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吉安时政> >正文
持续释放生态磁场效应——写好美丽中国“江西样板”青原答卷侧记
2019-02-26 09:01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彭生苟、李仁宗

如何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青原区坚持全域化治理、绿色化发展和系统化推进,仅仅数年间,青原区先后斩获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和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区等数个“金字”招牌;打造了国家4A级景区4个、3A级景区1个和国家级生态镇村5个、省级生态镇村14个、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6个、省级十佳休闲农庄2个。一张张绿色“名片”的背后,是青原区近年来对城乡优美人居环境的精致追求,持续释放生态“磁场”效应,一份美丽中国“江西样板”青原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全域化治理 以更高站位打好防治攻坚战

树牢绿色发展理念。绿色发展是新时代的鲜明特征之一,面对资源约束越来越紧、环保要求越来越严的形势,青原决策者深刻地认识到,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为此,该区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淘汰了一批落后产能企业。去年,仅思瑞、鑫旺两家铜加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统计退出达40亿元。同时,依托良好生态,青原区积极寻找新引擎、新动力,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型工业,大力培育旅游支柱产业,大力催生电子商务、总部经济等新经济、新业态。

把握生态环境要求。青原区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一些环保难点、痛点问题,在全市率先开展治矿、治砂、治水、治超“四治”攻坚战,全面拆除了禁养区和水库周边规模以下的养殖设施,对共计3.6万余辆货车进行了检查,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对中央省市环保督察等交办的141个突出问题进行清理整改,实施了一系列污染防治行动,着力打造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丽青原。

遵循高质量发展。青原全区森林覆盖率达64.4%,空气环境质量稳定在国家二级标准,水环境质量稳定在国家Ⅲ类标准以上,主要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100%。依托良好的生态基础,青原区大力推动生态提升工程,被列入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省级以上生态乡镇覆盖率达75%。

绿色化发展 以生态优势再造发展新优势

青原区始终把优良生态视为最大优势和最宝贵财富,以生态优势积蓄发展动能,形成后发优势,力促产业变“绿”和“绿”变产业,实现“绿道超车”。

绿色园区转型蝶变。紧紧围绕“生态立区、产业升级、绿色发展”的要求,青原区以产城融合的抱团发展带动城市经济的崛起,全力打造绿色发展新平台,关停、腾退低散乱企业20余家,富滩污水处理厂有效运营,引进德天能源集中供热。北新建材、高精科技等一批重大项目快速推进,投资20亿元的电声产业园等新项目应声落地。着力推动城市服务业集群集聚,汽车贸易城逐步成长为全市汽车销售龙头板块,打造集文化教育、创新创业、高端商务等于一体的“井大商圈”,奥克1991、井大阳光城电商产业园等项目成为消费升级、业态升级重要选择地,省级现代服务业龙头企业、集聚区达7家。

“旅游+”燎原成势。青原区聚焦全省“乡村旅游首选地”建设,大力推动景区建设,丰富旅游业态,加快旅游招商,逐步形成景区人气提升与旅游开发投入的良性闭环。以业态创新带动人流涌入,该区大力推进“旅游+研学”,成功举办“中国青原”研学旅行高峰论坛,推出了6条研学旅游精品线路。“旅游+农业”多点开花,以现代农业示范园为龙头,七彩生态园、源中园、逸乡园等一批金牌生态休闲农庄各具特色。生态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景区人气不断聚集,成功吸引社会资本目光,投资10亿元开发打造集高端民宿、民俗体验、康养度假为一体的白云湖生态康养度假区快速推进,去年成功签约温泉颐养小镇项目、青原区国际研学旅行综合体等多个10亿元以上旅游项目。

人居环境明显改善。该区实施“净空净水净土”三项攻坚;聚焦蓝天攻坚战,对重点影响空气质量的“四尘三烟三气”污染源进行集中专项整治,优良天数达到90%以上;全力打好碧水攻坚战,投资10亿元推进水生态文明综合治理工程;统筹推进净土攻坚战,推进了富滩工业园及周边土壤治理与修复工程项目,彻底取缔了8家无证无照矿山和6家粉煤灰加工企业。狠抓“垃圾污水厕所”三项革命,扎实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程,在全市率先完成城乡生活垃圾第三方治理;通过EPC模式打捆实施城乡污水管网改扩建工程,实现“雨污分流”;新改建旅游标准公厕30余座,拆除各类旱厕120余座,完成农户改厕3600余户。

系统化推进 以创新治理构建生命共同体

为着力转变工作方法和工作机制,该区在力量整合、系统治理、统筹管控、常态长效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逐步构建生态治理机制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良好格局。

在治理模式上,由各管一块向集成作战转变。该区深入实施“河长制”,实现政府治水、分段治水到全民治水、全流域治水的有效转变,创立了“河长+警长+联查”工作模式,聘请1200余名农村“五老”人员担任“民间河长”;全面落实“林长制”,快速推进阳光采石场等废弃矿山、砖瓦窑场复绿项目,对青东公路沿线实施森林绿化、美化、彩化提升1400余亩。

在管控方式上,由四处扑火向全程管控转变。该区改变群众举报一处治理一处、举报一次治理一次的“突击式”环境治理方式,实施源头监管、过程管控和结果导向三点发力,建立健全长效生态治理机制。在源头监管方面,全面划定生态红线,建立了严格的土地资源红线制度,对饮用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公益林等生态保护区实行严格管控;强化空气质量指数监测,建成孤江口水质自动监测站,富滩环保在线监测系统投入使用,对重点企业排污情况进行全面监管,实现空气质量、水域水质、企业排污动态实时监测。在过程管控方面,该区强化环保执法监管,实行“专项整治+常态巡查”双保险,开展了秸秆燃烧、道路扬尘、餐饮油烟等大气污染十大专项整治行动,建立健全了河库建立扬尘、水生态环境、生活垃圾治理常态巡查联合执法机制。在结果导向方面,该区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资源保护工作纳入重点考核内容,相关课程纳入区委党校科干班、中青班培训体系,强化了环境保护“一岗双责”,推行了自然资源离任审计制度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建立精准追责机制。

责任编辑:邹洋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