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贫故事】彭育红:“甜蜜”的扶贫之旅
来源: 安福融媒体中心 2019-06-05 15:26 井冈山报社融媒体

小康生活20132

2015年以来,我先后帮扶的贫困户有13户,少数民族村一个,投入精力最多、扶贫成效最明显的当数后者——洲湖镇北山畲族村。

北山畲族村是安福县唯一的少数民族行政村,地处大山深处,全村174户800多人,贫困户有48户183人,占比约四分之一。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只剩下“993861”部队。“如何帮助脱贫?群众需要什么?我们能做什么?又该怎么做?”,时任民宗局长的我,一直思考这些问题。我深入村组走访座谈,问症于民、问计于民,搅动村民思想,理清发展思路,形成发展共识,找准工作抓手,创新工作思路,以发展养蜂产业为兴奋点、推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为着力点、举办畲村采蜜文化旅游节为引爆点三点发力,用真招、办实事,取得了扶贫工作的新成效。

该村在我的精心引导和大力推动下,创新举办了“美丽畲村·甜蜜之旅”采蜜文化旅游节和北山畲村春晚暨“我是养蜂能手”比赛颁奖晚会,使北山从名不见经传变成远近闻名的养蜂专业村。近些年来, 从800箱增至2200多箱,发展养殖户从23户增至80多户,年产值从30余万元增至200余万元。精心制作的《北山“蜜”境》产业宣传片荣获吉安市首届微视频作品二等奖;“北山畲蜜”入选全县“十大特色旅游商品”,争取资金成功启动了特色村寨项目建设,该村也被列入全县乡村旅游建设规划,营造了“民族一家亲、共筑畲村梦”的良好氛围。如今,该村产业从无到有,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曾经“养在山中人不识”,现在“墙内开花墙外香”,树立了“甜蜜畲村、绿色北山”品牌。

现今我已调离民宗局,闲时翻开微信相册,满满的都是回忆,一幕幕往事浮现在眼前,有喜、有忧、有笑、有泪……

深入摸底调查,因地制宜选好产业

北山村地处洲湖镇西北部山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树林密布,有得天独厚的中蜂养殖条件,春秋山花烂漫,是发展蜜蜂养殖的好地方。北山村民历来就有养蜂的传统,全村会养蜂的有一百多户,其中已成规模的有23户。村民家中少则两三箱,多则近百箱,产出的蜂蜜纯天然,无任何化学添加剂,养蜂百箱年收益可达6至9万余元,该产业劳动力要求不强,老少皆宜,每年也只有2个月是收割忙季,平时管理时间要求不多,是促进村民增收的绿色产业,是适合该村脱贫致富的好产业。

成立专业合作社,助力引导抱团发展

小康生活21082

2015年,在民宗局的扶持下,北山村成立了全县第一个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图片是我联系电商与合作社的成员在林武汉家召开的洽谈会,恰巧那天是2月14日,西方情人节,我们笑称这是一次“甜蜜的约会”。去北山参加类似的会议、活动很多次,最多的一个月我去了15次,每次上级领导来北山调研或检查工作,我能如数家珍的汇报村里各户养蜂情况,解答一些养蜂常识,领导夸我“成了半个专家了”,村民笑称我是村里的“第一书记”。

举办采蜜旅游节,摸索线下销售经验

 

