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永乐村,捡拾一段时光
12月中旬,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在很多村庄群里刷屏。原来我市又有包括青原区值夏镇永乐村在内的31个村庄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永乐村的银杏树

     

     

永乐村彜伦堂精美的石雕局部图

       

■张昱煜文/图

12月中旬,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在很多村庄群里刷屏。原来我市又有包括青原区值夏镇永乐村在内的31个村庄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入选古村落名录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村落自然景观较好、建筑风貌基本完好、民俗民风传承得好,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美丽的传统村落,像一颗颗明珠点缀着吉安大地。这里生态良好民风淳朴,一草一木一物都得到细心呵护与安置。这里,是乡愁安放的地方。在这里,我们捡拾一段慢时光,与你分享。

永乐村,是因村子后面的永乐寺而得名,还是因这里山清水秀,百姓怡然自乐而得名?徜徉在古村,我一点点寻找着答案。

永乐村位于青原区值夏镇西南部,滨临赣江,全村皆姓龚,又称“永乐龚家村”。村庄开基祖龚子理,1429年出生于吉安南街。因家贫,一路沿街乞讨,来到值夏肖家,在财主肖存诚府上做长工。龚子理长得英俊,忠厚诚实,肖存诚慧眼识珠,把长女许配给他,认婿如子。龚子理和肖氏于是在一片芦苇丛中安家,他们一连生了五个儿子,分别名为德信、德政、德敬、德敏、德宣。夫妻俩“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从此,芦苇丛中升起了袅袅炊烟。一片野芦苇之上,长出了一个家,长出了一个村。至今,开枝散叶,村子里有四百余户,两千多人。永乐龚家村有总祠一个,分祠二十多个,如今保存完好的分祠有十六个。

龚氏宗祠门前有如月型的池塘,祠堂飞檐高翘,为两层砖混结构。蓝天白云映衬下高大的斗拱,像大鹏展翅欲飞。上面有白底黑字的“上柱国第”的匾额,下面有一对红石的大狮子把守,大门两侧,是一对雕刻精美的大石鼓。

推开朱红的大门,看到龚氏祠堂的堂号叫“彜伦堂”。整个彜伦堂长56米,宽22米,有18对石柱和木柱,每根柱子上都镌刻着对联。“彜伦堂”在1506年、1724年和清朝末年,一共修缮了三次。据说,先有“彜伦堂”,后来,依照“彜伦堂”的设计图纸,建成了庐陵文化第一村渼陂古村的“永慕堂”。

“彜”是古代祭祀天地的一种酒具,这个字,一般很少使用,龚家把自己的堂号谓之“彜伦堂”,感觉非同一般。后来,我还看了分祠“三畏堂”,有敬畏天地的意思。“天地有定律,四季有成规,万物有法则”,在永乐人的意识形态里,是不是把天命看作是超人间的主宰者,万事万物均需遵循自然规律呢?开基祖子理公在此选址建村,村子能细水长流一路走来,一定也是得了“天之道、地之利、人之和”。

从大门到“彜伦堂”,是三条青石板铺成的“圣道”。走在中间的青石道上,两旁的两棵大铁树葱葱郁郁。一排红石的廊围,一下子吸引了大家的眼光。上面精美的石雕,依然保存完好。祥龙、鲤鱼、麒麟、灵猴、耕牛、梅花鹿等石雕图案,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彜伦堂”匾额正下方,是金粉题写的“登堂大吉”四个大字,后来,我在永乐村其他分祠也都看到这四个字。吉祥如意,和谐幸福,一直是老祖宗孜孜不倦的追求。

跨过高高的门槛,来到“彜伦堂”后厅,仰望着巨大的石柱子,我在心里盘算着它的高度。寻问陪同我们的村支书龚振吾,他肯定地说,有八米高,全是走水路从外地运来的。

祠堂,作为中国民间保存最好的一种古建筑群体,留给后人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千秋功过,于祠堂可见一斑。我眼前的这座祠堂,同样是在诠释先祖一路走来的艰辛和荣光。

大门右侧墙壁上悬挂的“彜伦堂”家训,引起了我的兴致:敦孝悌以重人伦,明礼让以厚风俗,笃宗族以昭雍睦,务本业以定民志……一共十六句,全是告诫族人要知良善,要勤俭。这铮铮如铁的家训,想必是龚家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执业的一盏明灯。一个家族,能经久不衰,从一个人发展成两千多人,忽而觉得,一切的繁华,一切的锦绣,一切的荣光,都是有理由有根基的。

