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吉安社会> >正文
一碧插禅扃 千年压郡城 走进安福代表性建筑——东山文塔
2019-03-12 08:57 来源: 吉安新闻网—吉安晚报

东山文塔位于安福县,原名“东山禅寺塔”,是我国著名的古建筑。最早的东山文塔相传由三国时东吴鲁肃监制,后倒塌。宋宣和年间于原址重建,明正德十六年再次倒塌。

现在的东山文塔重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塔高40米,九级八面,系楼阁式砖塔,造型精巧,雄伟古朴。早在1959年,就被列为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载入《中国名胜词典》。

古塔雄风神采飞

据《安福县志》记载,该塔的前身最早为三国东吴时鲁肃监造的石塔,规模较小,两晋后坍塌。宋宣和年间(1120—1125年)于原址重建砖塔并同时兴建东山禅寺,故名“东山禅寺塔”。明朝正德十六年(1521)再次倒塌,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又重新在坍塌后的三层基座上续建。东山文塔在宋代是一座与寺庙连成一体的“佛塔”,经明代重建,已经和儒教、道家风水相结合,成为一座祈盼文风昌盛、科甲连绵的文风塔,塔名也因此改称“东山文塔”。“一碧插禅扃,千年压郡城;岧峣分日表,孤耸碍云行。夜静藏钟影,天晴送鹤鸣;秋风丹桂发,邑士好题名。”这首元代安福诗人胡定留下的咏东山文塔诗,是古塔雄风依旧的真实写照。

123

安福东山文塔

中国古代砖塔建筑有楼阁式、密檐式、单层式、喇嘛教式四种基本类型。东山文塔为楼阁式仿木作青砖结构。塔高45米,须弥座基座,底层围径34.4米,自下而上逐层缩小,整体轮廓呈角锥形,外观塔身有九层八面,均用砖制的异型青砖磨沿对缝,以桐油糯米汁拌石灰浆砌成。束腰部位设有壶门。每层均用砖块仿木造构成斗栱方池、四门四龛,沿边走线并精巧地凸现出殿堂结构中的地栿、阑额、间柱、角柱等木件造型。使塔体的装饰生动灵巧,看起来“雕梁画栋”神采飞扬。平面呈八角型,线条流畅、棱角分明,仰望其姿容,犹如一支饱醮浓墨的巨笔直插云霄。

文风昌盛久发旺

塔门位于西面的须弥座上,外壁用打磨切割后的异形砖做出精美的垂花门罩。据有关专家考证,这种塔门装饰工艺手法在江西尚属首例。体现了安福地方特色和古代工匠娴熟的技艺。门额上镶嵌四块方型砖刻题额“东山文塔”,字体遒劲,笔力深邃,使人过目难忘。

拾级而上,走进门洞,穿过塔壁和木塔门即到达塔心室。塔心室内有木楼板和踏步沿单筒式塔壁盘旋而上。楼板由楼楞木架撑、或由塔壁凹槽支承、或有叠砖出挑依托,依势而作、因材取用、均衡受力、构思巧妙。塔内共分15层,一明一暗交替向上,既可控制登楼人员的数量和速度,又能减少风雨入侵塔心。第四层塔壁嵌有明代嘉靖二十四年“东山文塔募缘疏”石碑一块,镌刻着当时重建该塔的义士功德,实属珍贵的文物史料。塔顶装置塔刹。塔刹用生铁浇铸而成,共有九件,有覆钵、宝珠和宝顶,分件套装组合而成,中间一根18米长的塔杀木穿入铁制套筒中,作为中心位置的标点。塔刹上按东南西北四方分别铸有“国泰民安”“皇图巩固”“文运遐昌”“风调雨顺”铭文,在其下层还镌刻了主修文塔人员名单。充分表达了古代安福人民重建文塔的殷切期望。

2001年,安福县人民政府再次筹资对塔体损毁部位进行维修,粉刷外壁,更换楼楞木和楼板,修复踏步,装置壁雷针、霓虹灯等设施,有效保护了这一古代建筑珍品。

记者陈一雪/整理

责任编辑:王玉梅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