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马为媒,寻善洲塘
来到洲塘,我吸进了一股温馨的气息,那是这里的阳光,雨雾,空气和众多笑脸汇集而成的春之味。

     

刘伯舒作品    

‘在江西永新有个洲塘古画村,它是著名画马大师刘勃舒的故乡。我以马为媒,慕名而去,四下洲塘,为的是要探寻出这个具有600多年历史古画村的内涵和定力。

来到洲塘,我吸进了一股温馨的气息,那是这里的阳光,雨雾,空气和众多笑脸汇集而成的春之味。

来到洲塘,我涌起了一股浓烈的情绪,那是这里的古屋、古巷、古桥和古樟汇集于一身的乡愁。

我来过洲塘三次,如今再来,已是第四次了。

前三次我是在车水马龙和众多大人、小孩的喧嚣声中走过的。

我有些懊悔,更有些失落。当朋友每次问起我洲塘之行的感受时,我会不假思索地学着外国人的习惯动作,耸耸双肩,两手一摊,回答:NO!

白费了三次的车马劳顿,我成了洲塘游客中的一个一无所获的匆匆过客。

难道洲塘就仅仅为告诉所有游客,这只是大画家刘勃舒的故土吗?难道洲塘就仅仅为游客展显出刘勃舒故土的老屋、古巷和古樟吗?难道洲塘就仅仅为唤起众多游客对古文化的追忆吗?

我不这么认为。因为在我的三次耳闻目睹中,我总觉得在洲塘这个大画家的古巷中肯定还能捞出人们尚未发现,有待我们去挖掘,去探求的更深层次的内涵。以此告诉今天以后的更多游客,使他们对洲塘这个古画村有一个较全面,较公平,较丰富的了解。

为此,我感到忐忑,更感到失责。总觉得我在洲塘丢失了一种十分珍贵的东西。而这东西,在我心目中却显得特别重要。

怎么把这珍贵的东西捞回来?我苦苦思索了大半天,最后把目光紧紧地盯在大画家刘勃舒的荣誉榜上。上面是这样记载的:1955年,刘勃舒的马跑到了波兰华沙;1988年后,先后任中央美院副院长、院长,在任期间,撒切尔夫人亲临他的画院参观;2012年个人画展入驻英国伦敦;2014年入选出席全国春晚,其三幅作品收入中国博物馆和中国美术馆……

纵观刘先生的一生,他从未离开过一个“马”字。马,使他成为大师;马,使他扬名世界。我想,从慕马而扬名,这过程肯定充满了传奇,写满了故事。在这过程中,一定会有我要寻找出洲塘古画村的内涵和用来撞击所有游客的“重磅炸弹”。

有了这个“马”字,我释然了。我决定以马为媒,到洲塘古画村去把自己所丢失的东西重新找回来。

洲塘寻马,成了我四下洲塘的行动指南和方向。

第四次出发这一天,刚出门就下起来瓢泼大雨。但去意已定,我们一行还是风雨无阻,冒雨前行。

让我始料未及的是,当我们的小车冒风冒雨驶进洲塘,正为没带雨伞而发愁时,迎面就看见一位长得高挑,秀气的妹子打着雨伞直朝我们走来。我赶紧下车打躬道谢。那妹子却甜甜一笑,大大方方告诉我说:“我是这里的讲解员,叫毛豆,欢迎光临。”

“毛豆?”我强忍着,差点要笑出声来:毛豆,多原汁原味的名字啊!

毛豆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忙补充说:“就是田埂上不怕日晒,不怕雨淋的毛豆。”说着,她便把伞送到我的手里,让我和同行们遮雨,自己却完全暴露在狂风暴雨之中……

见此情,见此景,我脑海亮光一闪,在毛豆的身上,我似乎捕捉到了洲塘古画村一种游客们尚未发现的东西———善。

这个“善”字,一定是洲塘古画村的闪光点。

洲塘的善在哪里呢?

这闪光点与刘勃舒画马有关吗?

有关,因为刘勃舒的祖屋坐落在“择善巷”左排第一位。由此推断,刘勃舒的祖先应该就是这条巷子的发起人和始建者。

“择善巷”,顾名思义,不就是在告诉世人,这条巷所居住的人们都是在传承和延续中华传统美德———善。择善而居,方能择善而为;择善而为,才会是一个善的村落,善的社会,善的民族。

“择善巷”名出《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由此我们推断,刘勃舒祖先始建“择善巷”后才有众多的洲塘子民“择其善者而从之”;才有横竖十几幢的“择善巷”;才有了“择善巷”在经历600多年风雨侵蚀仍傲然挺立的气魄和不朽。

刘勃舒先生的堂弟告诉我,他大伯(刘勃舒父)及他的祖父老祖父辈都是乡村间的穷教书匠。在他们的很久很久的以前,相传村里有个姓刘的穷教书匠,他知书重教,乐善好施,免费为全村穷困贫寒的孩子教书识字,在村里竭力鼓吹“团箕晒谷,教崽读书”。刘勃舒的祖辈们被这个传说感动,在老先生去世后,他家决定继承那位老先生的衣钵。于是,才有了今天呈现在众人面前的古色古香,整齐划一而令人油然起敬的“择善巷”。

走进刘勃舒堂弟家中时,他家正在烧永新烧酒。正当我俩谈得正浓。只见一个五六岁的小姑娘(堂弟孙女)端着一碗刚烧出来,还冒着热气的家烧,摇摇晃晃地捧在他爷爷面前。稚声稚气地说:“爷爷,第一口烧酒你先尝。”然后又用小杯装满刚甑的酒递在我面前,一点也不生分地说:“爷爷,你也尝尝我家的酒。”

看着那双捧着酒的小手,我懵了,这么小的孩子就这么懂事,就这么懂得“第一口烧酒你先尝”的孝道!而且还懂得对客人的和善……

我先恍然,后悟然。

这难道不是我四下洲塘所要找的弥足珍贵的东西么?

