由于地僻交通不便,村人大都外出经商,清道光年间是丁塘村最兴盛的时期,村里只有两家种地,其他人都在南京、湖广一带经商,有“桂林丁塘一条街,只掺外人一家豆腐店”之说。村人致富后将在外赚的钱拿出一部分回家乡置地建房,造成现存有的清代民居建筑风格样式、室内装饰大致相同。他们还乐善好施,竞相组织公益事业,铺设了从村里不同方位向外延伸的青石板路5条,平整清亮。丁塘村,可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自带“光环”,2016年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如今,丁塘村存有刘氏总祠1幢(一本堂),其它祠堂10幢,还有“云水居”古学楼、“荣昌”古药号和多处古书舍等。这些建筑依山梁西南边缘为前排,集中在一本堂的左右两边,纵向约6排,横向约12排;不论地形,基本做到纵横对直;若遇陡坡则挖成梯节,房屋建在梯节上,纵向巷道则用梯阶连通,以致有些房屋前后地面相差5至6米。村落大量使用青石材料,所有院落地面、天井地面、主要道路、地面排水沟、阴沟等,均使用雕凿成形的青石,严丝合缝、经久耐用。全部古建细部的设计建造不仅精细,而且多层次地寄以寓意,无不彰显人文价值,饱含文艺意蕴。比如巷道里的下水道,滤水拦板雕成莲花形;木雕“福、禄”字形,用蝙蝠、龙、凤、大象等吉祥动物图像,手法纯熟,如铁锻铜铸、精美异常。

丁塘村刘氏在经商致富后,也十分注重教化,耕读传家、代有名士。如刘邦俊、刘明信、刘尚爵、刘泰等。村还有几位名士,族人引为自豪。二十三世孙刘文焕曾任云南盐政道,握有重权,也拥有巨额财富,在村里建了豪宅;二十三世孙刘文焯,任过河北直隶州司马,很有权势。

近年来,兴桥镇人民政府紧盯“旅游集聚区、中心城区后花园”的打造目标,把丁塘村保护与发展提到议事日程,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大力实施了基础设施改造,修建了公厕,硬化通村主干道、村内巷道,铺就了彩砖游步道,拆除有碍观瞻和不符合历史风貌的建筑,新建了村史馆、颐养之家、文化广场、篮球场、停车场等。与此同时,丁塘村着力发展富民产业,在房前屋后种植井冈蜜柚,并发展光伏发电项目,帮助村民脱贫致富,真正使丁塘村成为环境优美、设施齐全、产业丰富的美丽乡村。

责任编辑:刘臣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