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吉安时政> >正文
横江葡萄变形记
2019-07-17 10:33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从10亩发展到5.3万亩,产值达3亿余元,这粒小小的葡萄,从其落地生根开始,便始终贯穿“绿色种植、立体营销、增收富民”的理念,20年来不曾改变。这粒源自横江的葡萄,是如何从香甜、俏销到蜕变成助农致富的“金元宝”,且看——

王伏根、殷姿、罗三根、本报记者 吴广城

“我们的葡萄不但香甜可口、俏销省内外,还是助农增收致富的‘金元宝’。”“今年的雨水大,受淹的葡萄园要减产,成熟期也稍晚了点。”……在这个雨情多发的7月,葡萄俨然成为吉安县横江镇百姓们茶余饭后绕不开的话题。

走进横江葡萄谷,一个个青翠茂盛的葡萄园映入眼帘,葡萄架上挂满了密匝匝的葡萄,似串串珍珠,如堆堆翡翠,令人口生蜜意,甜沁心脾。

品质好才是真的好

20年来,横江葡萄能够畅销市场,在消费者心中有着良好的口碑,得益于当地种植户先进的葡萄种植理念和孜孜不倦的品质追求。

“为了提升果品着色及口感,种植户放弃了产量最大化的‘高效’生产路径,通过修剪、花序整形、疏花序、疏果穗、疏果粒等方式,将产量从之前的每亩3500斤控制在现在的每亩2000斤左右。”吉安县果业局局长郭晓明说道。

为提升葡萄品质,种植户除了最大限度减少葡萄用药次数及药物浓度外,还不惜提高种植成本,主动将单壁篱架栽培升级到现在的V形避雨棚架栽培,彻底告别了“靠天吃饭”的旧有模式,极大减轻了葡萄藤因多产而导致的负担,保证了养分充足供应,延缓了树体生长衰弱期。

吉安县横江镇怡发家庭农场葡萄种植户肖冠华告诉记者,他们为每亩葡萄地施用商品有机肥2000多斤,不断改良土壤结构,保持土壤肥力,培育出优良的土壤条件,促使多种有机酸、肽类以及包括氮、磷、钾在内的丰富的营养元素有效调理土壤酸碱平衡,减少线虫的发生,葡萄品质和口感稳步提升。

销路俏才是真的俏

眼下,在各大商超的货架上,在淘宝、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上,在顺丰、邮政等快递网点中,横江葡萄随处可见,大有变身“网红”农产品之势。

横江镇孙勇锋的葡萄园种植有夏黑、巨峰、阳光玫瑰等品种,每到葡萄成熟季节,这里总会吸引很多游客前来体验劳作与采摘的乐趣。一位正在基地采摘的刘女士高兴地说:“我从萍乡过来探亲,前几天刚到市区的妹妹家,就拉着妹妹和小外甥来到这里,摘了不少也吃了不少,确实很好吃,回味无穷。”

7月12日,天刚蒙蒙亮,深圳客商李先生就来到横江镇良枧村润果佳园大棚葡萄种植基地,单次订购了4000斤葡萄发往广东和深圳。盯着正装车的葡萄,李先生兴奋地说:“横江葡萄口感香甜、果形圆润、肉质细脆。之前,我多方打听联系到润果佳园负责人,通过实地考察后,决定与之建立合作关系。”

近年来,吉安县以横江葡萄为“敲门砖”,积极探索生态休闲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将都市农业观光、蔬果采摘与旅游业紧密结合,增强群众消费的趣味性和体验性,打造“采摘+观光+美食+体验”的乡村生态旅游特色。

截至目前,吉安县拥有横江葡萄示范服务基地100多个,形成“一村一品”葡萄专业村135个。并已在福建厦门、湖南长沙、浙江杭州、广东深圳和南昌、宜春、赣州等地建立了横江葡萄直销窗口,年销售葡萄近0.8万吨,产品供不应求,成为我省一大特色龙头产业。

收益高才是真的高

20年间,横江葡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靠的不仅是当地党委政府对横江葡萄产业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和顽强韧劲,更重要的源自这个富民产业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润果佳园基地负责人邓万良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葡萄亩产约2000斤,以5元一斤的价格计算,每亩产值约1万元,除去农用物资、人工费和产品损耗,每亩可获纯利润6000元左右,如果错开时节上市,利润还能更高。

在脱贫攻坚战役中,吉安县以“四个一”产业为主导,探索建立了村干部领办(致富带头人)、党员主动参与、村民自愿参与、贫困户统筹参与的“一领办三参与”产业扶贫新模式,充分发挥党员干部、致富能人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引导带动贫困群众发展横江葡萄产业。

郭晓明说,在葡萄种植大户带动和政府财政奖补资金的撬动下,从事横江葡萄种植产业的农户从1999年的1户发展到如今的3800余户,带动贫困户1232户。葡萄种植产业规模从20年前的10亩发展到如今的5.3万亩,产量达3.8万余吨,产值达3亿余元。

经过20年的发展,横江葡萄已经成为吉安县一项重要的富民惠民产业,正逐步带领广大群众奔向通往美好生活的康庄大道!

责任编辑:邹洋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