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垃圾分类减量 共建绿色环保家园 新干打造农村清洁工程“升级版”
走进新干县神政桥乡上湄湘村,只见村路巷道干净整洁、房前屋后绿树成荫、垃圾兑换商店人头攒动……一个绿色环保家园正悄然兴起。据了解,该村通过推行垃圾分类减......

中国吉安网讯(罗小群、李文根、彭锐)走进新干县神政桥乡上湄湘村,只见村路巷道干净整洁、房前屋后绿树成荫、垃圾兑换商店人头攒动……一个绿色环保家园正悄然兴起。据了解,该村通过推行垃圾分类减量措施,建立垃圾兑换商店,引导村民建设绿色环保家园,成为新干打造农村清洁工程“升级版”的一个典型。

近年来,新干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出成效,三年抓提升”的工作思路,在建立“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城乡环卫一体化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创新推行垃圾分类减量模式,科学规划引领全民主动参与垃圾分类,探索出了可复制的垃圾分类减量“新干模式”,先后荣获全省、全市农村清洁工程工作先进县。

新干坚持城乡一体化运行机制和两个“全覆盖”不放松,重点在队伍建设、强化监管、经费保障上下功夫,为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打好基础。该县各乡镇成立市容管理站,聘请专业管理人员负责垃圾压缩站日常管理,全县共聘请1500余名乡村保洁员负责各自村组公共场所垃圾清扫;所有农村生活垃圾收转运实行服务外包,由专业环卫公司负责。该县还建立“县级财政预算奖补资金、乡级财政安排运行经费、农户缴纳垃圾处置费”的三级资金保障机制,确保专款专用。

新干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推动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处理,每天收运处理农村生活垃圾由原来的100吨减少到现在的90吨左右。在实际操作中,该县要求每个自然村建设1个以上有机垃圾沤肥窖或联户沼气池,开办一个以上可回收垃圾进垃圾兑换商店,规划建设1个以上建筑垃圾填埋点,设立1个以上有毒有害垃圾进回收箱、兴建1个以上其他垃圾填埋场。截至目前,该县已建成有机垃圾沤肥窖335座,到年底70%以上自然村将建有1个以上沤肥窖或联户沼气池,明年可实现沤肥窖全覆盖;已建成垃圾兑换商店62个,年底所有行政村将实现垃圾兑换商店全覆盖。其中,仅神政桥乡上湄湘村垃圾兑换商店今年前9个月就兑换出价值1200余元的生活用品,回收酒瓶、塑料袋、废纸等可回收垃圾总价值600多元。

强化奖惩机制,是推动垃圾分类减量的有力举措。新干在大力调动乡村两级和群众积极性、提高分类意识的基础上,重点把责任压实,以督查、考核、奖惩推动垃圾分类减量。该县采取明察暗访等形式,对各乡镇农村清洁工程工作实行“一月一督查、两月一评比”和不定期督查,重点督查长效机制、垃圾分类减量是否落实到位,对垃圾分类减量不到位等问题进行通报和公开曝光,连续两次被曝光的进行约谈,连续三次被曝光的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同时,将垃圾分类减量成效与资金奖补挂钩,对乡镇建设垃圾分类处理设施视成效给予一定奖补;由村农村清洁工程理事会每月组织一次评比,对清洁卫生且垃圾分类较好的农户授予“垃圾分类减量标兵”等荣誉,在村公开栏张榜表扬,并给予毛巾、肥皂等生活日用品奖励。该县还采取考核倒逼方法,将垃圾分类减量作为农村清洁工程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根据乡镇前一年的垃圾处理工作量,科学设定每个乡镇的垃圾减量比率,作为考核的硬性指标,实行“一票否决”。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