小康生活21303

为了解决该村蜂蜜销售难问题,民宗局连续两年牵头协助该村举办了采蜜节活动,摸索线下销售经验。

市场上蜂蜜真假难辨,客户难以买到真蜜,蜂农却又难以找到销路。如何搭起这座“桥梁”?“百闻不如一见”,这是我破题的灵感。

2017年首次试点,我们利用统战资源,组织6个旅游团队120余人,分别到6户村民的蜂场参加体验割蜜活动,品尝山里农家饭。在试点活动中征求游客意见,摸索经验。活动得到村民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大山里外出务工的年轻人都纷纷赶回老家来帮忙,大扫除、打艾果、挂横幅、插彩旗、摆样品……大家兴高采烈、翘首以盼!首届采蜜节开幕式在村民敲锣打鼓的夹道式欢迎中拉开帷幕,虽然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大雨,但感觉大家的心情非常好,因为畲村人的热情好客温暖了游客的心,微信朋友圈中到处都是激动的感慨语,“大雨,也阻挡不了畲族采蜜的步伐!”、“中华小蜜蜂,架起甜蜜桥!”、“刚回程又思乡,择一日,风和日丽,再上北山!”、“要买野生蜂蜜的请关注下图二维码,一位美丽好客的畲族姑娘。”其中一位游客微信中还帮蜂农做起了广告,参加活动的新媒体大咖们当晚就自发的编制了三个有有感染力、图文具茂的美篇在微信群中火速转发……其中一篇24小时内达5万浏览量。6个承办活动的蜂农也收获喜人,不但当场销售了很多的蜂蜜,还卖了火腿、土鸡、木耳、笋干等其他农副产品,几个蜂农高兴地作起了打油诗,“家兴畲乡浓于墨,百户联礼共谋业。党赐恩情鱼水情,德行千里万载兴!”、“众多高手云集寒山,招待不周多加包涵,待等来年山花烂漫、风和日丽时,期盼再相逢!”。雨天做户外活动是最惨遭遇,看到这个急转而下的效果,一直担心的我转悲为喜,是村民的热情感动了游客,游客的宽容感动了我,试点活动得到了市民宗局、市委政法委、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以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举办较为成功,积累了很多的经验,这项工作也得到了市、县领导的认可,同时也让很多村民记住了我,村民亲切地称我为“北山的女儿”,之后每次去北山下乡,我都笑说“回娘家了”。

2018年采蜜节更是达到了一个小高潮,开幕式也有了升级,特色节目有模有样,活动丰富多彩,与团县委合作相亲活动,与县自行车骑行队联合互动,增加了活动内容和人气,活动也得到了很多商家的赞助和该村在外人士的大力支持,慕名而来的游客有近2000人,因举办条件限制,实行限票限行措施,一度出现一票难求的现象,活动现场也摆起了土产品摊位,据说现场300个粽子销售一空,让一直担心卖不出的村民很是惊喜,采蜜节后也吸引了很多没来得及参加的游客到北山来参观并采购蜂蜜等农产品,使村民实实在在得实惠,活动宣传了北山,凝聚了民心,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了该村的知名度。为采蜜节义务摄影的枫之柯在微信圈点赞道:“20张图,难以承载一场这么隆重的喜庆节日故事,只能从一个侧面略微尽一个见证人对策划、操劳这个节日的好心人的敬佩,更是对真诚帮助大山深处乡亲脱离贫困、走上幸福甜蜜生活好心人的礼赞!”获得这么高的评价,我感到特别荣幸和激励,希望自己能做得更好。也特别感恩,正因为有这些义务工作者的默默支持活动才会越办越出彩。

积极对接汇报,努力争取各方支持

工作主动,感情真挚,是我有效争取上级领导对民族工作重视和支持的关键。围绕北山畲村的发展,组织撰写了近十个内容丰富的工作汇报和有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工作方案,得到省、市、县领导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和肯定。如《落实市委政法委刘贤清书记在北山畲村调研座谈会上的指示精神工作情况的汇报》、《北山畲村发展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北山畲村开展特色村寨建设工作情况的汇报》、《采蜜节活动安排方案》、《“我为北山献一计”有奖征稿活动公告》及《北山畲村“我是养蜂能手”比赛奖励办法》等。县委主要领导曾就有关报告作出“工作可圈可点、建议切实可行”的批示。县委书记挂点北山畲村,半年当中三次深入村组走访调研,两次组织十二个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在畲村召开现场办公会,整合项目资金200多万元,协调推进该村脱贫攻坚奔小康工作。争取市对口支援帮扶单位及省民宗局倾斜安排项目资金200多万元开展特色村寨建设。在上级的大力支持和帮扶下,该村交通条件大幅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实现了户户通水泥路,筹建了文化广场、民俗展示馆和“独占鳌头”旅游景观,新建了畲族特色门楼和停车场,打造了一个畲族民宿示范点,方便游客前来北山旅游。村里400多人受益深山移民工程,幢幢新房拔地而起,50多户特色民居获改造,新增了两个移动通讯基站。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产业兴旺,群众参与是关键;群众参与,政府引导是前提;发展见效,持续推动是保障。看到央视进北山采访的新闻,我由衷地为他们感到高兴,有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相信北山的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