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吉安社会> >正文
记遂川县高坪镇“江西省能工巧匠”获得者郭久彬
2019-06-04 09:22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原标题:一片匠心凝佳茗——记遂川县高坪镇“江西省能工巧匠”获得者郭久彬

黄卫来、李发明、刘祖刚 文/图

遂川狗牯脑茶历史悠久,先后于1915年、2015年两获世博会金奖,斩获其他荣誉无数,位居江西茶叶“四绿一红”之首,百年茶史风云变幻,也曾孕育出不少制茶高人。

在高坪镇,就有这么一位专注制茶的70后,他被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第五届江西省优秀人才(能工巧匠)”称号。在收获诸多光环与荣耀的同时,也在岁月积淀中打磨出一颗匠心。

他就是郭久彬,一个走过坎坷艰辛路的中年“巧匠”。

4

郭久彬(右)正在指导学员制茶要点

安静大山里一颗“奔腾”的心

年复一年,在与湖南交界的高坪镇车下村,苍翠延绵的罗霄山脉阻隔了与外界联系,郭久彬和父老乡亲就生活在这里。

为了生计,郭久彬无奈和大多数同乡一样,背井离乡,外出打工讨生活,他吃过不少苦,家庭也慢慢有了起色,之后娶妻生女,过着与别人无异的普通生活。之后,郭久彬在赣州一所钨矿公司工作多年,家里慢慢有了积蓄。

偏偏郭久彬是个“不安分”的人,安逸生活固然舒坦,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妻子张冬梅从小好学,中学毕业后,被家乡多所小学聘为代课老师。在那段日子里,孩子们的天真深深打动了郭久彬,他发现,镇里很多孩子没有读过幼儿园,村小办学条件不足和师资差距,直接影响了这些“花朵”的茁壮成长,尤其是留守儿童,十分孤独无助。办所幼儿园的想法,从那时起就一直萦绕在他脑海里。

2006年3月,夫妻俩把刚装修好的新居低价卖了,连同郭久彬打工攒下的10多万元,在圩镇旁边一块近1500平方米的土地上,编织起多年前就有的办园梦。

久居深山,思想闭塞的老乡对学前教育不了解,开园之初,就遇到生源问题,然后是师资、设备,最难的还是资金。但为了妻子心中那份追求,郭久彬想尽办法克服。出资让留守妇女考取幼师资格证,自掏腰包购进游乐设施……之后,幼儿园越办越红火,郭久彬“淘”到了回乡后的“第一桶金”。

虽已衣食无忧,可当年不甘心受穷的穷小子郭久彬又不安分了,他琢磨着,应该还可有更好的活法。

贫瘠土地上  滋生致富梦想

几亩聊以饱腹的薄田,森林覆盖率不高的青山,迟滞了车下村祖祖辈辈的发家致富梦。

现如今,一些村民发展产业,挣钱养家的事,随着郭久彬的变化而微妙变化。皮肤虽依旧黝黑,但一双巧手上下翻飞;身形虽依旧瘦弱,但几个企业风生水起……

风从东方来,春到罗霄山。吹拂着基地的风格外温柔,连片葱茏的茶叶、油茶轻轻摇曳。

一滴茶油,饱含一份情;一片茶叶,带富一方人。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其实,只有郭久彬知道,这些成功的背后,藏着多少辛苦。让我们把时钟回拨到2011年11月。当时,张冬梅刚被选为车下村支书,面对凝聚力不强的两委班子,个头不高的她撂下“狠话”:“要么不干,要干就干出个样子!”可大多数村民靠几亩薄田和务工为生,个别人家还住在破旧土坯房,缺少脱贫基本手段和技能……她要做的事太多太多。

打理好生意,再替妻子分担点家务,这是郭久彬的初始想法。可心里,他其实更想真真正正做事业来支持!

