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吉安时政> >正文
“参与脱贫攻坚是人生一大幸事”———记吉安县发改委退休干部、万福镇圳上村第一书记兰兆义
2019-01-03 08:36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仕组轩

“人生苦短,说过去就过去了。”“要听党的话,听组织的话,听领导的话,始终没错,因为我们是党的人。”“努力工作,勇于担当,做好眼下每一项工作,不要给组织添麻烦。”……这是一位党员干部在退休之际说出的心里话。

有人说:“宁带一个军,不领一个村。”而他却凭借“革命理想大于天”的坚定信念和一心为民的赤诚之心,赢得百姓点赞,成为第一书记群体中的一面旗帜。担任第一书记3年来,他为村里做了不少事,不仅改变了村里落后面貌,更带领全村人走上了小康路,先后3次被市、县评为优秀第一书记。他就是吉安县发改委退休干部、万福镇圳上村第一书记兰兆义。

不忘初心的笃行人

“每次第一书记集中轮训、开会,满头白发、年龄最大的兰兆义特别显眼。”认识他的人都这样说。2016年2月,兰兆义多次找到单位领导,主动请缨去村里,原因是自己有农村工作经验、对农民有感情,也想在退休前为脱贫攻坚干点实事。

家人得知消息后极力反对,认为都快退休了,干嘛还去受那份罪!他对家人说:“共产党员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脱贫攻坚是一件大好事,我是农民的儿子,退休前能为群众干点实事,是人生的一大幸事,我一定要去!”

就这样,58岁的兰兆义在劝阻声中接过第一书记的“大印”,第二天就把衣服、被子、锅碗灶具全搬到村里,把家安在了圳上。白天,他扛着锄头和农民一块开沟挖渠、垦荒种树、锄田栽秧。晚上,无论刮风下雨,他都要走访贫困户,和困难户拉家常,谈生产,谋发展。为此,兰兆义专门从家里带来了手电筒、雨鞋、雨衣、雨伞。

“兰书记一心为了村民,每天早上起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走访。他说如果去晚了,村民都去做事了,就见不到人啦。”县发改委驻村工作队员周海军说。

3年来,兰兆义用脚丈量土地,踏遍了圳上村的每个角落,走进了全村621户的每个门槛,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气概,带领全村100户贫困户顺利脱贫。乡亲们说,村里之所以能脱贫,主要得感谢兰书记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付出。“临近退休了,他还能坚持做那么多事,是我们身边的好榜样。”县发改委主任廖家昊颇为感慨。

发展致富的领路人

把支部建好、建强,脱贫攻坚才有主心骨。面对村两委班子不和谐、几年没有发展党员等现状,兰兆义坚持从抓班子建设入手,采取“1+1+1”支部联建方式,即班子队伍一起抓、思想观念一起带、脱贫攻坚一起干,推进脱贫攻坚和组织建设融合共进。在他的指导下,圳上村从规范党小组设置抓起,以村民小组为基础建立党小组,做到党建工作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落实。以“一树两强”为载体提升党建质量,推动党员做到胸前有党徽、手中有党证、心中有党章,唤醒党员身份意识;推动党支部建后备干部队伍、建工作制度、建场所设施、建集体经济、建平台载体,不断完善扶贫工作功能设置,村干部开展扶贫工作的积极性明显提升。

“班子有精气神,党员干部能处处为群众着想,老百姓就会拥护我们。”村党支部换届中再次当选书记的罗金苟自豪地说道。

在兰兆义的带领下,班子有了“精气神”,开会准时了,不再拖拖拉拉;“沉睡”的党员醒了,不再事不关己;村部规范了,不再到处“贴膏药”了;涣散村心齐了,不再“各扫门前雪”……