子理公夫妇画像前一个铸铁的大香炉引起了我们注意。为了辨认仔细,我们请龚振吾翻转着,对着大香炉,咔嚓着相机,这一刻,感觉到岁月的悠远。

这香炉,锈迹斑斑的大香炉,供奉在神台前,非常有仪式感。

香炉是三足鼎,高大而结实。透过锈迹斑斑的文字,我睁大眼睛,仔细辨别着上面的繁体字。香炉是清乾隆五十四年己酉太岁孟月,村民龚世炳、妻子刘王秀携全家一起捐献给福神台前的一个鼎炉。上面有“皇图巩固,帝道遐昌,四民乐业,万古无疆”四句吉祥话,寨前人胡光璟造。一个香炉,在这个天高皇帝远的小乡村,也在默默地祈福着皇图大业,祈福着四民百姓。再一次,我相信了文字的力量,相信了黎民百姓的胸襟,也相信了民心的无限高远而广博。

沿着高高低低的石板路,我们慢慢在古村里行走,寻找着村中保存较好的清朝和民国时期的老建筑。窄窄的巷子只能容下一人侧身而过,每个巷子的尽头,都有门,关上门,既可以防盗,又有很好的私密性。每个巷子的墙角,非常有讲究,一边是凸的墙角,相对的另一边墙角,一定是圆的,青砖有意识地磨圆,有些墙角转弯处,有红石雕刻的“泰山石敢当”竖立着,讲究的风水,让人感觉小村的神秘和韵味。

穿梭在一个个巷子里,就像走进了“八卦阵”。同来的肖公,他的老家距永乐村三里路,他说,小时候就怕来永乐村,一是永乐村的男人们都会武功,二是怕走进村子出不来。

关于永乐村男人都会武功这一现象,我寻思着,龚姓,是从外地来的,一直以来,可能遭到过邻村的欺负,他们要保护自身,必须练就一身硬功夫。“可以白手起家,但不可手无寸铁”,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练好武功,可以防身,可以心安。

走到一处破败的宅院里,同来的龚有生老人说,这家出过举人哩!顺着他指的方向,我瞧见一栋看上去很平常的老屋,再仔细看,青砖,红石的门柱和石窗,精美的檐画,远去的时光呼啸而来。“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我似乎听到了阁楼上翻阅书籍的声音,我仿佛看到了母亲泪湿衣襟,送儿赶考的身影。

穿过一个拱形的青砖门楼,我们从后门进入,来到一处老房子里,一个穿着红衣红裤的小姑娘守在家中,看着一群陌生人,她羞涩地低着头,摆弄着刚刚摘回来的紫豆角。她家的大门紧关着,阳光从雕花的天窗处漏下来,两边的木格栅处,精美的木雕依稀可辨。厅堂里青砖漫地,沁出一层绿绿的苔藓,供桌上有香炉、烛台和先人的瓷像。我问她姓龚吗?她低声说,我们这里的人,除了嫁过来的“娘子人”,村里没有一个外姓,都姓龚。

龚有生老先生带我们来到“怀德堂”。他说,别看这个祠堂最小,可村子里四分之一的人口,都出自这个堂。怀德堂朱红的大门两侧,是金粉题写的一幅对联:时雨圣人怀,和风君子德。做人,要有圣人的胸怀,要有君子的品德,吟着这妙句,我感到灵魂深处的一丝震撼。谁言这坚硬的木头不能开口说话?静影沉璧间,我分明看到了澎湃的心灵在浅唱低吟!

胸间蓄水,心底植竹,在这乡野之地,一念起,照样可以跨越万水千山。

踩着晾晒的金黄色的稻谷,我们来到村子东北角,来看三株连体的银杏树。擎天的银杏树枝繁叶茂,傲然脱俗。树下,一位戴草帽的老农在晒太阳,一问,才知道他有九十六岁的老娘,身体还很硬朗,村子里还有几个百岁老人呢。这三棵银杏树,树龄有二百四十年了,这银杏树,是谁亲手种植的呢?是不是一直在保佑着村民长寿呢?

听龚老讲着村子的前世今生,我有些不愿挪步了。他说,想当年,永乐村逢年过节,舞龙耍狮子,热闹得很,村里有一把“万民伞”,要好几个人才能撑起来,他父亲当年就是撑伞的大力士。鞭炮齐鸣时,撑着“万民伞”,要多威武就有多威武。

永乐村还有一个看点,村中的池塘很多,合在一起叫“龙湖”,几十个池塘,口口相连。龚有生指着村中的大池塘说,那是“门首塘”,这是“野芦塘”。山主富贵水主财,莫非先祖子理公,就是靠着天赐的灵山圣水,发财发家发人呢!

在这个静谧的小村,吸一口纯净的空气,坐一席沁凉的石凳,捕一个画意的镜头,晒一段恬静的文字,走一截漂浮着乡愁的小巷,心,闲适着,时光慢了下来。

日子重复着日子,风,吹着高大的银杏树,沙沙作响。丝瓜开着嫩黄的花,勤快的小媳妇在池塘边洗着衣服,老人集聚在翠竹丛下,吸烟、闲聊、打牌九。

永乐,永乐,咏着村名,意犹未尽。在村子里慢行,一点点捡拾着藏在青砖黛瓦缝隙里的乡音、乡情、乡味。即便忘记了来时的路,又有什么关系呢!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