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旅游新闻> >正文
昔日穷山村 今日幸福村——井冈山大井村吃上“旅游饭”奔向富裕路
2018-10-22 09:43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曹琦、彭周倩

“种番薯、重走红军路、编草鞋……每年暑假都有很多学生来体验学习,这些孩子在这里能够体验到真正的新时代农村生活,他们感到乐在其中。”近日,在井冈山大井村,一群来自天南海北的“小红军”,正在体验编草鞋。

在井冈山市大井林场大井村里,教育培训开展得火热。来自深圳、香港等地的中小学生、党员干部一批接一批,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源源“活水”。

近年来,该村通过党建引领,“联姻”旅行机构,对接特区教育培训,打造研学旅行青少年教育培训基地,让村民走上巩固脱贫成果、共奔小康生活的“快车道”。

位于湘赣边界的井冈山大井村曾有一段光荣而厚重的历史。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进驻大井村,开辟了以茨坪为中心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但是,这个海拔900米的小山村,因土地贫瘠,粮食产量低,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2000元。用当地村民的话来说,是一个妥妥的穷山村,村里人都跑去外面打工,一年到头见不到几个年轻人。有的靠摆摊卖小纪念品,在旅游产业发展中赚取一点辛苦钱。

经过多年的努力探索,大井村终于找到一条吃“旅游饭”的发展路子。从1999年开始,大井村的村干部抓住商机,召集村民修整房屋、购置床铺,面向游客开放。“当时是摸着石头过河,期间我们走了不少弯路。村民都各干各的,过于分散,服务标准不一。”大井村党支部书记邹秋平说。

直到受启发于一次港澳学生“三同”教育培训班的承接,当地村干部意识到,“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也是一种旅游。”于是,从2008年开始,大井村果断“牵手”井冈山旅行社,沿着教育培训旅游的发展路子不断探索,打造了一个“村支部为主体+农户积极参与+基地提供生源+协会运营管理”的研学旅行青少年教育培训基地。

大井深挖红色资源,结合教育培训的需要,研发了以“献一次花圈、穿一次红军服、住一次农家院、听一个红军故事、重走一次红军路、学唱一首红歌、做一次农活、自制一顿红军餐、上一堂革命传统教育课、纵览一次井冈山的红绿景点、举行一次篝火晚会、观看一场红色露天电影、撰写一份社会实践报告”“十三个一”为主要内容的红色培训,使大井村变身为接地气的教育培训基地。

如今,每年都有上万名游客前来体验农家生活,村民每户年增收数万元。为保证服务质量,把大井村打造成研学旅游一条龙服务的高地,大井村党支部联合旅行社共建支部和大井村农家乐协会,通过“支部引领、协会主导、单位帮扶、村民参与”的模式,全面推行统一提升打造、统一编号管理、统一分配客源、统一食宿标准、统一教学活动、统一结算“六个统一”,将村民房屋改造成设施齐全、可接待10至40人的标间、三人间等,将周边场地、菜地等,改造成标准化研学活动场地,以设施的标准化、管理的规范化,实现服务的规范化。目前,该村已形成93户农家,共2088个床位的服务承接规模。

位于村头的刘桂花家是大井村做得最大的一个农家乐,从2008年开始运营到现在,每年大概有15万元的年收入,解决了一家人的温饱问题。“我们家有20个房间40个床位,不用自己宣传,一旦有学生来参加研学和户外拓展,协会会根据各家的客源情况,做统一安排,我们只要做好服务就可以。”刘桂花说。

经过多年的精心运营,刘桂花家的客源很稳定,生意一直红火。原本在外打工的小儿子也回家帮忙。“在家能照顾到老人,也没在外打工那么累,挣得还更多。”对她来说,这是精准扶贫下,大井村发展研学旅游最大变化。

针对一些缺乏启动资金的村民,协会免费提供无息贷款。今年32岁的村民喻强,因母亲患癌欠了债。村支部了解到情况后,帮助他解决了就业问题,还提供了6万多元的无息贷款给他,让他今年也吃上了“旅游饭”。

“农家乐投资共20万,协会帮扶的资金占了大约三分之一。一开始是建房子资金不够,村里帮扶了。后来装修和买家电的钱也空缺,也是村里帮了大忙。现在,开业半个月以来,挣了大概2万元钱。等客源稳定了,一年挣个10万元应该不是问题。”说到自己新开的农家乐,喻强高兴地说到。

如今,研学旅行已成为该村一项常态化的产业模式。近年来,除省内各中小学校外,该村还承接了深圳、香港、广西等地的中小学生、党员干部60余万人次,并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成为全市独具特色、颇具影响力的研学旅行教育培训基地。仅靠这一项,每户村民年可增收至少3万元,多的可高达20万元。

责任编辑:王玉梅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