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庐陵文化> 庐陵纵览> >正文
杨万里的永和情
2019-05-31 09:55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杨万里(网络图)  

■彭庭松

“永和古名市,益国是家乡。”吉安县永和镇乃旧东昌县治所,濒临赣江,自古繁盛,人称“舟东一大都会。”山环水绕,人杰地灵,这里还是南宋著名丞相,益国公周必大的家乡。以此为中心走水路,东南沿泷江上三十来里,即是南宋名臣胡铨的家乡值夏;东北顺赣江下五十来里,即是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的家乡湴塘。“二三大老,风流相望”,这百里人文水道,留下了他们相互交往的篙声桨语。“永和不到又经秋,淡日微风好放舟”,杨万里多次来往于这一水道,与永和结下了特殊的情缘。

永和激发了杨万里的山水情思,缓缓钩动着他的诗肠。在《至永和》诗中,他这样写道:“出城即便见青原,正在长江出处天。却到青原望城里,楼台些子水云边”。“青原”即青原山,是禅宗七祖行思的道场,著名的佛教胜地,杨万里称之为“山川第一江西景”。出城仰望青原山苍翠连天,与赣江形成动静呼应。若是换个角度来欣赏,从青原山头俯瞰永和城,楼台屋宇仿佛就在水云之间,自然和诗意交融如画又胜画。似乎对这一换位观察的艺术灵感颇为自得,几十年后他又在《寄题周子中监丞万象台》中写道:“昔从永和望青原,永和在地山在天。今从青原望万象,青原在下台在上。”在山水诗情中自然融入哲思,这是杨万里孜孜以求的艺术境界。“佛像看都好,林花静自香”,在永和面对仁山智水,杨万里启迪人们相互包容和欣赏,胸中不存滞阻,留下光风霁月的宇宙朗境。

永和契合了杨万里的自由情趣,轻轻摇动着他的诗笔。《春晚往永和》这样写景:“绿光风度麦,白碎日翻池。”这该有多好的捕捉瞬间的精敏能力,才能将这美景定格在艺术的风景框中啊。又说:“郊行聊著眼,兴到漫成诗。”杨万里呼吸着永和自由的空气,兴致勃勃看春风中万象谁来成诗。《永和遇风》中上手就是脱口一吟:“未嫌春晚不多花,只爱青原绿似瓜。”这绿瓜一喻,只有自由地想、大胆地写、调皮地看才能结成呢!又云:“待船小立看鸥没,倚杖微吟尽帽斜。”风吹风的,鸥飞鸥的,帽斜帽的,我吟我的,只有诗,将这些自在的事象摄入纸笺,这《永和风中吟哦图》才神完气足。

永和连接了杨万里与周必大的情谊,促他们成为盟友和知己。从绍兴庚午(1150)一同参加庐陵解试相识算起,两人持续了50多年的情谊。政治上若有升迁,必相互分享道贺,文字都留在他们的书、信、启等众多文体中了。如有失利,必相互鼓励和安慰。隆兴元年(1163),周必大因缴驳孝宗亲信奏章,触怒龙颜,贬官归家;次年杨万里父亲去世,回家丁忧。杨万里来到永和看望周必大,作《见周子充舍人叙怀》。安慰说“公今贫贱庸非福”,看开点,如今的挫折说不定会有塞翁之福。尽管“我更清愁恶似公”,但在逆境中肯定不会倒下。放眼未来,清浊自分,这就是“云泥政自未应同。”淳熙二年(1175),周必大升任敷文阁待制、侍讲,他高风亮节,要将这一官位让与杨万里。于是在孝宗面前郑重夸他:“居家孝谨,从事廉方。富于艺文,可备西清之访;邃于经术,无惭重席之荣。臣实不如,举以自代。”举贤不避亲,杨万里自然感动,写了一封谢启来表达心意。绍熙三年(1192)和五年(1194),被罗大经称为“庐陵二老”的杨万里、周必大分别退休回家,这一回就不再远行,直到长眠在家乡的土地上。

