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武功”更高强
来源: 江西日报 2018-09-24 16:23 井冈山报社融媒体

本报记者 龚艳平

9月仲秋,明月山群峰竞秀,青云栈道上游客络绎不绝。眼尖的游客可能会注意到,在明月山景区门票的醒目位置,标注的是“江西武功山-明月山景区”。

其实,今年7月,“江西武功山”景区统一门票已经正式开售,不只是宜春明月山,萍乡武功山、安福羊狮慕也都冠上了“江西武功山”的统一名号。

这是我省启动武功山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实现的又一个“统一”。根据省政府发布的《武功山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将实现武功山统一规划、统一品牌、统一门票、统一线路、统一标准、统一营销“六个统一”,最终实现统一开发建设、统一经营管理,终结“一山三治”的分割局面。

重整武功山,唱响“江西武功山”大品牌。

缘 起

武功山历史上曾与庐山、衡山并称江南三大名山,被冠以“衡首庐尾武功中”。不过,当下武功山的知名度、影响力,远不如当年。经过多年的开发和打造,庐山、衡山早已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其相关旅游产业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唯独武功山旅游发展进程滞后。

纵观全省,赣东北三清山及龙虎山、赣北庐山、赣中南井冈山是全省山岳旅游发展的四大支撑,而作为赣西核心景观的武功山发展失衡。与赣东北旅游板块相比,从旅游总收入来看,上饶的旅游总收入相当于赣西三市旅游总收入之和;从高等级旅游景区拥有量来看,赣东北旅游板块有5家5A级景区,赣西旅游板块仅宜春明月山1家5A级景区。再从与全省其他重点景区对比来看,无论是旅游接待总人数还是旅游总收入,武功山与庐山、三清山相差很大。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局面?这就要从武功山的位置和历史说起。武功山位于我省中西部,山体呈东北——西南走向,跨越萍乡市芦溪县、吉安市安福县和宜春市袁州区,绵延120余公里,总面积约970平方公里。武功山风景名胜区范围面积为139平方公里,分属萍乡、宜春、吉安三市管辖。

武功山的旅游开发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自2000年和2004年萍乡市和宜春市相继成立武功山管委会和明月山管委会后,武功山旅游进入了发展快车道。2012年安福县也成立了安福武功山管委会,三地旅游开发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局面,俨然有“三足鼎立”之势。

与此同时,武功山“一山三治”分割管理的弊端日益显现。“一山三治”导致武功山资源连线开发不够,市场共享机制不畅,旅游产业链条不完整,旅游产业规模偏小等问题。

在旅游资源分布上,宜春境内有明月山景区,萍乡和吉安安福共有金顶景区;九龙山景区、发云界景区绝大部分在安福境内;羊狮慕景区全部在安福境内。三地各自成立经营实体,开发建设各自管辖的景区,但在开发的程度、力度、速度等方面并不协调,难以形成合力。在布局问题上,三地在各自片区做了相关规划,但并未编制武功山旅游总体发展规划,在开发建设中整个武功山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

同时,三地在旅游推广中也出现“门户之争”,萍乡全力打造“萍乡武功山”品牌,宜春大力包装“明月山”品牌,吉安则重点推介“安福羊狮慕”品牌,各打各的牌,各唱各的调,导致武功山难以形成完整的品牌形象。此外,三地开发思路仍以门票经济为主,靠收取门票获得收益。据初步统计,各景区(点)门票、索道票及观光小火车票等叠加起来,游客需承担近千元费用。

破 题

如何发挥武功山的“武功”,一直是江西旅游人孜孜以求的目标。

近几年,江西旅游业发展迅速,正在奋力迈进全国旅游第一方阵,但仍存在区域旅游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从全省旅游产业发展格局来看,赣东北旅游一枝独秀,遥遥领先,赣西、赣南旅游发展相对滞后。从赣西旅游发展的实际来看,武功山在赣西旅游产业链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赣西旅游发展的核心和重点。增强全省旅游经济动能,做大赣西旅游是关键;赣西旅游要实现快速崛起,做强武功山旅游是重中之重。

