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文明周刊> >正文
传承,永远在路上——看井冈山红军后代陈平梅一家如何传承红色好家风
2019-07-03 08:57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5

2019年4月12日,家人为余梓洋举办特殊的十周岁“成长礼”仪式。余梓洋带着她的“成长足迹”——各地宣讲展板,在小井烈士墓为游客义务讲解。

6

在茨坪旧址群为游客和学员们讲解

7

陈平梅、余梓洋母女在茅坪为学员上红色家风课

“别看余梓洋小,可从她长年不懈、始终如一、不辞劳苦地宣传井冈山精神这点上,却体现了四种优良品格。”全国家风好习惯研学实践基地副主任刘林如是说。

“父爱就是青山,母爱就是绿水。从余梓洋的成长轨迹来看,他们的家庭就是典型的‘绿水青山’家庭。”北大新世纪教育发展中心高效学习课题组组长、全国家风与好习惯课题组组长、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执行所长李世杰如说。

长期以来,井冈山革命烈士谢桂标的后代陈平梅的家庭始终把在弘扬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走在前列作为全家人的目标,在红色景区义务宣讲、讲解,自发重走红军路,几十年如一日地整理、出版红色歌谣和红色故事集……

近期,记者多次走近这个家庭,与有关专家、学者一道,探寻他们传承红色家风,宣传井冈山精神的足迹。

□本报记者李夏署 文/图

良好家风在一点一滴中传承

良好家风要从良好习惯开始。良好的行为习惯从早上开始。每天早上6:30左右,余梓洋准时自觉醒来,洗漱、整理床铺。然后朗读一篇课文或红色家书或红色故事,然后对着镜子里的自己说:坚定信心,我要在弘扬井冈山精神、在宣传红军光荣传统上努力做到最好。有时,余梓洋看父母因晚上工作太晚还没起床,就自己出去按照父母的喜好买好早点放在桌上。早餐后,余梓洋由在一家大型企业做策划总监的父亲余宝平陪着步行上学。只要在家,接送女儿、陪着女儿一天天成长,晚上陪着妻子绕着井冈山公园步行两圈已经成为这位父亲、丈夫的习惯。

每周末或重大节假日,到各红色景点义务宣传井冈山精神、讲红色故事,更是这一家子长期坚持的良好习惯。今年5月2日这天,陈平梅一家三口早上七点半从家里出发,一直在茨坪毛主席旧居、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小井红军烈士墓、黄洋界保卫战纪念碑等处连续讲解,直到晚上六点。在回厦坪的路上,陈平梅接到了余梓洋上学的井冈山小学副校长的电话,说市里“我是小小讲解员大赛”组委会希望余梓洋这个小红军宣讲团团长在决赛前做一个示范性讲解。此时,本已经在后座上打盹的余梓洋立即弹身起来,一家人立即就商量开了,如何写讲稿,讲些什么,如何把井冈山各个重要景点全部串联到?回到家后,一家人吃了点面条,立即铺纸运笔,“茅坪河的流水和毛主席的谆谆教诲一同流入到每一位革命志士的心田。在这里,步云山练兵场练就了百战雄师的钢铁长城,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我和大家分享一首诞生在这里,由我妈妈整理的红色客家山歌《练兵歌》……”特殊的开场白立即就能把大家带入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们一家连夜整理好了讲稿。第二天一早,余梓洋就搬出了她的小红军标配:服装“八件套”,即红军服、红军裤、红军帽、布鞋(草鞋)、武装带、绑腿、袖章、胸牌(授带),以及由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傅振邦送给她的百宝囊——红军挎包,里面有讲稿、扩音器、竹钉(黄洋界讲解《竹钉阵》用的道具),干粮,水等。穿戴好后,父母和她一道研究、整理整个稿件的思路、顺序、衔接、情感等,并再次熟悉稿件。

就是这样,他们一家对待每一次讲解,对待每一次宣传都付出精心的准备、百倍的努力,哪怕面对的只有一个游客、一个听众,也要打起万分精神来讲解,他们深深地知道:自己宣传的是井冈山精神。

宣传红色井冈山永远在路上

陈平梅在传承红色家风的同时,宣传井冈山精神、传承井冈红谣的劲头更足。经过几十年的整理、走访了无数的烈士后代,2017年,陈平梅在江西人民出版社相继出版了讲述那段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的《井冈红谣》和《残阳如血》两本红书,受到各方面广泛好评,《井冈红谣》还列入了2018年国家首批音乐产业优秀项目奖励计划,为江西唯一项目。在继出版《井冈红谣》一书后,陈平梅与父亲谢继海一道,又创作、挖掘、整理出几十首红色歌谣,且在多个场合的演唱中受到高度评价。

今年的井冈山杜鹃节期间,作为井冈山新一代儿女,革命后代,陈平梅总是有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着她要表达对家乡热爱的迫切之情。同时,作为一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总觉得自己该做点什么。于是,她又拿起了笔,亮开了嗓子,以一种独特传承的方式,创作了一首全新的带有说唱风格的井冈红谣《井冈风光留心间》,宣传井冈山这个不可复制的红色节日,彰显井冈红谣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红色文化相结合的巨大魅力。同时,展示红色文化和井冈红谣推广与发展的成就、传承与宣传的成果、传唱井冈红谣的精神风貌。原文如下:

(唱)清明过后谷雨天,谷雨时节观杜鹃;

游客蜂拥汇井冈,盛景绝后又空前。

山上春意正盎然,万绿丛中星火燃;

杜鹃好像星星火,伟人撒落在山间。

燎原神州红中国,百花过后我最艳;

四面青山连绵延,朵朵白云映蓝天。

红绿交映赛桃源,苍翠满目争赏观;

