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脱贫攻坚> >正文
红与黑——遂川县西溪文坳村第一书记郭小平的扶贫故事
2018-07-11 10:22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9

郭小平(左二)走访戴辉银家

10

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安置示范点

11

与村干部一道拆除土坯房

□李书哲、李婷文/图

6月16日,笔者再次造访遂川县西溪乡文坳村。

在文坳村的一天,思想和情感都如同潮水一般剧烈地起伏着,被村民的热情所感动,为贫困户的改变而开心,更被第一书记郭小平黝黑面庞下的那颗赤子之心所打动,不由地心生钦佩。

那片红———赤诚之心

郭小平是遂川县医保局驻文坳村第一书记,一个声音宏亮,面庞黝黑的中年汉子,笑起来时一口白牙格外明显。

路上,我们遇见了好几拨到圩场赶集的村民,热情地打着招呼。

还没走到村委会,身着蓝布衣衫、随身带着助听器的村民罗祖传老远就挥着手,主动迎上来,把我们请进屋子里来,泡茶、拿出自家炒的瓜子和花生。前阵子暴雨肆虐,也侵袭了文坳,罗祖传也是被郭书记营救的人之一。

6月7日上午,“艾云尼”台风肆虐遂川,暴雨突袭,村里已经有多处山路出现泥石流和塌方迹象,郭小平带领村支书刘礼平和村主任张明锋,为了避免事故发生,马上去断水断电,并在全村巡查,转移危险地段的村民。

他们第一个跑向居住在土坯房里的老汉戴辉银家。戴老汉快80岁了,房子是爷爷那辈儿留下来的祖屋,是全村历时最久的房子,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深黄的土坯墙已经千疮百孔,房顶上的瓦也残破不堪。

老屋虽几乎无法住人,狮子岗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也早就为他建好了一套保障房,可戴老汉任由郭小平和村干部动员劝说了无数次,就是不肯搬,还求村里不要拆了祖屋。

果然不出所料,三人赶到时,屋后的山体已经在开始塌方,老人正在黑灯瞎火中找手电筒,屋子里漫进来的水已经高四五十公分,没过了膝盖。郭小平二话不说,背上老人冲进了雨里。

把老人转移到安置点,三人顾不上家里,继续检查山体滑坡情况、劝说村民转移、设置警示牌,带领群众清理泥石流淹没的路面……与时间赛跑,就是抽不出身回一趟家。许多村民在微信群里说,只要看到郭书记他们,大家心里就踏实了。

在走村入户中,郭小平发现窑下组黄宣良家的厨房是竹木结构,倾斜角度已近45度,竟然只用一根木头支撑。黄宣良身体不好,多次中风,妻子和儿子智力有些问题,要建新屋却没有能干活的劳动力了。

为了帮助黄宣良新建房屋,郭小平和张明锋主动先垫付了材料费用,并协调安顿好黄宣良一家食宿问题。为节省开支,张明锋开着自家小货车一趟一趟地拉砖。有一次,因路面沙粒打滑,车失去了控制,幸亏他当机立断,猛打方向盘,撞在山体上才停住。不到十天,黄宣良家用上了安全厨房。

文坳村是三个自然村合并起来的,有1100多户,近5000人,145户贫困户,是西溪乡拆除面积最大的村,持续三个月,拆除2万多平方,100多栋主房,期间零纠纷零伤亡零上访,现在已经顺利地通过了县级验收。

那抹黑———黝黑面庞

熟悉郭小平的人都知道,他本长得很白净,可给笔者第一印象却黝黑黝黑的。“哎,你们不知道,去年我回湖北老家探亲,半个月后,在村委会看到每个人都晒得好黑好黑,都快认不出来了。”村妇女主任王姣春接过了话茬。

王姣春说的那是2017年“三通一平”整理移民安置点的基础建设时期,划线、改路,工作量特别大。原先的路土质松软,雨天容易造成塌方,运来的基石料场的石头要一遍遍地填了之后,才能路面。

经过三四个月努力,郭小平和村干部一直操心着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终于在2017年底建成了占地70多亩,投资320多万元,全县一流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示范点,可安置52户。

整个文坳林地面积占比60%,但比较偏远分散,村道又窄又弯。山里有丰富的资源,土质也适合栽种茶油和毛竹,可路却成了村民们一块心病,没人愿意进来收山货,自己运出去卖又太麻烦。罗祖传老房子离村委会有8公里多的路程,从村委会开车去只能到半路停下,再走上一个多小时的山路。经过积极奔走,现在3.5米宽的水泥路修到家门口,种的农产品很容易卖出去。

大家都说,郭小平辛苦,全村改厕那会儿,挨家挨户帮着测量选择化粪池位置;上庄组古乾玉家里只有两个70多岁的老人,接自来水有困难,郭小平垫钱买了100米的水管,自己动手接好……

王姣春说,村民都都记着郭小平的好。路过村民家,经常有人拉着他进自家“吃茶”或者倒杯米酒。

那份责任———大伙真幸运

在村委会门口,笔者碰到正准备带两个侄女赶集的贫困户骆传珍女儿阿凤。

阿凤是一个极其不幸的女子,婆家和娘家都遭遇了车祸和罹患重病等变故,弟弟和弟媳留下两个小女孩,母亲又刚检查出患癌症晚期,郭小平得知后,经常打电话或者发微信,开导她要乐观,困难一定会过去的。并且给阿凤娘家的果园争取了5000元产业奖补资金,去骆家探望时,总会给她打个电话,了解她生活近况。

“郭书记,看到昨天您在贫困户群里发的微信,可真会宽慰人!大家认识您真是太幸运了!”如今,阿凤开朗多了,感谢郭书记驱散了她生活中的阴霾。

郭小平坦言,到了文坳才懂得基层工作的琐碎艰辛,才体会到贫困户的不易,坚定了要力所能及帮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长居深山的村民们有个病痛想到县城就医,可不熟悉地理位置、不知道上哪个科室,办转院手续和报销的时候,更是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因为在村里还有工作,郭小平无法亲自领着村民看病,就让单位的年轻人、80后胡海洋联系和接送文坳村民看病报销。寨前组的肖德文在赣州治疗花费7万余元,因异地结算只能报销50%。郭小平带着票据多方奔走,最后成功报销了90%医药费,避免了因病返贫。他还在筹备一个基金会,借助社会力量帮助病患的村民们。

郭小平知道,贫困户只有真正发展产业,才能真正脱贫。下庄组的80后刘春明有养殖技术,就让他去参加县城的创业培训班。现在,刘春明养殖珍珠鸡400多只,郭小平通过微信朋友圈转发,已经全部销售出去。

郭小平建了个贫困户微信群,里头只有他和贫困户,能真正倾听到他们的心声,大家有些问题沟通也不怕失面子。端午节之前,他提前在群里发布培训信息,以便外出务工人员提前安排,既能参加培训,又能回家过节。

145户贫困户,都保留着郭小平送的一个杯子,上面刻着“医保局郭小平赠”几个小字和联系方式,以便大家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第一时间和他对接。郭小平对每户贫困户的情况都了如指掌,每户几口人吃饭、家里人种植什么、是否成家,甚至连灶台的位置他都清清楚楚。这背后,是他密集走访、和贫困户的交心交友。

夕阳下,文坳村的田野上,总是会出现一个黝黑的中年汉子的身影,他怀揣一棵赤子之心,为贫困户们播种着希望。

责任编辑:邹洋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