光说不练假把式。郭久彬跟妻子说,要想富,思想得换,建议自掏腰包,带着村干部及村民代表外出考察致富项目。

远赴湖南、前往赣州,大伙一路风尘仆仆,左看右比,最终认定,走“新种+低改”路,因地制宜发展高产油茶、茶叶,准是一条致富的好路子。

可车下是个空壳村,长期交通、信息闭塞,让缺本钱、少技能的村民胆子还小,摸着石头还不敢过河。2012年,无奈的郭久彬一咬牙,自筹20多万元,在高屋组流转田和山场200多亩,种下高产油茶,并低改300多亩老旧残次林。

面对这种在村里前所未有的举动,乡亲们直言郭久彬“癫”了,亲戚朋友都反对,唯有妻子投了一张关键的“赞成票”。

请人干事,怕结不了账,低声下气求半天,也凑不到七八个,跟熟人借钱周转,明明揣在口袋却被拒绝……没人支持的事,做起来格外难,幸好郭久彬从没放弃。

意想不到,当年油茶就取得好收益。之后,他们又联合21户组建专业合作社,注册了“思林”商标,还帮助23户贫困村民卖油。

这,算是郭久彬回乡后淘的“第二桶金”,也是从农业里淘的“第一桶金”。

小试虽有成  不堕敢闯之志

郭久彬胆子“越来越大”,2015年,他开通了村邮乐购电商平台,实现了油茶、茶叶、笼藏米果等农产品的产销对接。在收购时,优先考虑贫困户,有时遇到他们送来“不合格”的农特产,他总是付完款先收着,并告诉改进之处,尔后再悄悄地销毁。正因为严把质量关,这条电商路越走越宽,销售额也连年递增,让村民们的荷包越来越鼓。

做啥啥顺,是小富即安,还是继续前行,郭久彬义无反顾选择了后者。

会犁耙,善木工、泥工等手艺,在农村往往很吃得开,衣食无忧。郭久彬生于斯长于斯,但离家有点久,很多把式已然生疏,他很想选一样能拿出手的,用到发家致富上。

巧的是,他很快就迎来了良机。

“试手”高产油茶成功后,郭久彬成立了江西玖玢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把方向“锁定”在当地特产茶叶、笼藏米果上。

谈到当初选择茶产业,郭久彬戏答:“因为自己和‘狗牯脑’有缘!”高坪与汤湖镇毗邻,土壤、云雾、水汽条件相差无几,海拔高度更胜一筹。大概十七八岁时,他就有种茶的想法。为了提高手艺,不仅自学制茶,还积极参加陪训,到过湖南安化、贵州都匀、福建安溪、江西婺源、浮梁等地举办的茶博会参观学习。

车下村具备大面积发展茶产业的潜力,郭久彬似乎拥有“开疆拓土”的本钱。

没有这方面的经历,一时,郭久彬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决心先把茶种出来,再谈制茶。

沿着种油茶、做电商时不怕苦、不怕累的路径,郭久彬在崭新领域也取得成功。短短几年,种茶面积达2600余亩,开发的高山有机茶也有1000亩。

虽然又一个梦想得以实现,但郭久彬想,如果没有掌握狗牯脑茶制作要领,拥有过硬绝活,总感觉腰杆不硬,愧为茶乡人。倔强不服输的他,誓要冲击“大师”头衔。

事情没有例外,学茶历程郭久彬与常人无二,温度过高,焦糊,烘干不够,结团,一锅砸了,又起一锅。谈到制茶技能如何提高,郭久彬谈到了感锅温、观颜色、察光线,这些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品质,必须“眼看、手动、耳听”完美配合。不能光看师傅炒,更要自己悟,“心静如水”很重要,他说:“比赛场上不允许任何人打扰,被人打扰则心不静,心不静则做不出好茶。”他透露,自己比赛绝不带手机。

学茶过程中,他反复琢磨,观察到做绿茶主要控制好三个步骤:杀青、揉捻、烘干。揉捻力度掌握在手心,那才是真正的技术。真正的关键,往往在杀青这部分,把控力直接影响到茶叶的口感。

千锤百炼下,师傅从频频摇头,到偶有赞许,再颔首微笑,最后不见了踪影。

郭久彬会制茶,而且水平不错,这一度让很多村民怀疑,直至陆续捧回一块块“金字招牌”,而且层级越来越高。2017年,在遂川县狗牯脑茶叶加工技能竞赛、江西省“振兴杯”茶叶加工技能竞赛中荣获二等奖,同时被评为“江西省技术能手”称号,获国家二级技师职业资格;2018年,在中国(南昌)国际茶叶博览会茶叶加工制作技能大赛荣获“个人特等奖”,选送的狗牯脑茶荣获第五届庐山问茶会金奖,被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能工巧匠”荣誉称号……