爷爷很得意,他告诉我。洲塘人懂善懂孝,那是有悠久历史的。说着他执意把我拉到村口的一条小河边。指着一座刚修理而崭新的桥说:“这叫‘念亲桥’,相传溶江对面的高汪村有位谭姓女子嫁到洲塘,她十分孝道,每周至少3—5次回娘家看望孤寡的老母。每次回娘家都得淌水过河,哪怕是严寒的冬天。洲塘的乡民感动了,自发为这位孝女搭起了一座木墩桥,可搭好的桥不久便被一场山洪冲跨了,洲塘人顽强不屈地冒着山洪大水跳入河道再搭。这样不知道反复多少次,“念亲桥”始终不倒,一直屹立至今。”

一座桥的不倒,不就见证了洲塘古画村的善举与孝悌么?

善举孝悌,在洲塘古画村中折射出一道光!

1935年,刘勃舒就出生在这充满善,充满孝的洲塘古村里。忠孝传家的祖传家训,使得幼小的他在耳濡目染的熏陶下成长起来。他12岁那年(1947年)在家乡的一个小书店里发现了两本画册,封面上是徐悲鸿的“水墨奔马”。他看得如痴如醉,爱不释手。面对徐悲鸿的马,他想,这马多威武,多气派。人要像马一样,那才是他一生的追求啊!于是,尽管他不懂得徐悲鸿笔下的马所要体现的是一种龙马精神。但他从此与马结缘,彻彻底底地爱上了马。但由于家境贫寒,囊中羞涩,他很难买得起徐悲鸿完整的画册。但再难也难不倒这倔强的孩子。于是,他每天放学都会泡进书店找到这本画册,一丝不苟地临摹起徐悲鸿的马来。这样过了几年,他到南昌读初中时,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突发奇想给大名鼎鼎的徐悲鸿写去一封信,并将他临摹徐悲鸿的马一并寄去。没想到,徐悲鸿居然给他回信了,而且在他临摹的画作上亲笔题词为“有美好远景”。刘勃舒这下受宠若惊,更是立志发奋。洲塘人那种为造“念亲桥”的不屈不挠精神陡然间在他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15岁那年,他被破格录取到中央美术学院,成了徐悲鸿的关门弟子。

一位大师不嫌贫寒学子,且谆谆教诲,除令人敬佩外,更多的是在释放着一种大善。

但,时代有时也会捉弄人。正当刘勃舒在事业上蒸蒸日上时,1958年他被下放到马场。马场,顾名思义,一个养马的地方。刘勃舒并不气馁,反而感到庆幸。在马场这段时间里,他终日与马为伍,观察马的习性,观察马的喜怒哀乐,观察马的一举一动。此后,刘勃舒笔下的马,成了一匹又一匹活的马,一种体现出龙马精神的马。但是,他笔下的马并没有作为赚钱的工具,而是把它当作教材来培养学生,教导学生……

在逆境中不离不弃,把成熟的技艺毫不保留地施教于学生,他不也是在继承徐悲鸿先生对自己的大善和大爱么?

今天,我走进了洲塘的画室,这里坐满了大大小小的孩子,他们正在老师的指导下,一笔一划地在学着画画。我问老师:“今天是周末,这是你开的书画培训班吗?”老师摇摇头告诉我说:“这里是书画培训班,但不是我开的,我是义务教学。”

“义务教学”?在物欲横流的今天社会里,在洲塘居然还会出现“义务教学”一说?

老师十分郑重地告诉我:“在洲塘,不但我是个书画义务教学者,就连刘勃舒老先生的学生也都会不定期地来洲塘为孩子进行义务教育哩。”

那位老师告诉我说:“刘勃舒先生一生不知带了多少学生,其中不乏有许多身世贫寒的学子,他都会慷慨解囊资助他们。关爱他们,直到他们学业有成……”

我哑然。想:这应该又是洲塘内涵中的一个闪光点。

这时,我才发现一直寸步不离我左右的讲解员毛豆。面对她,我有些愧疚地说:“小毛豆,实在有些对不住你啦,让你冒雨跟我快一天了。”毛豆淡淡一笑,回答说:“你们老远过来,我怎能昧着良心让你们空手而归呢?”

这就是当今洲塘的年轻人!

倏地,我记起了著名画家和评论家,中国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高度赞颂刘勃舒先生画作时的那句话:“刘勃舒画马将雄强狂放和勇往直前的马的品性推演为视觉的中国精神。”

哦,中国精神!

洲塘人的善,洲塘人的孝,不正是中国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洲塘人不正把这一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和延续中不断得以完善和升华么?

哦,是这方水土养育出一个志在千里不忘初心的刘勃舒。也养育出懂善、懂孝的众多洲塘乡亲!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