竹芛拔高春归燕,井冈脱贫来领先。

桃红李白进神山,精准扶贫农家欢;

杜鹃山上观杜鹃,赏花安全记心间。

(说)各位听了我的山歌后哇!哎!你就了解到红色圣地、革命摇篮——井冈山,通过我的歌声您就可以看到井冈山这道最美最靓丽的风景线——就是这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我希望大家能把这道风景线带回您的家。

陈平梅这首歌曲的创作以井冈山红色最红、绿色最绿、脱贫最好与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有机结合,来讴歌新时代的井冈山。

创造性的说唱结合的表演,也是陈平梅对自己创作的《井冈红谣》山歌在传播、传承方面的一种特殊尝试。这种方式受到所有听过此歌的游客和专家的高度评价。而且,此歌曲调曲折婉转、高亢与低回糅合,难度极高,几个知名曲作家都说难以准确记谱,只能口头传唱,意义非常重大。

6月2日至6日,陈平梅作为井冈山客家山歌的代表性传承人,参加了江西省艺术研究院在瑞金举办的“‘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红色题材歌曲创作人才研修班”,学习了歌曲的创作、产生、评论等理论与实践课程,结识了专业的老师和各地代表性山歌传承人,切磋、提升了技艺。学习之后,陈平梅又开启了剧本创作之旅,她要通过剧本的形式,把当年井冈山斗争时期传唱的山歌的背景、故事、人物表现出来。

余梓洋身上有四种优良品质

6月14日晚上,来自全国家风好习惯研学实践基地副主任刘林一行与记者一道,在井冈山茅坪一研学基地聆听了一场由陈平梅、余梓洋母女联袂为学员们上的“红色家风”课。

通过包括去年暑假期间,由全国家风好习惯研学实践吉安基地保送参加的在北京举办的为期一个多月的家风好习惯成长营以来一年多的接触、观察,刘林表示,余梓洋身上至少具备四种优良品质,即无私奉献的品质:她长时间坚持义务宣传,全家都非常辛苦,牺牲了大量周末和节假日时间,自驾车往各景点讲解,困了在车上打个盹,饿了吃块饼干、面包,从不叫苦从不讲要求。有时,被余梓洋所散发出的红色精神和精彩讲解而感动的游客,会情不自禁地要表达自己的爱,送给余梓洋红包,但长期以来,余梓洋没有收过一分钱,更多的是表达感激,表达对游客、学员对自己讲解认可的感恩;无怨无悔的品质:经过多年的宣讲,现在余梓洋在大部分红色景点已经成为了一张鲜活的“名片”,管理人员和各景点门卫都熟悉了她,知道她们一家是来义务宣讲且受到游客欢迎的,到了“刷脸”的境遇了。但之前,因为余梓洋一家没有导游证,有时一些景点进不去,在烈日下曝晒,余梓洋从不怨天尤人,她或者为管理人员现场讲上一段,以精彩的讲解作为“通行证”,或者就在门口就为游客讲解起来;无所畏惧的品质:因为余梓洋只是个小孩,有时在为游客义务讲解过程中,遇到或许时间安排紧、或许任务重的大姐姐导游们的不讲情面,会把余梓洋忽略掉,甚至有过把她推到一边的场景,但余梓洋不怨不躁,微笑着站在旁边,等大姐姐们讲解完了,她接着讲;无限包容的品质:有时,余梓洋一天要讲解几十场,实在太困了,就在旁边打个盹。可当有慕名而来的学员要邀请她作讲解时,她立即就睁开眼,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讲解中。在火车上,在飞机上,在商场里,从不讲究场合,只要需要,她开口就讲,还能讲好。

“绿水青山”的家庭环境

2016年,余梓洋参加了江西电视台主办的“少年演说家”擂台赛,历经大半年的比拼,以红色魅力挺进18强,并收获了“最佳人气王”称号。在最后决赛时她列第5名,被淘汰了。当主持人怀着和之前被淘汰选手一样的心情,等着余梓洋哭着表达遗憾并表示第二年再来时,当时7岁的余梓洋却始终给所有人一脸灿烂的笑容,而她的回答更是语惊四座。她说:“明年我不来了。因为明年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九十周年,我有做不完的事。另外,这次淘汰赛说明我与最佳演说家还有距离,我要继续充电,明年的明年我再来”。她的回答,让在座的专家、群众代表和主持人们叹为观止,这是一个信念多么坚定的红色宣传员啊。同时,余梓洋也收获了“大嘴哥”等主持人为“忘年交”。

北大新世纪教育发展中心高效学习课题组组长、全国家风与好习惯课题组组长、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执行所长李世杰,对余梓洋也有高度的评价。他说,通过余梓洋的综合表现,以及他对余梓洋一家的了解,余梓洋的生活环境正是体现了“父爱如山,爸爸就是家里的青山!母爱如水,妈妈就是家里的绿水!只有绿水青山的家庭才能培养出健康、快乐、幸福的孩子,才能培养出金山银山一样的孩子!”余梓洋写过《父爱》的文章,发表在《吉安晚报》上,也写过《我的妈妈是最好的妈妈》文章,字里行间所体现的,正是“绿水青山”家庭所具备的成长环境。她的父母所传导的爱和责任、所营造的环境,培养着余梓洋坚定信念、不断进步。

结束采访时,陈平梅爽朗地笑着说:“在家里,小事我说了算,大事听她爸的,我们坚决服从命令。我们从不吵架,总是欢声笑语的,一切的事都是商量着很快解决。包括与孩子的交流。”陈平梅的话印证着“绿水青山”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责任编辑:邹洋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