荣归桑梓后,他们有更多时间和兴致来往。诗作相互酬唱,生活相互关心,东西相互馈赠,花草共同赏评。周必大的从兄周必正晚年也退休在家。有日他们三人同游,后辈刘讷将游览情状绘成《三老图》。杨万里和周必大都有题画诗。周必大诗中有“相亲相近此应无”的感慨。杨万里赞扬“刘郎写照妙通神”,欣喜于“三老图成又一新”。他们还将友谊传递到下一代。杨万里儿子杨长孺知南昌县令前,特地到永和向周必大辞别,周必大作诗勉励:“君今治南昌,家学世其官。”同样周必大的儿子周纶做抚州通判前,也到湴塘去向杨万里辞行,杨万里深切期待这位世侄:“忠孝兼美,家国俱荣。”两人知根知底,知心知意,因而交往起来很轻松。他们的文字来往,诙谐谑笑的居多,毋庸置疑,两人性格都属于乐天派。然而这又无损于他们相互的敬重,周必大评价杨万里是“学问文章独步斯世”,当之无愧“执诗坛之牛耳”。杨万里则推崇周必大是孔孟哲人,词冠群臣,乾坤天柱。今天看来,两人名副其实,评价不是场面上的恭维话。仁者寿,有意思的是,杨周二人享年分别是79岁和80岁,如此接近的高寿,令人长想兄弟之义。

永和见证了杨万里与欧阳鈇的情分,慢慢玉成了这一对相互激赏的诗友。欧阳鈇,字伯威,号寓庵,永和人。有《脞辞集》《漫成遣兴》等,惜均已亡佚,《全宋诗》存其诗10首和残句若干。欧阳鈇与周必大同年生,然先两年离世。年轻时与周必大共同参加科考,连战失利,遂笃意于诗,以教习子弟为生。周必大称他“负气节,有文章,安与义”,“尤工诗骚,涵咏锻炼,启人关键”,有人将他诗歌比作孟浩然、贾岛。杨万里为《脞辞集》作序,言及两人初次见面是在他人酒席上,当时对欧阳鈇的印象是“扬眉吐气,扺掌论文,落笔成文”。兹一别,二十年后再见面。杨万里慨而叹:“伯威之气,凛凛然不减于昔,独其贫增焉耳。不以增于贫而减于气,如伯威者,鲜乎哉!”颇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气骨。杨万里很欣赏欧阳鈇的诗歌,简直是爱不释手,“尝摘其警句抄之”,并作《跋欧阳伯威诗句选》。其中写道:“手抄此数纸,自有用处。每鸟啼花落,欣然有会于心,遣小奴,挈瘿樽,酤白酒,釂一梨花瓷琖,急取此轴,快读一过以咽之,萧然不知此在尘埃间也。”幽默地把欧阳鈇的诗当成是下酒菜,吃过后便可以不染尘埃了。

欧阳鈇去世后,杨万里悲痛难已,不顾年迈体衰,写下挽诗《悼伯威》。诗曰:“酒魄飞传月,诗星流入脾。豪来无一世,贫不上双眉。泸水奇唐律,香城赏楚辞。前身定东野,又得退之碑。”首联悼其亡,颔联赏其品,颈联人所赞,尾联友定位。泸水指的是号泸溪老人的安福诗人王庭珪,他称奇欧阳鈇有唐代律诗之风。香城即芗城,指的是庐陵名臣胡铨,他认为欧阳鈇有楚辞之风。杨万里则以为,欧阳鈇诗风更接近孟郊,而我杨万里现在写此挽诗,就如同韩愈为孟郊写墓志铭。如斯则把两人关系类比成相互推重的知己韩愈和孟郊,这怎么能说不是诗友之间的崇高评价呢?

“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关情。”周必大是如此热爱他的家乡,因为他的关系,让杨万里也对永和青眼有加。在永和城里,在赣江边上,杨万里将他的率真性情和斐然才情熔铸成千古文字,为后世读者津津乐道。杨万里的永和情,是如青原花树蔓延的远致高情,是如吉州窑火酝酿的深久雅情,更是那赣江流水卷不走的世道人情!

责任编辑:刘臣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