武功山旅游要进一步发展,就要大刀阔斧实施改革,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因此,武功山经营管理体制改革被纳入江西旅游发展的大盘中考量。关键是如何破题?我省给出的答案是:从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入手,用市场机制进行整合,改变“一山三治”的分割管理局面。2017年1月,省政府出台《武功山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提出要实现武功山统一规划开发、统一经营管理,重塑武功山“江南三大名山”的形象品牌。

根据《方案》要求,我省将武功山景区作为一个整体来打造,对武功山旅游资源实行统一经营管理,三市景区管委会依法行使的行政管理权和社会经济事务管理权不变。在旅游品牌方面,我省大力支持萍乡武功山、吉安羊狮慕创建国家5A级景区,构建一个旅游品牌、3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大格局,形成一山多景、统一品牌的新体系;在旅游线路方面,我省将推出多条精品线路并统一门票,实现游客“一票上山、多处下山”。

自此,武功山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正式破题,省旅发委、省旅游集团和涉山三地开始了持续一年多的协商和磨合。

改革难不难?这个问题是肯定的。江西财大江西旅游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曹国新表示,这种通过市场手段整合这么庞大旅游资源的做法,在全国没有先例,可以说是我省旅游发展过程中的一项创新之举。同时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没有模式可以复制,改革只能稳步推进。

事实上,重整路并非一帆风顺。省旅发委副巡视员、政策法规处负责人焦峰表示,因为武功山跨萍乡、宜春、吉安三个设区市,涉及多个行政区,“还不像当年庐山设市那样纯粹,改革的推进需要各方反复磋商、不断协调”。另外,在旅游成为“香饽饽”的当下,早前围绕着武功山已衍生出的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也在阻碍整合进程。也许是改革正处在关键时刻,省旅游集团副总经理、江西武功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洪文艺不太愿意提及改革的进程及困难,对于记者的提问,只说“最好到当地或景区管委会了解”。

省内一名不愿具名的旅游专家则表示,目前各地都高度重视旅游发展,而且在景区开发建设管理上也取得了成绩。面对改革,有些地方担心“自己辛苦养大的孩子让别人抱走”,产生抵触心理。采访中,焦峰谈到这个问题时坚定地说:“整合并不是为了与地方争利,而是为了培育武功山大品牌,做大武功山旅游经济体量,最终受益的还是当地政府和百姓。”

加 速

眼下,萍乡武功山正在举办帐篷节,吸引了近万名游客参加。9月19日,临近中午,萍乡武功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工作人员还在就武功山当前的一项改革事项开碰头会,工作人员说“最近忙得跟打仗一样”。这是各地加快推进武功山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小场景。

改革初期,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改革目标还有不小差距。今年以来特别是5月以来,武功山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明显加快步伐。

今年4月,省委主要领导在《关于武功山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情况的调研报告》督查专报上作出批示,并在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特别提及此事,强调要加快改革步伐。4月28日,省旅发委组织省旅游集团及涉山三市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贯彻落实意见。5月8日,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召开的当天下午,武功山经营管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暨武功山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推进会在资溪召开,强力推进武功山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并给出了各项改革工作的时间表和任务书。

自此,改革进入“加速模式”。从5月以来,省级层面召开的关于武功山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会、座谈会、协调会开了不下十次,找问题、究根源、想对策,并就各项改革任务抓落实。涉山三地相继成立了以市委或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武功山经营管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对标改革方案,加快改革步伐。焦峰表示,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视下,目前各地在改革上思想统一,整体工作推进顺利,只是在具体操作上,还需要一个点一个点去协调,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去解决,“这段时间几乎每周都要往景区跑”。

当前,改革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如完成了武功山集团母公司江西武功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和萍乡、宜春、吉安子公司的组建,“一母三子”公司架构基本形成;江西武功山旅游形象宣传口号征集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共征集到宣传口号7000多条……今年7月,改革再次取得实质性进展,“江西武功山”景区统一门票正式开售。

