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庐陵悦读> 关注> >正文
以文学之名,在秋天读李桂平
2018-09-21 09:28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原标题:以文学之名,在秋天读李桂平——“李桂平地方文化散文研讨会”发言精选 

     

李桂平近照

       

■  本报记者刘丽玲  整理

9月16日下午,吉州区兴桥镇永海石语荷园,金风送爽,秋荷吐香。

“李桂平地方文化散文研讨会”在这里召开,研讨会由吉安市作协主办、井冈山大学江西文学评论与创作研究中心协办,全市近50位文学爱好者参加。

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郭继国致辞。他说,希望通过作品研讨会的形式,交流文学创作思路、方法与体验,探寻好的路径与经验,推动吉安文化发展。呼吁吉安文学界立足吉安红土地,在庐陵文化的滋养下,关注时代,写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作品。

中国作协会员李桂平,现任万安县副县长。早期出版散文集《滩歌》,杂文集《保留意见》《骑驴琐记》,后出版“三农”系列《突围中的农村》《被颠覆的村庄》《被毒害的农业》,由此垫定其“三农”问题研究专家的地位,2013年受聘为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兼职教授。

2013年,李桂平参与江西省作协“走向田野文化散文”创作工程,陆续出版庐陵文化系列《赣江十八滩》《赣江边的中国》《天下良知》,受到广泛关注。大散文格局、大文化脉络、大历史方位使得这一系列地方文化散文气象宏阔,饱满厚重,成为极具辨识度的文化散文、大散文。

俯下身子,探寻庐陵文化脉络;仰望星空,追问中华文化渊源。

研讨会在追问与探索,交流与期待中展开,这也是吉安文学界交流地方文化写作、散文写作的一次盛会。思想的交锋,碰撞出理性、深刻的火花。本刊精选部分代表发言(有删节,题目系编者所加),以期管中窥豹,也为那些令人起敬的地方文化书写,作一份历史留存。

李桂平:

关于地方文化的理解、表达和感悟

■  我坚定地认为,文化的主体是人,没有人哪来的文化?表达地方文化无疑要表现人物、事件和风俗。庐陵文化系统表达的都是吉安这块土地上的人物、事件和风俗。

■  地方文化只有在中华文化的大背景下,才会有宏阔的气象。在这样的表达中,给地方文化寻找一个适当的高度,地方文化才会鲜活起来,尘封在人们心头的记忆才会徐徐打开,遗弃在草丛的物件才会裹挟着故事朝我们微笑。

我是新干人,1985年到万安工作。上天眷顾我,让我在人生最好的一段时间赋闲,担任政协副主席、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年过半百时又担任政府副县长。

我从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学习创作,迄今已三十年。我做事比较专一,1988年到1990年,1998年到2009年,这两段共十五年我在乡镇任职,基本中断写作。2009年6月我又回到咱们这个队伍中来了,成了一名新战士。半生积累,有一点小成。1997年加入江西省作家协会,2013年受聘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兼职教授,201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遗憾的是,至今没有写出有影响的作品。

下午的主题是地方文化散文,我围绕这个主题,就庐陵文化系列创作谈三点体会。

一、对地方文化的理解

文化特别复杂,但也特别简单。我在《赣江十八滩》一书中如是表达:文化是一种物象,是一种浸润心灵的感觉,是一种说不清、道不白、却实实在在存在于群体间的力量。后来我说得更干脆:物化的情结就是文化。写《赣江边的中国》时,面对冰冷的青铜器,我对文化的感悟更深,我说文化就是地方性格,文化就是老百姓天天拿在手上、说在嘴巴上的东西。

文化的主体论是一个颇有争论的问题。我坚定地认为,文化的主体是人,没有人哪来的文化?表达地方文化无疑要表现人物、事件和风俗。庐陵文化系统表达的都是吉安这块土地上的人物、事件和风俗。尤其是《天下良知》,写了大量的人物,这些人物丰富多彩的人生,给我们展示了吉安大地欣欣的文化姿态,以及向善去恶的文化品质。而这些恰恰是吉安最需要和最值得表现的文化。

二、关于地方文化的表达

系统表达地方文化纯属偶然。

2013年省作协推出“走向田野文化散文”创作工程,发掘江西有影响的文化符号。这项工程历时两年多,我有幸参与其中,写作并出版了庐陵文化系列《赣江十八滩》《赣江边的中国》《天下良知》。

2013年5月,省作协驻会副主席江子嘱我写《赣江十八滩》。当时我没信心,这个题材写篇文章可以,写一本书太困难了。后来他干脆说,题材省里定了,你努力去做吧。

我在惶恐滩头生活了三十年,熟悉历史、民情、风物,静下来仔细思考,反复梳理,创作的信心越来越足了。赣江是江西的母亲河,在历史演进中,赣江地位独特。因为这条河流,实现了中国版图人口平衡和南北经济对接。从万安到赣州240里航道是千里赣江最险的一段,其间十八滩,滩滩鬼门关,十船经过九船翻,一船虽过吓破胆。赣江十八滩流域文化多元,形成了独物的风物,儿郎灯、鼓子灯、元宵唱船等诸多民俗有很好传承。赣江十八滩船夫号子有别于其他河流,因为船小,号子的场面或许不如别的河流宏大,但它表现的人文精神却比其他河流坚韧。赣江十八滩历代文人荟萃,许多历史名人留诗于此,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文天祥《过零丁洋》,让“造口壁”和“惶恐滩”成为中华文化中璀璨的爱国符号。而这两处地名都在万安。赣江十八滩流域是中国历代人口迁徙的中转站,也是众多中原人暂时的栖所,拨动全世界客家人的心灵。

