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饭
和无数个早晨一样,今天早晨,我也是把最后那些在筷子背面躲躲藏藏,赖在碗底不起来的饭,一一捉拿,然后送进我的胃。

和无数个早晨一样,今天早晨,我也是把最后那些在筷子背面躲躲藏藏,赖在碗底不起来的饭,一一捉拿,然后送进我的胃。  

和无数顿饭一样,今天早餐,我也是连一粒粮食都没有浪费。

是的,一直以来,我对饭的珍视都是如此,远远大于菜。

小时候,惧怕父亲的威严。父亲不拘言笑,话特别少,尤其在孩子们面前,总是板着那副脸孔。我害怕父亲,他对我的管束不需要打,不需要骂,一句大声一点的话就够了。我总是躲着父亲,远远看见他来了,马上拐个弯溜走,实在无路可逃,硬着头皮迎上去,低头弱弱地叫一声爸爸,快速离开,仿佛后面马上就有电闪雷鸣。

可以在很多时候许多路口逃避父亲,但是和父亲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是逃避不了的事情。父亲要求吃饭的时候全家人不许说话,父亲还要求每一个人都要吃干净碗里的饭,一粒都不许留。只记得每当我吃完饭,父亲一定会用冷冷的眼神扫视我的碗,本来已经滑下凳子的我立即爬上凳子,重新拿起碗筷,划拉划拉,把最后一粒饭吃完。

和父亲相比,母亲就温和多了。母亲说服我们带有哄骗的味道,母亲说,吃干净了碗,长大后才标致,嫁个很俊的老公。碗里留了饭,长大后就会像粘上饭粒的碗一样变成麻子脸,没有人会娶你,嫁不出去的哦。对母亲的话,我们深信不疑。

我就这样养成了不浪费一粒饭的习惯。

养成了这样一个习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养成了不贪心的秉性。当年无论在学校还是乡政府食堂,师傅挖一勺饭起来,我就知道自己能吃多少,除了自己能吃完的,其余的由师傅倒回饭甑,宁愿浪费饭票也不浪费饭粒。后来,无论是在哪里吃饭,在盛饭的问题上,我都是坚持只盛自己能吃得完的那份饭。

现在,我对自己的每顿饭都可以做到精准计算。当然,孩子常年在外,家里还有爱人和我共享饭菜。爱人如果胃口好,能多吃一点,那我就少吃一点,宁愿饿一点,只吃七分饱也无所谓。如果他胃口不好,吃得少一些,那多出来的饭我会放进冰箱,下一顿热着吃,一粒饭也不浪费。

我吃过的那些饭粒里,有许多是来自我家乡杉树坳的那块沙坝田。沙坝田,顾名思义是沙土的田地。那时候没有抽水机,涧田河的水并不能从杉树坳引入沙坝田,得从上游三公里以外一个叫水坑的地方,从一道人工拦腰修筑的水坝上,把水引入峭壁中开挖出来的水渠。水渠的尽头就是我们杉树坳的沙坝田。水渠要经过的村庄有十三个,要灌溉的田地一千三百亩。起初,水渠里的水是浩浩荡荡的,是来势凶猛的。渠道上有无数个缺口,供人们取水灌溉用。水渠里的水,每经过一个缺口,气势就小一些,到达最后那个缺口的时候,就像打败了的散兵游勇,有气无力,细小得可以用线来形容。为了这有气无力的线状水流,我的父老乡亲曾经无数次粗着脖子吵口,无数次抡起锄头打架。

坏就坏在沙坝田像漏斗,总是留不住水。前一天灌得满满的一田水,都要溢出去了,后一日又是干涸一片。没有水的沙坝田,单纯用手指是插不下去秧苗的,即使你指甲断裂、指头出血,都没有用,摆在你面前的沙坝田就像是一块水泥地板。我的父老乡亲于是想到了禾杠。禾杠是我们客家人的一种劳动工具,主要用于担柴、担稻草,是一根拳头大小的竹子,两端削得像匕首。一般情况下是男的抡起禾杠,让其一头朝下,倒退着在坚硬如水泥地板的沙坝田里猛扎,一扎一个洞,女的手拿秧苗,弯着腰,前进着在已经扎好的洞里放入秧苗,边放秧苗边手脚并用培土,像种菜,耗时费力。有时候是女人带着孩子完成这件事情,插完一亩沙坝田,花费的时间是岭下壤土稻田的好几倍。

好就好在杉树坳的秧苗像杉树坳的人一样坚强。田里可以没有满满当当的水甚或是浅水层,只要有潮湿的水汽,我们的秧苗就能成活。只要五月下旬到六月上旬半个多月的时间不遇上洪涝灾害,收获的季节,沙坝田奉献出来的是金黄饱满的谷粒。