目前,武功山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正在啃“硬骨头”——实现统一经营管理。9月5日,武功山经营管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再次召开座谈会,围绕《江西武功山经营性资产统一经营管理工作方案(修改稿)》进行协商讨论,确保推动武功山经营性旅游资源统一经营管理工作在今年取得实质性进展。

但武功山要实现统一经营管理就涉及一个问题:民营资产收购。旅游业近年成为投资热土,宜春、吉安都曾引入民营资本进行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三地景区中有些景点是私人投资开发的。要实现统一经营管理,就需要把这些项目收回来。目前,各地正在积极推进,开展相关项目的资产评估。曹国新表示:“目前风景资源的资产化核算没有法定方法,这无疑增加了谈判难度。”

另外,焦峰表示,景区民营资产收购需要资金支持,这对各地政府也是一个不小的压力。不过他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各地的努力下,这个问题将会解决,年底前初步实现山上139平方公里核心区域内所有旅游项目统一经营管理。“到那时,武功山改革就可以说前进了一大步。”

愿 景

在新时代旅游发展背景下,省委、省政府将全域旅游作为战略部署,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意见》。要发展成为全域旅游省份需要一个梯度推进的过程,必须构建起“县域—市域—省域”的全域旅游梯度发展模式,其中区域板块的率先崛起是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武功山作为赣西区域旅游板块的龙头更是发展的重点。

因此,我省对武功山旅游发展寄予厚望:2017年至2020年,武功山景区整合资源、市场,创新提升产品业态,实现统一品牌、统一经营管理,并打造出2至3条在全省有影响力的旅游精品线路。2021年至2025年,武功山景区实现“一个品牌、三个5A”的大格局,把涉山三地景区作为一个整体打造成赣西旅游的核心产品,成为驱动全省旅游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2025年至2030年,将武功山景区打造成为华东地区旅游发展新高地、全国山岳旅游发展的新样板。

在连日的采访中,记者也明显感觉到,当前各景区在改革思想上的转变。大家慢慢明白,整合不是要把地方特色景区抹掉,而是要在“统一”的体系下,做大武功山旅游经济体量,共同发展、共同受益。萍乡、吉安和宜春一起打造江西武功山,三地既有竞争,更有合作。站在全国、全球旅游市场来看,明月山也罢,武功山也罢,目前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营销发展空间还很大。

萍乡武功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武功山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是推进大武功山统一管理、合理开发的根本途径。萍乡武功山坚定支持改革,并按要求落实每一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下一步还将认真抓好问题整改,不断凝聚合力,切实强化举措,为加快武功山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大武功山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作出萍乡应有贡献。

在具体操作上,江西师大文旅学院旅游系主任冯淑华建议,大武功山的打造要加强三地景区之间的交通建设,真正实现游客“一票上山、多处下山”的便利。这与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党工委书记雷恩奇的想法不谋而合。他呼吁加快建设环武功山快速旅游通道,完善大武功山景区对外交通网络,推动山上、山下各游览区无缝对接,提高景区的可进入性,节约游客时间成本。

见证了江西旅游业40年蓬勃发展的旅游专家黄明亮则表示,依赖门票经济、一日游占比高、人均消费低、夜游项目少等一直是武功山景区旅游发展的瓶颈。在推进全域旅游建设中,武功山景区要将做大旅游消费总量作为提升发展的重要路径,实现跨越发展。

南昌大学江西发展研究院院长黄细嘉对武功山旅游的未来充满信心:“随着大武功山门票的统一,大武功山景区的可达性将进一步凸显,统一经营后实现的差异化组合和品牌化提升,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的逐步优化,还会不断强化其市场吸引力和影响力。武功山,必将迎来一个‘让游客争来想去’的时代。”