我5月接受任务,11月交书稿,创作的时间只有6个月。由于时间紧,采访、查找资料的时间少,对我而言,《赣江十八滩》这本书也有不少遗憾。

2014年9月,时任省文联主席、中国民协副主席刘华与我谈起大洋洲商代大墓,以及肖公崇拜。他跟我说,大洋洲了不起,江西人对自己的文化不自信,根本问题就是不知道自己文化的根在哪里。刘华主席希望我透过大洋洲这个点辐射开去,去寻找江西文化的根。

我知道这是一项非常有难度的工作,然而我愿意努力去尝试,因为我的家族在出土商代大墓,以及生养肖公的大洋洲繁衍了900年。大洋洲商代大墓距今三千年,出土了一千多件文物,但是烙印地方标识的文物并不多,我的任务就是在这不多的文物中,揭开一个生长在江西土地上的古老王国。当我穿越时空走进这个王国时,我惊喜地发现曾经的王国是那样的色彩斑斓,令人向往。

著名评论家赖大仁先生说:《赣江边的中国》所写内容富有地方文化特色,比较朴实厚重。作者对这块土地上的历史和文化,有自己独到的认识理解和感悟思考,同时也富于历史想象。作品将历史追问与文化寻觅、理性思考与文学想象紧密结合,交织着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叩问,富有作为历史文化散文的特质和启示意义。

2015年上半年,我与青原区文友罗志强又一次相逢在市委党校县处级领导干部培训班,其中有一课是参观阳明书院。修缮过的阳明书院给了我强烈的震撼,我突然意识到我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工作要做。庐陵文化我写了一南一北,而中间核心区没写。怎么写,写什么?致良知不正是我要找寻的庐陵文化精要吗?这样《天下良知》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当年出版了。

三、创作地方文化散文的感悟

地方文化散文的书写,需要注重田野性、文化性和历史性,突出“三性”或许不难,难的是对地方文化的文学表达。用刘华先生的话说,要看得见人,听得见声音。

消逝在历史烟尘中的人和事,如何让它活起来?作家的创造力以及创作的意义表现在这里。

我在写作过程中努力尝试着表达地方文化。我想,地方文化只有在中华文化的大背景下,才会有宏阔的气象。在这样的表达中,给地方文化寻找一个适当的高度,地方文化才会鲜活起来,尘封在人们心头的记忆才会徐徐打开,遗弃在草丛的物件才会裹挟着故事朝我们微笑。

历史包含文化,文化揭示历史,无论多远都会绽放姿态。

我喜欢这种姿态。

我个人有个偏好,大散文格局,大文化脉络,大历史方位。在林林总总的历史事件,风情民俗中寻找主题的确定性,文本结构的系统性,包括书写的学理性安排,这是一个非常难干的活,我很欣慰的是,我做下来了,而且一直在做。

2016年开始,我遍访江西“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创作《共同的信仰》,2019年可以出版。

地方文化是一个永不衰竭的题材。文化江西是共绘新时代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新画卷的动人诗篇。我期待,这样的劳动和创造还会有很多作家参与。

谢谢!

谢华萍(读者、吉安市委办副主任):

李桂平地方文化散文的特点及意义

■  他通过历史文化叙事,告诉我们大地应该有什么样的颜色,生活应该有什么样的姿态,人类应该有怎样的改恶从善的历史,从而引领读者不断走向更高的心灵海拔。

李桂平的创作成果主要反映在其出版的9本书里。最能代表他创作风格和水平的,是他的系列文化散文。可以说,全国写文化散文的作家灿若星河,文化学者余秋雨开 创了文化散文的先河,汪曾祺、贾平凹、易中天等名家也写过不少文化散文。可以肯定,李桂平的文化散文创作也受过这些名家的影响,但是并没有湮灭其中,他的文化散文有很高的辨识度和存在价值,放在江西及至全国来看都有独特的魅力和光彩。

作为一名忠实读者,我认为,李桂平的系列文化散文及其创作的主要特点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充满浓烈的文化乡愁。

二是居高临下俯视江西大地。

我揣测,如何表达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挖掘独具魅力的特质和价值,是李桂平创作思考最多、行文最难之处,这也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作品价值所在。品读他的三本庐陵文化散文集的命名,从“赣江”到“中国”到“天下”,他以俯视的姿态、宽阔的视野,把庐陵文化、江西文化放在中华文化的大背景下,去认识理解,去感悟思考,提升了地域文化的高度,使地域文化呈现出宏阔的气象。这种立意和构思,好比省委刘奇书记所说的“不以江西为世界,而以世界谋江西”。

