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庐陵文化> 庐陵纵览> >正文
王阳明:一个人的城市(之三)
2018-11-12 09:06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三(接上期)

阳明注重教化,初到吉安时,便将教化作为社会稳定的重要方案,并带动了江右王门学者对社会教育的重视。在吉安,社学、书院和讲学,构成了从幼齿启蒙、高等教育与学术交流三位一体的教育系统,并成为庐陵文化的重要特征,影响数百年。

公务之余,阳明携弟子来到白鹭洲书院讲学不倦。但在短暂的县令任上,是否游历青原山,则在阳明《年谱》中没有记载。自他离任后,弟子邹东廓等人在青原山讲会,还在净居寺对面建立了阳明书院。可以说,书院成为了传播阳明心学的重要场所。有明一代,吉安府书院数量达88所,大部分与王阳明相干。阳明到吉安后,由他及其弟子建立的书院,有复古书院、连山书院、复真书院、六一书院、复礼书院、云邱书院、江阳书院、识仁书院、中道书院、一德书院、明新书院……等等。如邹东廓建立的复古书院,“以集生徒讲学、春秋两季,凡乡大夫都在郡邑者,皆与会”,以至于“风动邻郡。”后人还在书院中建立起三贤祠,以祭祀王阳明、程松溪、邹东廓三贤。

讲会的兴盛,是阳明来到吉安后的另一文化标志。其发展本身便与书院的兴盛相伴随。但讲会的场所不囿于书院。当时与江右王门直接关联的讲会场所达数十处之多。如嘉靖五年,刘师泉、刘梅源在安福创立的惜阴会,嘉靖年间由邹东廓等在吉安青原山创建的青原会、创于安福的东山会,由胡庐山等创立的五人会,邹南皋所创的仁文会、兴文会,刘泸潇创于安福的志仁会,朱叔相建于安福的近圣会馆,王塘南、陈蒙山建于庐陵的西原会,万历间建于龙泉(今遂川县)的文明会,等等。胡庐山等人的五人会也许是规模最小的讲会了,而最大的讲会莫过于由安福的惜阴会扩充过来的青原惜阴会,讲会规模达数千人之多。邹东廓《简方时勉》云:“鄙邑惜阴之会举于各乡,而春秋胜日,复合九邑(吉安府全境)及赣、抚之士会于青原。”可见其覆盖面之广。清儒沈佳《明儒言行录》卷八载,东廓家居时“与其乡人刘邦采、刘文敏、刘阳、欧阳瑜等建复古、连山、复真诸书院,为四时之会。春秋二季,合五郡出青原山为大会,凡乡贤士大夫偕与,远者年聚,近者月会,小会人百,大会人千。绛帷一启,云拥星罗。”其情景如在目前。讲会,对阳明心学的推动功不可没,仅邹东廓一人,一生中举行的大小讲会达70余次,其中大会数十次。阳明及其弟子的讲会,对吉安乃至江西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巨大推动作用。

对于这一盛况,浙中王门弟子王龙溪,也不禁赞叹说“先师倡明此学,精神命脉半在江右,故江右同志诸兄传法者众,兴起聚会,在在有之,虽未能尽保必为圣贤,风声鼓舞,比之他省,气象之别,不可诬也。”(《祭邹东廓公文》)

而在庐陵县“城南十五里,赣江之东”的青原山———地处丘陵当中,盘亘数十里,由象鼻峰、狮子峰、玉带峰、翠屏峰、驼峰等诸多小山峰组成。山中树木葱茏,碧潭飞瀑,山径环绕,景色可人。七祖行思(今安福县人)驻锡于此,开禅宗青原一系。青原法系后发展为曹洞、云门、法眼三支,因而行思亦有“三宗鼻祖”之誉。注定,王阳明要在佛氏之外,在行思的道场,掀起一场思想学术的风暴,其影响不亚于行思。而阳明后学罗大纮,对阳明开启的青原讲会的历史发展,有详尽的描述:

青原会馆,明正德间,姚江王守仁令庐陵,安福邹守益从游青原山,讲良知之学。其后会讲者吉水罗洪先、永丰聂豹、泰和欧阳德,于是青原讲会称邹罗聂欧。守仁继抚虔州,良知之宗,吉州尤盛。厥后,塘南王时槐、庐山胡直、龙山刘方兴、两峰刘文敏、绪山钱德洪、泸潇刘元卿、龙溪王畿、永新甘采,皆相继会青原……万历间,吉水邹元标、刘同升,泰和郭子章,倡明姚江之学,会讲青原。(乾隆《庐陵县志》)

阳明从庐陵县令升迁后十年的某个上午,即正德十五年六月十八日,在弟子邹东廓等人的陪同下来到青原山,作《青原山次黄山谷韵》一诗,并手书“曹溪宗派”。至今,几个勒在青石上的几个大字,依然矗立在净居寺院内。重回吉安,阳明心中应有着不同的感受。是年,是阳明在吉安勤王起兵,平定宁王朱宸濠叛乱的第二年。此时,经过南赣剿匪、宸濠之叛,阳明应已历练得非常成熟,他的文治武功,得到尽情发挥,事业来到了辉煌顶点,自小希圣的愿望,相期未远,已然成为学术权威。但是,他在《青原山次黄山谷韵》诗中,却寄寓了一种仕途险恶、放身自然的情怀,可知他内心之清醒和沉郁。

阳明身处的正德和嘉靖年间,皇帝荒诞不经,朝中风气不正,但文艺和学术却兴盛。这总让我由此想到另一个州府,和另一批才人———远在千里之外的苏州府,与吉州文风相类似,苏州府也是才人辈出之地,唐寅、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为吴中四才子。唐寅生于1470年,死于1523年,年仅54岁,而阳明生于1472年,死于1529年,年寿也仅57岁,可说是同龄人,且中岁丧命,两人相似处不少。而南昌宁王朱宸濠仰慕唐寅才名,用重金聘请,他居然不假思索应邀前往宁王府,后来察觉宁王“有异志”———意欲叛乱,便故意装疯,脱光裤子,露出丑态,使宁王无法忍受,为此得以脱身。但唐寅一世清名已污,王阳明平定宸濠叛乱后,唐寅流落市井,以卖画为生。

对于阳明和唐寅的交往,不可知。但我想,一心想做圣人的阳明,对于长于“书画小伎”的唐寅可能并不感冒———况且作为东晋书圣王羲之的第35代孙,他自小对这位先祖的书法下过功夫钻研,其书法也了得。但是,身处那样一个时代,对于无论内圣外王、文治武功的王阳明,还是风流倜傥、活色生香的唐伯虎来说,对世事的悲凉感受,大致相仿佛。生命的光鲜靓丽,总不比世事的坎坷、混乱,更让人铭记。对于智者如王阳明、唐寅来说———没有谁比他们更清楚这点。(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刘臣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