时下,涉山三地景区正在安装统一门禁系统,计划9月底全部完成,真正实现“一处上山、多处下山”,其他改革事项也在稳步推进。

终结“一山三治”,武功山旅游形成大格局,未来让人充满想象。

本报记者 龚艳平

9月仲秋,明月山群峰竞秀,青云栈道上游客络绎不绝。眼尖的游客可能会注意到,在明月山景区门票的醒目位置,标注的是“江西武功山-明月山景区”。

其实,今年7月,“江西武功山”景区统一门票已经正式开售,不只是宜春明月山,萍乡武功山、安福羊狮慕也都冠上了“江西武功山”的统一名号。

这是我省启动武功山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实现的又一个“统一”。根据省政府发布的《武功山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将实现武功山统一规划、统一品牌、统一门票、统一线路、统一标准、统一营销“六个统一”,最终实现统一开发建设、统一经营管理,终结“一山三治”的分割局面。

重整武功山,唱响“江西武功山”大品牌。

缘 起

武功山历史上曾与庐山、衡山并称江南三大名山,被冠以“衡首庐尾武功中”。不过,当下武功山的知名度、影响力,远不如当年。经过多年的开发和打造,庐山、衡山早已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其相关旅游产业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唯独武功山旅游发展进程滞后。

纵观全省,赣东北三清山及龙虎山、赣北庐山、赣中南井冈山是全省山岳旅游发展的四大支撑,而作为赣西核心景观的武功山发展失衡。与赣东北旅游板块相比,从旅游总收入来看,上饶的旅游总收入相当于赣西三市旅游总收入之和;从高等级旅游景区拥有量来看,赣东北旅游板块有5家5A级景区,赣西旅游板块仅宜春明月山1家5A级景区。再从与全省其他重点景区对比来看,无论是旅游接待总人数还是旅游总收入,武功山与庐山、三清山相差很大。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局面?这就要从武功山的位置和历史说起。武功山位于我省中西部,山体呈东北——西南走向,跨越萍乡市芦溪县、吉安市安福县和宜春市袁州区,绵延120余公里,总面积约970平方公里。武功山风景名胜区范围面积为139平方公里,分属萍乡、宜春、吉安三市管辖。

武功山的旅游开发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自2000年和2004年萍乡市和宜春市相继成立武功山管委会和明月山管委会后,武功山旅游进入了发展快车道。2012年安福县也成立了安福武功山管委会,三地旅游开发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局面,俨然有“三足鼎立”之势。

与此同时,武功山“一山三治”分割管理的弊端日益显现。“一山三治”导致武功山资源连线开发不够,市场共享机制不畅,旅游产业链条不完整,旅游产业规模偏小等问题。

在旅游资源分布上,宜春境内有明月山景区,萍乡和吉安安福共有金顶景区;九龙山景区、发云界景区绝大部分在安福境内;羊狮慕景区全部在安福境内。三地各自成立经营实体,开发建设各自管辖的景区,但在开发的程度、力度、速度等方面并不协调,难以形成合力。在布局问题上,三地在各自片区做了相关规划,但并未编制武功山旅游总体发展规划,在开发建设中整个武功山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

同时,三地在旅游推广中也出现“门户之争”,萍乡全力打造“萍乡武功山”品牌,宜春大力包装“明月山”品牌,吉安则重点推介“安福羊狮慕”品牌,各打各的牌,各唱各的调,导致武功山难以形成完整的品牌形象。此外,三地开发思路仍以门票经济为主,靠收取门票获得收益。据初步统计,各景区(点)门票、索道票及观光小火车票等叠加起来,游客需承担近千元费用。

破 题

如何发挥武功山的“武功”,一直是江西旅游人孜孜以求的目标。

近几年,江西旅游业发展迅速,正在奋力迈进全国旅游第一方阵,但仍存在区域旅游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从全省旅游产业发展格局来看,赣东北旅游一枝独秀,遥遥领先,赣西、赣南旅游发展相对滞后。从赣西旅游发展的实际来看,武功山在赣西旅游产业链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赣西旅游发展的核心和重点。增强全省旅游经济动能,做大赣西旅游是关键;赣西旅游要实现快速崛起,做强武功山旅游是重中之重。