通过勤学苦练,郭久彬从门外汉到行家里手,申请了多个知识产权,包括16个实用新型专利,2个外观设计专利,1个发明专利,着实让人佩服。

3

郭久彬(左一)和制茶能手交流

同奔富路时  愿做前行的灯

余小华,2018年遂川县“振兴杯”茶叶制作竞赛荣获一等奖;郭秋英,技能提升迅速,次年也获一等奖;曹路生,头年第15,次年跃升至第7。2018年起,三人刻苦学做手工茶,打磨技艺,不仅收获荣誉,还跻身10人工作室成员。这背后,得益于技能大师工作室,以郭久彬为首的一帮师傅的悉心栽培和心血付出。

作为上世纪70年代生人,郭久彬对农村之苦深有体会,村民的困惑也看在眼里。他们缺技术、缺资金,其实更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先富的他,决心带着大家一起干。

2017年11月,郭久彬和前来考察的人社部门领导交流探讨,狗牯脑茶制作是门传统技艺,单打独斗的茶农、小作坊星罗棋布,在全市、全县上规模的企业很少,虽然种、管、采、加、销等人数号称20万之众,大户却不多,能带动一方的“大师”更是凤毛麟角。对方建议,全国各地大师工作室雨后春笋般涌现,示范效果颇佳,可以尝试。

这次,敢闯的郭久彬又想成为那个“敢吃螃蟹”的人。

经过一个月筹建,当年12月,技能大师工作室被吉安市人社局正式授牌,当时全市仅有4家。为发挥好传帮带作用,由郭久彬提供场地,县人社部门提供经费,对多个乡镇贫困户和相关创业人员每年定期举办茶叶技能培训。此外,省人社部门鼓励创业信用担保中心为郭久彬提供了100万元的贴息信用担保贷款;市政府补贴1.5万元,奖励5万元,帮助成立扶贫车间……

郭久彬认为,工作室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让缺乏脱贫手段和技能的村民有一个能学到一技之长的平台。他引导自主发展私人小块茶园,通过“工作室+公司+合作社+农场+基地+农户+电商”模式,整合土地、人力、资本等资源,向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农业发展。

为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郭久彬技能大师工作室在各级人社部门和工会帮助下,成立就业培训基地,定期办班,已举办7期,350多户贫困户掌握1项以上实用技术。通过大师工作室悉心培训,车下村茶农制茶技艺见涨,品质提升了,价格也上去了。一般茶叶,2016年茶青大概是60-70元/斤,干毛茶为400元/斤左右;如今分别为120元、680元左右,品质再优一点的,能达到1200元/斤以上。目前,已辐射300多名村民创业就业,仅贫困户,年均增收就在2000元以上。

一番风雨兼程,夫妻二人齐头并进,互相扶持。郭久彬打理公司,兢兢业业做大做强。张冬梅认真完成好村里各项工作,服务百姓,赢得各方称赞。2015年,她被江西省政府评为“五一劳动模范”;2016年,获得“吉安市双学双比女能手”荣誉称号;2017年,获得省政府表彰的“全省脱贫攻坚作为奖”;2018年,获“第四届感动吉安人物奖”、吉安市“返乡创业创新杰出人才”等荣誉称号……

如今,郭久彬工作室团队已拥有国家一级技师1人,二级技师1人,高级制茶工1人,初级制茶工4人,茶叶加工生产线3条,100余平方米的教学培训室设备设施齐全,可接纳各类技能培训、孵化培育,先后得到中组部、人社部、国家扶贫办、江西省扶贫办、吉安市人民政府、吉安市扶贫办等各级肯定和赞扬。

谈及未来,夫妻俩一致认为,小家算是殷实,但村子还不是很富裕,自己为整个社会做的还很不够,大有提升空间。郭久彬说,今后会常怀步步望高之心,弘扬工匠精神,日臻完善制茶工艺,并不吝传授他人,多出民间大师。

责任编辑:王玉梅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