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脱贫攻坚> >正文
希望之光引领脱贫路——泰和塘洲镇三户贫困户脱贫启示录
2018-12-26 10:05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16

罗小华与员工在一起

17

康信江贩牛途中

18

陈新莲在农家乐忙碌

黄从周、龙京文/图

如何激发贫困群众内心深处最朴素、最纯粹、最本源的内生动力,恢复自助脱贫的信心和勇气,促使他们自力更生、自强不息、去努力改变现状和拼搏奋斗?

“最深远最持久的驱动力莫过于希望。希望是日月星辰、指路明灯、燎原之火,唯有给予并点燃贫困户的希望,才能唤醒他们的斗志,让他们大胆创新创业,脱贫致富。”泰和县塘洲镇党委书记陈福长如是说。

且看看泰和塘洲镇这三位贫困户如何在希望之光引领下走出贫困……

仁者不惧:罗小华身残志坚闯富路

今年38岁的罗小华是塘洲镇栗芫村人,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肢体残疾三级,妻子身体状况也比较差。

多年来,罗小华在浙江金华、义乌等地打工,接触了小饰品这个行业。但毕竟自身残疾,在外打工也十分不便,同时想到家中年幼的孩子和患病的妻子都需要照顾,便在2014年回家发展。镇村干部在精准识别入户过程中得知其家庭情况,通过村民民主评议会将他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并在随后的精准帮扶过程中对罗小华一家进行有针对性的产业扶贫和医疗救助。

由于之前的务工经历和对市场深入考察,罗小华发现加工小饰品前景不错,于是他有了自主创业的想法,2015年在镇政府的支持下,罗小华和同村其他两个人在塘洲镇永昌圩镇街上创办了鸿泰饰品加工厂,主要业务是加工女性常用的衣服饰品挂件和耳环等产品,属于半成品加工环节,半成品加工好后发往全国小商品商贸中心义乌再进行下一道工序,由于罗小华懂技术善管理,工厂从最初的几个人的团队,到现在的100多人,成为远近小有名气的“加工车间”。今年5月又成功申请为扶贫车间,吸纳附近贫户人口就业40余人,平均每个月营业额可达到300万以上,获得贫困户创业补贴5000元。

尽管每天忙得脚不沾地,但罗小华却觉得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他准备申请小额扶贫信贷资金把工厂做强做大,吸纳更多的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就业,共同创业致富,一起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启示】脱贫的希望之光,不仅源于贫困户心中对致富的执着渴望,更源于镇村干部、贫困户矢志不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

志能生智:康信江赶着黄牛奔小康

每天清晨,生活在塘洲镇黄塘村的人们都能看见康信江夫妇开的杂货店准时开门迎客,安顿好杂货店的事情后,上午十点左右,康信江就会开着他的小货车到外村去贩牛,每天走在致富的路上,他常夸扶贫政策好,心里那股高兴劲感染着每个人。

时光倒流到2013年初,那时候康信江患上了癌症,女儿又在上大学,妻子一直体弱多病,家里连个像样的住的地方都没有。通过精准识别,2014年他被正式建档立卡成为镇里第一批享受精准扶贫政策的帮扶对象,也成为了镇干部帮扶的对象。

为了一家人能摆脱贫困,过上小康生活,康信江鼓足了干劲,2014年借款在村里开了一家杂货店,由妻子打理,贴补家用。在政府帮助下,开始肉牛养殖,还加入了肉牛养殖合作社,每年从合作社获取分红。2015年年底,他养殖的16头肉牛出栏,纯收入达到8万元,又通过贫困户小额贷款购买货车为他人运输肉牛,持续增加收入。利用闲暇时间,他还研究肉牛养殖技术,目前饲养、销售难题已经解决,养殖基本成功,康信江成为本地养牛项目的领头人,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年纯收入达到25万元。

目前,康信江经过治疗,病情已经得到控制,家里也建了二层小楼,轻松摘下自家贫困户的帽子的同时,还带领周边十几户农户共同走上了致富道路。

【启示】扶贫攻坚,必先立志。振奋贫困群众之精神尤为重要,只要我们能够下定决心去脱贫,最后都能成功。无论当下贫富,我们都应感恩党领导下的这个美好时代。

勤能补拙:陈秋莲农家乐里乐开怀

每逢周末,塘洲镇河江村的“农家大碗菜”餐馆里总是人来人往,宾客满座,很多利用周末时间到金滩古林休闲的游客都喜欢去塘洲镇河江村的“农家大碗菜”餐馆,感受吃农家菜的乐趣,这也给村里原来的贫困户陈秋莲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陈秋莲的娘家是吉水县,早年在广东打工的时候认识了河江村青年徐涛,勤劳朴实的陈秋莲因为爱情远嫁到了河江村,当时陈秋莲的公公瘫痪在床,婆婆又身患残疾无法劳动,孩子年幼多病,家里一贫如洗,只能靠她夫妻俩在酒店打工维持生活。

去年年初,当她看到塘洲地处城郊和319国道旁边的地理位置优势,可借助金滩古林旅游景点带来的人流量,便有了办农家乐的想法。于是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她说干就干,立即申请了5000元产业直补,随着3万元小额贷款资金的到位,她租场地、搞装修、搭招牌、请厨师,很快就开起了“农家大碗菜”餐馆。由于环境优雅,口味好,管理得当,“农家大碗菜”餐馆逐渐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农家乐餐馆,人们一传十,十传百,“农家大碗菜”的口碑越来越好,每天店里的收入都十分可观,今年店里又由原来的三个包厢扩大到了八个,经营规模翻了一倍多。

通过辛苦打拼,陈秋莲的农家乐越办越红火,全家也早就脱了贫。如今,她不仅有了存款、建了新房、购置了小车,还光荣地入了党,被群众推选为村报账员。

【启示】重燃希望,重树信心,这是当下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的思想根基和精神源泉。自助者天助之,天道酬勤,只要自强不息就会有机会,奋斗就能出彩。

责任编辑:邹洋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