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脱贫攻坚> >正文
昔日贫困村 今朝做样板——遂川县草林镇大坪村嬗变记
2019-06-26 09:48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危旧土坯房一栋挨着一栋,满目疮痍,泥泞小土路一条连着一条,不便出行,生活垃圾随处可见,富余劳动力无处就业,这,是遂川县草林镇"十三五"重点贫困村大坪村前些年的真实景象。

如今,大坪已经"摘去穷帽",再步入这里,扑面而来是毛泽东旧居浓厚的红色气息、"爱心苑"集中安置点的温馨氛围,3000亩井冈蜜柚基地的致富喜悦……这个曾经破旧的贫困村,走的是一条休闲观光之路,一条满是朝阳的嬗变之路。

L3

 

李亚婷、刘祖刚 文/图

做足文化深耕“文旅”

“1月14日,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亲率一路红军,沿着遂川江畔……到达了草林圩。”毛泽东旧居门前,抗美援朝复员军人、离休教师郭斯行老人对大坪红色文化的深情解读,吸引越来越多的村民聚拢过来。

作为草林圩场重要组成部分,当年曾被誉为“满地红”(意即全村住满了红军)的大坪村,有着得天独厚、丰富的红色资源。

为挖掘整理、传承利用好红色资源,一座占地45亩的红色文化体验园如期建成,不仅有保存完整的毛泽东旧居,还有记载遂川县在党史军史中24个辉煌第一的文化墙群,朱德当年走过的挑粮小道等。伴随岁月流逝声名远播,这里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红色景点。丰富的文化内涵、多元的现场教学,毛泽东旧居成为井冈山干部学院、江西干部管理学院、草林红色圩场的爱国主义教学点,受到大家广泛关注。

“听说河上建起了一座仿古浮桥,我带家人来走走当年毛主席走过的路。”泉江镇居民欧阳有伟高兴地说。2017年,左溪河仿古浮桥的建成,不仅便利了周边群众出行,也让毛泽东旧居、红色文化体验园与红色圩场、草林老街串点成线,形成一小时红色文化旅游路线,进一步推进文旅融合,吸引八方游客,对大坪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做通思想“智志”双扶

只要是村党员主题活动日,结束完理论学习的20余名党员,都会在党旗引领下,清理房前屋后的生产生活垃圾。

“这是立足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保持党员先进性,转变群众思想、推进移风易俗多措并举下的集中体现。”村“第一书记”郭龙如是说。

自2016年以来,大坪村陆续投入8万余元,高标准推进村级党群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并在县委宣传部指导,县广电网络公司技术支持下,打造全镇首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通过形式多样、学教并重的活动,逐步纠正群众不文明行为,扭转贫困户“等靠要”思想,激发内生动力。

如今,“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在这里得到有效运转,曾经的“脏乱差”变成了“清净美”;村民特别是贫困户借助技能培训、园区务工等方式,就近就业、发展家庭产业,曾经的“庸懒散”变成了“勤快实”。

l4

l“屋场会”上抗美援朝复员军人郭斯行(左一)在讲红色故事

做强产业“双业”攻坚

“看到满树的青果,我可以预见今年一定又是丰收年!”经历了2018年“遂川首届井冈蜜柚采摘节”的喜悦后,浙江台州客商金锡海继续加大了施肥、整园的投入,及时到位的“土地租金、入股红金、劳务薪金”,也让村民乐开了花。

这块坐落于大坪、车源、草林、源溪4个村,占地面积3000亩的基地始建于2014年,是全市规模最大、管护最好的井冈蜜柚基地之一。

连续几次,帮扶干部走访都见刘能修家“铁将军把门”。电话一问才知,基地葡萄柚要除草施肥,作为长期雇请劳工,刘能修忙并快乐着。

“这个月工资能比上月多挣1000多块!”刘能修难掩高兴之情。他不仅每年有1100多元的土地流转收入,还拿出3000元奖补资金入股合作社参与分红,是典型的“三金”受益贫困户。

为最大化发挥基地扶贫效益,大坪村组建了合作社,吸收全镇456户农户加入其中,采取“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带动212户贫困户实现脱贫增收,走出一条“支部引路、能人带路、产业铺路、贫困户上路”的精准脱贫路。

站在井冈蜜柚基地观景台远眺,村民们谁能想到,曾经“晴天一块铜,雨天一包脓”的连片荒山,会变成村民的金山银山。

在村创办的电子厂里,妇女们忙碌着组装配件。2016年,在镇村干部帮助下,村妇联主席袁小梅引进建成了这个厂,留守妇女利用农闲灵活就业,既增加收入,又照顾家庭。

“能帮到贫困姐妹们,车间才办得有意义!”袁小梅说道。经过两年操作,大家对一系列工序由生到熟,工资由少到多。

产业、就业“双业”驱动,让贫困户的日子更有盼头。

做美环境打造“醉美”乡村

每当逢圩日,五保贫困户王金生先会在老街上享受完一杯浓茶,再慢慢踱步穿过仿古浮桥,回到村“爱心苑”。

“爱心苑”位于蕉田组,占地3亩,“一室一厅一厨一卫”格局的安置房有20套,设计精巧、美观大气,每套约40平方米,已有10余户五保户及部分建档立卡贫困户住上了安居房,为村里新增一道靓丽风景线,提升了村整体“颜值”。作为探索“养老”扶贫的成功典范,迎来了省委领导一行,并充分肯定。

“以前无人居住危旧土坯房,影响村庄环境,还怕砸到不懂事的孩子们,如今拆除了,全村都受益!”炉下组组长王锡宾说道,一手抓拆除整治、一手抓维修新建,辅之以生活垃圾综合治理,点上整治和面上改观,大伙更满意了。

近6公里通组路、9000余米入户路、50盏路灯,让出行更便捷;惠及500余农户的安全饮水工程,让吃水更放心;166户安居工程的实施,让住户更踏实。

责任编辑:王玉梅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