武功山旅游要进一步发展,就要大刀阔斧实施改革,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因此,武功山经营管理体制改革被纳入江西旅游发展的大盘中考量。关键是如何破题?我省给出的答案是:从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入手,用市场机制进行整合,改变“一山三治”的分割管理局面。2017年1月,省政府出台《武功山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提出要实现武功山统一规划开发、统一经营管理,重塑武功山“江南三大名山”的形象品牌。

根据《方案》要求,我省将武功山景区作为一个整体来打造,对武功山旅游资源实行统一经营管理,三市景区管委会依法行使的行政管理权和社会经济事务管理权不变。在旅游品牌方面,我省大力支持萍乡武功山、吉安羊狮慕创建国家5A级景区,构建一个旅游品牌、3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大格局,形成一山多景、统一品牌的新体系;在旅游线路方面,我省将推出多条精品线路并统一门票,实现游客“一票上山、多处下山”。

自此,武功山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正式破题,省旅发委、省旅游集团和涉山三地开始了持续一年多的协商和磨合。

改革难不难?这个问题是肯定的。江西财大江西旅游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曹国新表示,这种通过市场手段整合这么庞大旅游资源的做法,在全国没有先例,可以说是我省旅游发展过程中的一项创新之举。同时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没有模式可以复制,改革只能稳步推进。

事实上,重整路并非一帆风顺。省旅发委副巡视员、政策法规处负责人焦峰表示,因为武功山跨萍乡、宜春、吉安三个设区市,涉及多个行政区,“还不像当年庐山设市那样纯粹,改革的推进需要各方反复磋商、不断协调”。另外,在旅游成为“香饽饽”的当下,早前围绕着武功山已衍生出的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也在阻碍整合进程。也许是改革正处在关键时刻,省旅游集团副总经理、江西武功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洪文艺不太愿意提及改革的进程及困难,对于记者的提问,只说“最好到当地或景区管委会了解”。

省内一名不愿具名的旅游专家则表示,目前各地都高度重视旅游发展,而且在景区开发建设管理上也取得了成绩。面对改革,有些地方担心“自己辛苦养大的孩子让别人抱走”,产生抵触心理。采访中,焦峰谈到这个问题时坚定地说:“整合并不是为了与地方争利,而是为了培育武功山大品牌,做大武功山旅游经济体量,最终受益的还是当地政府和百姓。”

加 速

眼下,萍乡武功山正在举办帐篷节,吸引了近万名游客参加。9月19日,临近中午,萍乡武功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工作人员还在就武功山当前的一项改革事项开碰头会,工作人员说“最近忙得跟打仗一样”。这是各地加快推进武功山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小场景。

改革初期,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改革目标还有不小差距。今年以来特别是5月以来,武功山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明显加快步伐。

今年4月,省委主要领导在《关于武功山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情况的调研报告》督查专报上作出批示,并在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特别提及此事,强调要加快改革步伐。4月28日,省旅发委组织省旅游集团及涉山三市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贯彻落实意见。5月8日,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召开的当天下午,武功山经营管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暨武功山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推进会在资溪召开,强力推进武功山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并给出了各项改革工作的时间表和任务书。

自此,改革进入“加速模式”。从5月以来,省级层面召开的关于武功山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会、座谈会、协调会开了不下十次,找问题、究根源、想对策,并就各项改革任务抓落实。涉山三地相继成立了以市委或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武功山经营管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对标改革方案,加快改革步伐。焦峰表示,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视下,目前各地在改革上思想统一,整体工作推进顺利,只是在具体操作上,还需要一个点一个点去协调,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去解决,“这段时间几乎每周都要往景区跑”。

当前,改革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如完成了武功山集团母公司江西武功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和萍乡、宜春、吉安子公司的组建,“一母三子”公司架构基本形成;江西武功山旅游形象宣传口号征集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共征集到宣传口号7000多条……今年7月,改革再次取得实质性进展,“江西武功山”景区统一门票正式开售。