三是且行且思的写作姿态。

李桂平的文化散文创作,以他工作的地方万安和他的家乡新干为原点,以自己文化考察的行踪为轴线,呈圆形向周边扩散,从万安十八滩、新干大洋洲,到青原净居寺、永丰西阳宫、吉安湴塘,再到赣东的临川、赣南的宁都、赣西的宜丰、赣北的修水……他以田野调查、文化考察的行踪为线,把零碎的文化物象串连起来,把历史追问与文化寻觅勾连起来,把理性思考和文学想象结合起来,使作品既给人以沧桑的历史感和厚重的文化感,又给人以鲜活的现场感和深刻的时代感。

四是情理交融的凝练语言。

杂文、散文、论文、诗歌等多种文体的写作历练,使作者具有娴熟驾驭并综合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法的功力,他能把枯燥冗长的历史说得晓畅明白,把抽象深刻的思想和文化说得具体可感,比如,他说“文化就是老百姓天天拿在手上、说在嘴巴上的东西”;尤其是,在历史叙事中梳理历史纹理,在情感体验中表达文化学理,在文化表达中融入生命哲理,使语言富有张力和文采,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李桂平系列文化散文的价值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使沉睡的江西文化遗存生动“复活”。

二是通过文化“反刍”来重新阐述地域文化。什么是赣文化?什么是庐陵文化?什么是客家文化?什么是铜文化、瓷文化、书院文化、禅道文化?也许作者没有告诉你明确答案,但他以一种新的视角,以强烈的忧患和担当,对地域文化进行一番打量、拷问和新的阐述。

三是始终用向上向善的文化情怀“观照”现实。优秀的文学作品应该反映生活的本质、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文化的最终目标,是在人世间普及爱和善良。”这正是文化散文创作目的所在、价值所在。李桂平深谙此理,并孜孜以求。他通过历史文化叙事,告诉我们大地应该有什么样的颜色,生活应该有什么样的姿态,人类应该有怎样的改恶从善的历史,从而引领读者不断走向更高的心灵海拔。

汪剑豪(市作协文学理论批评专委会副主任):

以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重现文化自信

■  显见记录多于个人表现,从这个意义上看,是一种“人类学”的写作。

李桂平的地方文化散文我说四点:

一、内容上,大而厚重,把文化散文写作的内涵广度与历史写作的时间深度相结合。其目的是要重现江西文化、赣鄱文化的文化自信,南方人的地域自信。

二、写作方式是言说而非表达。表达是注重写作者的情性传达与表现,言说则是思想意义的表述。

三、审美追求是记录片以及文化解说的风格。语言追求学理的畅达表述,语词明亮伸展。叙述上记录与阐释相结合,间以个人情感的夹叙夹议,既见写作者的感情,又不淹没叙述文意的学理性思考。

四、内容上多以在场者或者历史自身的叙述文辞来呈现,显见记录多于个人表现,从这个意义上看,是一种“人类学”的写作。文中充满着或焦虑或自豪的情感模式,渗透出作家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

郑乃勇(市作协文学理论批评专委会副主任):

多重身份下的散文写作及文学解读

■  李桂平的文化散文,是我们庐陵文学(地域文学)的重要收获,尤其是他自觉的将庐陵独特的自然风物和地方民俗作为自己的审美对象,对吉安当前的文学创作应有一些启示。

李桂平多重身份的介入,使得他的散文获得了一种独特的风格:他的散文是知识性、文化性、民俗性、思想性、学术性和文学性的结合体。当然,身份的多重性,也会给他的散文创作带来一些挑战,他需要谨慎地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否则散文内部的各种元素容易失衡。

读李桂平的地方文化散文,能够感受到他语言的简洁,干净,还有一点书卷气。叙述平淡,表面的文字背后似乎还有什么东西,需要慢慢体会。说到底,他的文章不是青春文章,而是中年文章,需要一定的人生阅历和经验以及关于自然、历史、民俗、文化等知识的储备,方能体会到他的情怀、情感和审美趣味。

李桂平文化散文的意义可以从多方面理解。从文学的角度考量,有三点值得关注:

首先,从文学史的角度看,他的散文可以看作是当代文化散文的延续,我们完全可以从当代文化散文发展的脉络,将其归入“文化散文”中来讨论,至于李桂平的得与失,还需要大家一起讨论。

其次,从当下散文创作的倾向看,李桂平至少摆脱了那种散文创作中的世俗化倾向,我没有贬低散文世俗化创作倾向的意思,事实上,现代意义上的“散文”,本身就是一种世俗化的文体,它与贵族化的诗歌是相对立的。但李桂平的散文至少说明,散文离开了个人的吃喝拉撒行,仍然可以有所作为。

最后,李桂平的文化散文,是我们庐陵文学(地域文学)的重要收获,尤其是他自觉的将庐陵独特的自然风物和地方民俗作为自己的审美对象,对吉安当前的文学创作应有一些启示。

责任编辑:刘臣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