落后村子大多基础条件差。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这是圳上村几年前的真实写照。修路、架桥、治水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兰兆义四处奔波,到处打报告,不辞劳苦往各部门跑,先后争取到43万元资金,解决了6个自然村1000多名群众出行难问题;帮助下沙村建一座提灌电排站,解决了200亩耕地用水问题;对一座水陂进行维修,对下肖水库进行加固和斜管翻新……3年来,兰兆义累计争取资金360多万元,凭着一步一个脚印,跑下了自来水改造、9个新农村建设点、危旧房改造、安全饮水等30多个民生项目,跑遍全县所有与扶贫有关的部门和单位,联系10多家企业、社团……有人问他:“这样你不累?”他说:“为群众做点实事,再累也值得。”

“物资、资金帮扶不是长久之计,要想让群众富起来,光建好基础设施远远不够,还要帮村民发展产业,让他们有稳定收入来源。”兰兆义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从提升“造血”功能入手,多方筹集资金65.2万元,发展井冈蜜柚104亩、光伏335KW,使村集体经济年增收5万多元、贫困户户均增收1500元,彻底摆脱“空壳村”状况,在全县率先脱贫摘帽。

贫困群众的贴心人

村里谁最穷,谁家最困难,兰兆义就最爱往哪家跑。村民们遇大事小事找他成了习惯。贫困户罗学根家经常出现兰兆义的身影;70多岁的贫困户于炳生把他当作“比亲生儿子还亲”的亲人;贫困户罗小青、罗小英成为兰兆义捐资助学的对象……

提起兰兆义,罗学根激动地说:“他可不是外人。他来驻村,把我们群众当亲人。我们都喜欢他。”罗学根妻子患有肝硬化,不能干重活,加之长期吃药,孩子又是残疾人,家里经济一度陷入困境。兰兆义了解情况后,三天两头往他家跑,给他们鼓劲打气,帮助他们争取大病救助补偿,落实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方面的政策、资金。看到兰兆义忙得马不停蹄,罗学根夫妇十分感动。

下沙自然村的于炳生,70多岁,家中没有电灯,没有床铺,用两块门板摊在地上睡觉,被子破烂不堪。兰兆义知道后,带头捐款给老人家买床和棉被,并请来电工帮老人家接通电。看到大家帮忙搞卫生、铺床、装灯,于炳生含着热泪拉着兰兆义的手说:“共产党的干部比我亲生儿子还要亲呀!”

就在脱贫攻坚开展得如火如荼之际,兰兆义却“倒下了”。2017年5月4日晚,兰兆义在村部思索脱贫整改事项时,因劳累过度突发疾病,晕厥倒地。在紧急送往医院时,好多村民赶了过来,眼含泪花目送他,久久不愿离去。村民们说:“兰书记是为我们累倒的啊!咱们对不住人家!”

在送往医院抢救途中,兰兆义一直昏迷不醒,陆续闻讯的村民们心里非常着急。住院期间,村民天天牵挂兰兆义,不时向兰兆义打去电话,询问病情。很多村民还准备上医院看望他,被村干部和驻村干部劝了回去。

经过县、市医院全力抢救,苏醒过来的兰兆义最关心的事是村里的扶贫工作。医生和家人劝他静养一段时间,兰兆义说:“这哪行,村里脱贫摘帽工作忙,我要早点回村里去。”回到村里,村民问:“兰书记,你不好好养病,怎么就回来啦?”他说:“一天不见到你们,心里不踏实。”

2018年2月,兰兆义第一书记任职期满。家人打来电话要求他考虑身体原因,早点到深圳与家人团聚,不要再当第一书记了。但他斩钉截铁地说:“村里还有8户群众没脱贫,我要是现在走了,就不称职了。”

于是,在决战全面小康、巩固脱贫攻坚成效之际,他提出再干一任的请求。熟悉的环境,全新的开始,不变的仍是那份责任、那颗红心。再回到圳上村,看到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兰兆义热泪夺眶而出。“你们不脱贫,我就不退休,就这么说定了!”这是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庄严而光荣的承诺。

责任编辑:邹洋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