目前,武功山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正在啃“硬骨头”——实现统一经营管理。9月5日,武功山经营管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再次召开座谈会,围绕《江西武功山经营性资产统一经营管理工作方案(修改稿)》进行协商讨论,确保推动武功山经营性旅游资源统一经营管理工作在今年取得实质性进展。

但武功山要实现统一经营管理就涉及一个问题:民营资产收购。旅游业近年成为投资热土,宜春、吉安都曾引入民营资本进行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三地景区中有些景点是私人投资开发的。要实现统一经营管理,就需要把这些项目收回来。目前,各地正在积极推进,开展相关项目的资产评估。曹国新表示:“目前风景资源的资产化核算没有法定方法,这无疑增加了谈判难度。”

另外,焦峰表示,景区民营资产收购需要资金支持,这对各地政府也是一个不小的压力。不过他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各地的努力下,这个问题将会解决,年底前初步实现山上139平方公里核心区域内所有旅游项目统一经营管理。“到那时,武功山改革就可以说前进了一大步。”

愿 景

在新时代旅游发展背景下,省委、省政府将全域旅游作为战略部署,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意见》。要发展成为全域旅游省份需要一个梯度推进的过程,必须构建起“县域—市域—省域”的全域旅游梯度发展模式,其中区域板块的率先崛起是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武功山作为赣西区域旅游板块的龙头更是发展的重点。

因此,我省对武功山旅游发展寄予厚望:2017年至2020年,武功山景区整合资源、市场,创新提升产品业态,实现统一品牌、统一经营管理,并打造出2至3条在全省有影响力的旅游精品线路。2021年至2025年,武功山景区实现“一个品牌、三个5A”的大格局,把涉山三地景区作为一个整体打造成赣西旅游的核心产品,成为驱动全省旅游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2025年至2030年,将武功山景区打造成为华东地区旅游发展新高地、全国山岳旅游发展的新样板。

在连日的采访中,记者也明显感觉到,当前各景区在改革思想上的转变。大家慢慢明白,整合不是要把地方特色景区抹掉,而是要在“统一”的体系下,做大武功山旅游经济体量,共同发展、共同受益。萍乡、吉安和宜春一起打造江西武功山,三地既有竞争,更有合作。站在全国、全球旅游市场来看,明月山也罢,武功山也罢,目前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营销发展空间还很大。

萍乡武功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武功山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是推进大武功山统一管理、合理开发的根本途径。萍乡武功山坚定支持改革,并按要求落实每一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下一步还将认真抓好问题整改,不断凝聚合力,切实强化举措,为加快武功山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大武功山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作出萍乡应有贡献。

在具体操作上,江西师大文旅学院旅游系主任冯淑华建议,大武功山的打造要加强三地景区之间的交通建设,真正实现游客“一票上山、多处下山”的便利。这与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党工委书记雷恩奇的想法不谋而合。他呼吁加快建设环武功山快速旅游通道,完善大武功山景区对外交通网络,推动山上、山下各游览区无缝对接,提高景区的可进入性,节约游客时间成本。

见证了江西旅游业40年蓬勃发展的旅游专家黄明亮则表示,依赖门票经济、一日游占比高、人均消费低、夜游项目少等一直是武功山景区旅游发展的瓶颈。在推进全域旅游建设中,武功山景区要将做大旅游消费总量作为提升发展的重要路径,实现跨越发展。

南昌大学江西发展研究院院长黄细嘉对武功山旅游的未来充满信心:“随着大武功山门票的统一,大武功山景区的可达性将进一步凸显,统一经营后实现的差异化组合和品牌化提升,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的逐步优化,还会不断强化其市场吸引力和影响力。武功山,必将迎来一个‘让游客争来想去’的时代。”

时下,涉山三地景区正在安装统一门禁系统,计划9月底全部完成,真正实现“一处上山、多处下山”,其他改革事项也在稳步推进。

终结“一山三治”,武功山旅游形成大格局,未来让人充满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