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吉安时政> >正文
看,她的华丽转身——记遂川县高坪镇车下村支部书记张冬梅
2018-07-16 08:46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本报记者刘丽萍

2011年至2018年,7年的时间,能改变什么?她的回答是:一个村庄的精气神。

提起她,当地群众无不竖起大拇指。她带领群众攻坚克难,脱贫致富,有效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村容村貌日新月异,实现落后车下到美丽车下的华丽转身。

她,就是省第十四次党代表,荣获全省劳模、全省“龚全珍式好干部”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全省脱贫攻坚作为奖的张冬梅。《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香港《文汇报》等媒体曾先后对其事迹予以报道。

改变:从一穷二白的“烂摊子”到路畅民安的“美村子”

车下村是遂川县最边远的小山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基础设施差,产业基础弱,贫困程度深,可以说,车下村就是一个“烂摊子”。

2011年11月,张冬梅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在她的带领下,车下村开启了华丽“蜕变”之路。

要想富,先修路。但在硬化新屋至军田通组公路时,项目资金缺口大,工程停滞不前。村委会向村民集资解决项目的资金缺口。可不少村民担心集资款落入个人的腰包。张冬梅就带头捐资1万元,并将每笔集资款的去处进行公示。接着,村民陆续参与进来,村委会收到了16万余元的集资款。

不久,这条惠及全村600多人的公路硬化完工。“我们出行方便多了,再也不会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啦!”村民李金平如是说。

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变化,自张冬梅上任以来,在村党支部的坚强引领下,车下村的面貌日新月异:

——2013年完成了6条通组公路硬化,拓宽了遂桂线至车下通村公路。硬化入户路达2000余米,新建休闲小广场2个,绿化村道1000余米;

——2014年打造了车下仓前美丽乡村建设精品点,硬化了仓前至朝阳等两条通组公路;

——2015年、2016年打造了安居移民集中安置精品点;

——2017年完成了移民搬迁安置县定示范点基础设施建设,100多户群众享受了安居工程和易地扶贫搬迁政策。

几年间,车下村从一个“烂摊子”蜕变成了一个“美村子”。

发展:从单一的传统劳动方式到多元化的新型致富方式

车下村地处深山,村民靠种几亩薄田和务工为生,没有特色富民产业,村民缺少脱贫的手段和技能。

上任伊始,张冬梅村里走访调研,发现车下村土地辽阔,且种植油茶、茶叶已久。何不利用荒山荒地大规模种植油茶和茶叶呢?

立说立行,说干就干。张冬梅投资29万多元,在高屋组流转200多亩田地山场种植高产油茶和茶叶,并对原有300多亩油茶林进行低改。为进一步扩大规模,张冬梅成立了油茶专业合作社党支部,采取村户合作、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吸纳农户103户。此外,她鼓励村民以基地、山场入股,免费提供油茶苗和茶叶苗,辐射带动周边村民新种油茶400亩,茶叶300多亩。

光种茶叶和油茶,远远不够。

为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张冬梅又投入100多万元,建立集茶叶加工、笼藏米馃制作、农特产品加工为一体的综合加工厂,面积达1500多平方米。“我们在基地每天工资70元以上,平均每个月能做10天。既能照顾家里,又能赚钱。”村民李二英说道。

酒香还怕巷子深,好产品要有销路。

2015年,张冬梅开通了村邮乐购电商平台,实现了油茶、茶叶等农产品的产销对接。在收集农户产品时,她优先考虑贫困户,严把质量关,常把贫困户“不合格”农产品收购过来,并告诉需要改进之处,付款后她再悄悄地销毁处理。

车下村电商之路越走越宽,车下村站点农特产品销售额从2015年的200多万元发展到2016年的500多万元,实现了翻番。

村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今年以来,村民人均增收4300余元,贫困户人均增收2100余元,贫困户已脱贫83户379人。

交心:从群众不支持坐“冷板凳”到群众拥护的贴心人

穷乡僻壤的车下村,不一样了!这是一个外村村民的中肯评价。这不一样的背后,离不开张冬梅不一样的付出。

2013年3月,车下村安居移民集中安置点开始实施,计划安置70户安居移民户。由于安置点建设规模大、标准高,征地拆迁是第一难题。她将党小组建在了移民安置点上,把安置点的党员聚在一起、发挥作用。

在将近一个月时间里,不管白天还是晚上,晴天还是雨天,张冬梅与村“两委”成员、党小组党员都在群众家做工作,有些群众不理解不支持,常吃闭门羹。

“只要以心换心,一定可以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这是当时张冬梅的想法。

张冬梅走访时常备些零钱,遇到一些困难家庭,常给些零钱给小孩买点吃的。细微的关爱之情,群众都会感念于心:

——有个征地户的母亲生病住院了,他正在为医药费愁眉不展。她了解到情况后,主动借款5000元。在他母亲出院后,她又帮他到农医部门报销医药费,并为他申请了大病医疗救助。

——村民曹忠芳患有疾病,和老母亲相依为命,家中干活缺劳动力。张冬梅就帮他在田里种上茶叶,勤于打理。且五年间还按每年400元/亩的标准给付租金。五年后,她又把茶叶还给曹忠芳。

——还有1户拆迁户是位老党员,张冬梅与村干部三天两头去看望他,听他讲革命战争的故事,了解他的诉求,帮他家卖豆子、鸡蛋。

事情一桩桩、一件件,发生在张冬梅和村民之间,真情也一点一滴在他们之间蔓延。终于,张冬梅所做所为感动了他们,主动找村委会签订了协议,安居移民集中安置点建设也得以顺利开工。

于平凡之中有执着坚守,于点滴之间注入真情,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张冬梅的脚步依然保持着向前的姿势……

责任编辑:邹洋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