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吉安民生> >正文
一封感谢信背后的脱贫故事——记永新在中乡在中村村民史小六
2019-05-16 08:38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 本报记者 罗来刚

一篇文字质朴的感谢信,一段感人至深的脱贫故事,一个贫困家庭的新生活。

“在精准扶贫道路上,我得到了县、乡、村各级领导真心实意的关心和帮助,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给予的温暖……”4月12日晚,永新县在中乡在中村潭溪组的54岁脱贫户史小六,将一封特殊的感谢信交到记者手中。

“我没读过几年书,但这都是我掏心窝子的话。”史小六说,他写这封信是为了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感谢帮扶干部的真心帮扶。而这封感谢信背后的故事,还得从37年前说起……

重担压身 因病致贫

“我家有5个兄弟姐妹,经济条件非常困难。那年母亲去世,家庭的重担就全压在了父亲肩上。”史小六告诉记者,1982年母亲的离世,家里犹如塌了半边天。

为了分担父亲的压力,学习成绩优异的史小六放弃读高中,与父亲一道务农,靠种水稻为生。“家里有六七亩地,由于家庭条件困难,我们根本没钱买肥料。”史小六说。

“这么点收入可怎么生活啊?”史小六与妻子思前想后,决定到外省闯一闯。

1999年,史小六带着妻子前往浙江萧山打工。独在异乡的小两口,日子过得虽苦,倒也满足。

天有不测风云。2002年8月,史小六的身体出现了异样。“当时我一条腿完全动不了,整个人都站不起来,更别说正常行走。”史小六边说边向记者还原当时的情景。

经济条件不宽裕的史小六,为了维持生计,没有选择去医院诊治,而是靠着他人推荐的护腰带扛着,又坚持工作了几年。

2008年9月,实在坚持不住的史小六前往浙江省第二人民医院治病。

“你这是腰椎盘突出,这份工作不能再干了,再继续做下去,你的下半辈子就要在床上度过了。而且这个病手术风险非常大、费用高,我建议你保守治疗。”医生的一番话,让史小六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钱可以再赚,命没了就什么都没了!”史小六就带着妻女回到了家乡。由于身体原因,史小六做不了事,一家人靠妻子一人种着的两三亩薄田和打零工维持生活。

治疗费用、女儿的学费、建房的欠债压得史小六透不过气,原本开朗的他日渐消沉。

2014年,史小六一家被评为贫困户。那一年,

永新县脱贫攻坚加快实施,全县上下为脱贫摘帽干得热火朝天,史小六的命运由此发生改变……

鱼渔兼授 志智双扶

脱贫有思路,扶贫要扶志。2016年,永新县设施农业在中乡果蔬基地建成投产,与史小六结对帮扶的在中乡党委书记郭页发上门建议其去基地学习种瓜技术。史小六听后非常心动,夫妻俩来到基地,边学技术边打工,当年就增收5000多元,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2017年,在政府的帮扶下,史小六尝试“反租倒包”,种了两个大棚的西瓜。“乡政府和帮扶单位负责租金、种子、肥料,基地提供技术指导,再不勤快点,就真对不起政府了。”史小六说,那年他种的西瓜个头大,仅卖西瓜便赚到了1.3万多元。

这一次,史小六不仅赚到了钱,还学到了技术,成了村里西瓜种植的“土专家”。

同年4月,史小六瞄准商机,利用该县推出的“财政惠农信贷通”担保贷款,申请了政府贴息贷款,在县城城郊开了家榨油坊,生意红火。

史小六勤劳、刻苦、肯钻研的劲头,被当地政府以商招商的六月果歌智慧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福友看上,并开出了每月4000元的工资,聘请他为生产主管,协助管理基地。

该公司负责人黄正岳对史小六通过自身勤劳脱贫致富的事迹竖起了大拇指,该公司的技术总负责人陈济林也对史小六赞不绝口:“他学习能力强,勤劳能干,再跟我学两年就能出师啦!”

面对陈济林的称赞,史小六害羞地说:“我和你比差远了!”

如今,史小六夫妻俩均在六月果歌葡萄基地工作,一年工资收入都有近7万元。

史小六不仅直起了腰板,成功脱贫,还建起了新房,日子也是越过越幸福……

基地为家 心存感恩

“天天这么干旱下去,今年的葡萄就要歉收了。”在基地的葡萄大棚里,史小六看着干涸的土地,心里泛起了嘀咕。

2018年5月,在中村发生干旱,眼看着基地里的葡萄快要枯死,身为管理人员的史小六是愁上心头。

如何在不影响其他村民用水的同时,保证基地用水,史小六想到一个办法——错峰用水。

“为了引水灌溉,史小六每天都要在基地忙到晚上12点。他这么拼命,让我们很感动,他就是这样,把基地当成自己的家。”同在基地工作的贫困户尹吉秀说。

尹吉秀早年丈夫遭遇车祸去世,遭此变故的她整天浑浑噩噩,无所事事。史小六了解情况后,主动与她谈心,邀请她到基地做事,并推选她当管理人员。史小六的真心帮助让尹吉秀重拾生活信心,笑容多了,人也变得更精神了。

为了解葡萄生长情况,每天早晚,史小六都会到基地逛一圈。“公司雇用了这么多村民,是实实在在的扶贫,而且公司还聘请我管理基地,肯定要对得起他们的信任。”史小六对记者说道。

“史小六不仅勤劳、刻苦、肯钻研,还非常懂得感恩。”郭页发说。

2017年11月,史小六主动向村委申请退出低保,成为全县第一个主动退出低保的人。“村里有比我收入更低的村民,要把它让给更需要的人。”史小六说。

说起史小六脱贫致富后做的好事,身为其帮扶人的驻村第一书记胡木根也有话要说。“2017年年底,史小六自掏腰包购买了80斤菜籽油,送给村里的孤寡老人,懂得感恩,我们帮扶得更有劲了!”

党和政府的帮扶政策,公司信任,让史小六心怀感激:“我经常告诉女儿,今后有出息了,要回报社会,要懂得感恩。”

喝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党的恩。

采访将要结束时,史小六拨通了郭页发书记的电话,读起了感谢信的内容:“帮扶人郭页发书记和驻村第一书记胡木根,是全心全意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党的忠诚卫士……在此,我代表所有贫困户向扶贫战线各级领导干部鞠躬敬礼,你们辛苦了!”读着读着,史小六的声音变得颤抖起来……

责任编辑:邹洋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