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吉安时政> >正文
桑榆虽晚霞满天——吉州关心下一代工作纪实
2018-09-28 08:45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彭向农

桑榆虽晚,为霞满天。

在吉州区,有这样一群老人,他们平均年龄66岁,却初心不改、精神矍铄,常年奔走在吉州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为素不相识的青少年送去关爱和温暖,他们的晚年生活也因此变得更有魅力和价值。这些老人,来自吉州区关工委。

1994年10月,吉州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从此,一茬一茬的退休干部就汇集在这里,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无怨无悔地奉献自己的光和热。该区建立了503个基层关工委,覆盖了全区所有镇街、村居、学校和企业,甚至发展到村小组和楼栋;积极开展“五好”关工委创建活动,全区60%以上的关工委达到“五好”标准;吸引越来越多“五老”人员加入,目前全区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人员近2000人,其中骨干力量200多人;组织“五老”报告员进社区、进学校、进乡村、进家庭,开展多种形式的革命传统、思想品德和生活常识等教育活动,帮助青少年从小养成高尚品德,树立远大理想。该区关工委5次蝉联5年一评的全省先进关工委称号,多人多次获得国家、省、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

一团十组 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近日,在吉州区北门小学,一场革命传统报告会正在举行。孩子们被当年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的故事深深吸引。这场报告会的主讲是区军干所老干部章国荣,他已经记不清自己为孩子们作过多少次这样的报告了。“能够常常和孩子们在一起,是一件快乐的事情,看到他们喜欢听我讲的革命故事,学会了感恩和珍惜,我就更欣慰了。”章老说。

1999年初,为进一步发挥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群体的优势,该区关工委组建了一团十组报告团,即革命传统教育报告团、形势道德教育组、法制教育组、科普教育组等10个专题报告组,目前已有成员200多人,每年举办各种报告会300多场、受教育学生达6万余人次。

要想小树长成栋梁,从小就要扎好根基。老同志们从革命传统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入手,深入调查、认真备课,为孩子们量身打造了一大批好听又实用的报告会。东门小学老校长龙冥鸿的革命传统课、吉安二中原高级教师李勇的书法艺术报告、区检察院原控申科长罗其仙的法制报告、礼仪专家姚春妹老师的生活礼仪报告等,孩子们都百听不厌。老同志们把这项工作当成是责任和义务,从不接受报酬和吃请,不管报告会在哪里开,都是步行、骑车或坐公交前往。他们送去的不仅仅是说教,更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和教育着孩子们。有一次,樟山镇中心小学请到了该区“五老”报告员、吉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原院长王锡富来作卫生保健报告,正式讲课这天却下起了大雨,大家都以为要改期了,可是老人依然准时出现在会场,师生们非常感动,为老人送上了热烈的掌声。“王爷爷用他的行为告诉我们,做人要守时、讲信用,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该校学生晏明荃对这场报告至今记忆犹新。

该区关工委还开展了以“党史、国史、家乡史”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教育活动,向全区中小学生发放《党的十九大精神百题知识问答》1.7万多份,开展红色文化讲故事比赛、诵读比赛、手抄报比赛和“红歌”演唱会等100多场。

大手拉小手 呵护留守儿童平安快乐

“我走马,你走啥呀?”近日,吉州区文山街道平安里社区关爱留守儿童之家,张效良老人正在和留守儿童边文耀切磋棋艺,两人都乐不可支,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们是爷孙俩呢。

张效良是平安里社区“五老”帮忙团成员。帮忙团成立于2012年,团长是市汽运公司退休干部刘胜珍,当年看到社区里很多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没人管,有的甚至走上了犯罪道路,刘老很心痛,就动员自己的老同事、老邻居,在社区的支持下成立了帮忙团。帮忙团成立后,老人们帮留守儿童辅导课业、做饭、接送上下学,带他们看电影,还为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和爱国主义、传统文化教育,有困难及时解决、有问题加强引导,孩子们在社区又有了一个温馨的家。帮忙团的故事感动了很多社区居民,队伍也不断壮大,由最初的26人发展到现在的62人。

近年来,该区对辖区留守儿童“高看一眼、厚爱三分”,在镇街、村居和学校成立了400多个关爱留守儿童之家,形成了“上下联动、横向互动、社会齐动”的工作格局。开展了“听党话、跟党走,大手拉小手”活动,与3000多位孩子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扶,建立联系制度,做到每月看望、每季度回访、每个重要节日慰问;学校在对留守儿童进行课业辅导和生活照顾的同时,优先让他们参加各种活动,并创设心灵港湾,孩子们有了心事,可以到这里来跟老师说一说;在社区、村委会开设四点半课堂,常年开展课业辅导、认领微心愿和节假日活动;进行各种安全教育,组织“五老”志愿者,义务监督网吧违规接纳未成年人,暑期还到辖区各个水域设置警示牌和巡查,预防溺水事故发生。在这种周到贴心的关爱下,该区实现了辖区留守儿童零犯罪率、零失学率的目标。

金秋助学 为寒门学子传递爱与温暖

一到开学季,吉州区关工委主任易玉珍就特别忙,她四处奔走,想方设法为贫困学生募集学费,年近70的人了,常年被晒得皮肤黝黑。“组织上既然信任我,把这项工作交给我,我就必须要做好。”

“不让一个孩子因为家庭贫困而失学。”这是该区关工委十年前启动“金秋助学”活动的初衷,十年来,老同志们凭着这样的大爱和责任心,共筹集资金100多万元,帮助近500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在这十年里,该区关工委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完善的活动机制。健全贫困学生推荐制度,由村居、镇街层层把关、层层推荐、核对、筛选,并张榜公示,确保推荐学生情况准确真实;捐助活动形式多样,既有全区性的捐助活动,也会组织学生前往企业,与爱心企业家互动交流,还带领捐资企业家走访贫困学生;建立联系制度,保持关工委与企业、爱心人士与受助学生之间的良好沟通互动。“金秋助学”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成为该区的助学活动品牌。

责任编辑:邹洋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