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吉州窑
早闻吉州窑,之前并未曾相识。能与吉州窑结缘,还是因工作需要,让我有幸仔细阅读吉州窑,虽只涉其表,读得不深不全,却也觉得读有所获,被其韵味所迷。

早闻吉州窑,之前并未曾相识。能与吉州窑结缘,还是因工作需要,让我有幸仔细阅读吉州窑,虽只涉其表,读得不深不全,却也觉得读有所获,被其韵味所迷。

走进吉州窑,可以看到很多小山包,山包上树木繁茂。在一般人看来,这些山包与普通山包并无二样。在看到山包的同时,你还会发现有很多小水塘,大小形状深浅不一,池塘边青苔茂密,似普通乡村的水塘。据传这些水塘是当年取土作器而成,我曾跟别人开玩笑说,这些水塘也是文物。现存的二十四座山包其实就是吉州窑元代断烧之后遗存下来的二十四座窑包遗址群,形成了当今保存数量最多的古窑遗址群。就是这些山包和水塘,在无声地诉说着吉州窑自晚唐创烧以来的历史;漫步在遗址公园和景区内的古村巷子,脚下踩着古匣钵道,你便会感受着这古窑的历史沉重和沧桑;看到考古发掘之后的龙窑遗址,其散落在窑体内的层层叠叠的匣钵片,我感觉看到了时代更叠变换的场景,一种历史厚重感油然而生。

不到吉州窑,你可能不知道中国历史上的郡县中有一座东昌县,《东昌志》用“东昌置县,民聚其地,耕且陶焉”简简单单十二个字,就把当时农耕文明及陶瓷文化紧密结合起来的生活场景生动地描述出来了。吉州窑所在地“永和”古镇的名称,民间传说来自于当地乡村土语“映火”,其发音与官方语言“永和”极为相似,故取名为“永和”。有史料记载,当时吉州窑晚上由于“窑焰竟日夜”、“烟火数十家”,窑火通天照亮,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一说法。再加之东昌古县城当时号称“三市六街七十二花街”,其中一条专门从事茅草交易的茅草街,可见当时吉州窑柴火之旺盛,陶瓷生产量之庞大和兴旺,也佐证了永和古镇的前生今世。

如今的吉州窑,正在打造陶瓷研学基地,是为了将传统的制瓷工艺传承发扬光大。在吉州窑博物馆,你可以看到从取土到烧炉整个制瓷过程的展现,再看到馆中精美瓷器的展览,你会情不自禁地发出对我们先人聪明才智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赞叹。有人说,吉州窑的瓷器以黑釉最为有名。如果分析一下吉州窑鼎盛时期唐宋时代人们的斗茶习俗和生活美学观念,你就会发现吉州窑的黑釉瓷正是顺应那个时代的产物,其通过陶瓷工艺把人们的生活美学展示得漓淋尽致,叹为观止。据说日本人迄今为止仍然保留着斗茶的习俗,故而对吉州窑的陶瓷一直很是膜拜。

在吉州窑遗址公园内,矗立着一座本觉寺塔,第一次站在塔前,便咨询工作人员“本觉寺是否存在?有遗址否?”当时并没有得到准确的答复。这更引起了我的好奇,后经翻阅《东昌志》,才发现这里不仅有本觉寺,始建于隋,而且在这区区两平方公里范围内鼎盛时期竟有寺观十余座,曾吸引了黄庭坚、苏东坡等文化巨匠到此游学布道,“清都观”的匾牌乃苏东坡手书,诞生了南宋“四朝重臣”、文学家、中国雕印第一人周必大,走出了37名进士,甚是了得。我想,正是由于其深厚的人文底蕴,才给吉州窑的陶瓷产品提供丰富的文化营养,从而有木叶天目这样的极富禅意的瓷品呈现在人们眼前。

我们经常读山读水,吸收大自然的营养。静下心来读一读古窑,虽难以读懂,但在历史传承脉络中徜徉,却别有一番风味。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