追溯一粒饭的来源,至少需要六个环节。要有稻种,要播种,要移栽,要收获,要脱粒,要晒干,一粒米才能成为一粒饭。

稻种不能假,日照温差的原因,早稻有早稻种子,晚稻有晚稻种子。早稻种用于晚稻,苗还没有长成就抽穗了,当然产量差。晚稻种用于早稻,它的积温达不到要求,只会一味地分蘖长苗,人家的早稻收割了,你家的才抽穗。耽误了季节,同样的田地,人家可以种两季水稻,你的才能种一季,收成也就少了一拨。

秧苗长成后,需要把它们从秧田移栽到大田里去。有句话叫做“拔出萝卜带出泥”。拔秧也会带出泥,而且是稀泥。我家里是我心灵手巧的母亲拔秧。母亲拔的秧像三个圆锥体叠加在一起的艺术品。秧苗很齐整,根茎分界线在同一条线段上,秧苗中间绑上柔软的绳索,分界线就成了一个圆弧,上面的圆锥体是松散的叶,中间的圆锥体是松散的茎干,下面是白皙的根系呈倒圆锥体垂落着。秧苗的个头不大不小刚好一握,很受插秧人的欢迎。

时间就是金钱的道理也体现在插秧上,早一天让秧苗在大田里生长,就意味着早一天,让秧苗在更广阔的空间更好地吸收阳光雨露自由生长。大田插秧在讲技巧的基础上加上了讲速度。这需要插秧人把自己变成一张弓,一直弯着腰,一直弓着背,一直拱起屁股,还得倒退着,才能不踩踏已经插好的秧苗。我家里是我勤劳严肃的父亲插秧。父亲说话很少,插秧速度很快,像点豆子,不一会儿就从稻田的这边把秧苗插到了那边,中间几乎不抬头不直腰。

我挑秧,连走带跑,想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秧苗挑到大田里去。看见别人掉在路上的秧苗,以为自己碰上了好运气,秧苗也有捡,不假思索拾起来就放进篓子里,一起交到父亲手上。就像人与人,婴孩时期人的差异并不大,越长大差异越大,秧苗时期的水稻与水稻也是一样的。父亲区分不了它们,把它们一并插进我们家的大田。慢慢地,差异就出现了,禾苗的高度不同,稻穗的成熟期不同,那捡来的稻子不能给我带来表扬带来的是父亲的责骂。

大田移栽之后十天到半个月,需要耘田,我的家乡叫做耘头道田。周末不用去学校的我们,去田里和禾苗们在一起。耘田时需要拄着一根比大拇指粗大一些,齐腰高的棍子,我们客家人叫它耘田拐,是耘田时我们的第三条腿。当然,那是拄着耘田拐玩乐时候的体会。干活的时候我们体会到的是耘田这件事情的无趣,心里累积的是莫名的怨气,想到的是如何尽快结束这件如此折磨人的事情,有时候甚至用耘田拐甩打禾苗来泄愤。我们连走带跑,把稻行走遍了,把水搅浑了,耘田就自认为结束了。有的伙伴还隔行耘田,一丘田只耘个半丘,水都没有搅浑。经常是,我们耘过的田杂草长得更茂盛。

田还需要耘第二次,叫做耘二道田。之前,稗子混杂在禾苗丛里,一样的绿油油,一样的高低胖瘦,很难区别开来,耘二道田的时候,吸肥能力超强的稗子,个头高出水稻一截,叶片光溜溜无绒毛,一眼就能认出来。耘二道田的时候,我们增加了一个任务,拔稗子。这个任务我们是很乐意接受的。我们把稗子当成坏蛋,一经发现,拔除无疑。

每年暑假,我都要和父母亲一起收割早稻。烈日炎炎,母亲手持镰刀割稻子,头埋进稻丛里,腰弓起,像一尾瘦弱的虾。父亲的左脚踩在打谷机的踏板上,用力踩踏,身子随着踏板的上下运动而晃动着。几公里之外也能听见我们家的打谷机轰响。我在稻田里来来回回跑,把母亲割下来的稻子传递给父亲。父亲从我手里接过稻子,双手捧着在打谷机的滚筒里脱粒,两只眼睛死死盯住稻草,唯恐遗漏一粒稻谷。母亲挥汗如雨,父亲的衣服被汗水湿透了,稻谷有多少,我父母亲的汗水就流了多少。

当年收获的稻谷,我们叫新谷,除了上交公购粮,父亲最多碾一百斤让全家人尝个鲜,其余存储在楼上的仓库里。新米的扑鼻芳香和细腻口感,让我们感觉吃新米的日子是过年。

稻谷变成米,主要是我母亲做的事情。白天推砻谷机砻谷,晚上就着煤油灯用米筛筛米,之后是把稻谷挑到五百米远的庙下水轮机碾米,再后来是村庄里水长爷爷家安装了柴油碾米机,我的母亲才不必再在碾米这件事情上费心劳神。

煮饭多数时候是我祖母做的事情。黎明时分从窗户上透进来的光线,映射在黄白色的苎麻蚊帐上,躺在床上的人能看见蚊帐顶,其实外面还是漆黑一片,离真正的天亮还有一个小时的时间。每天早晨能看见蚊帐顶的时候,就是祖母的起床时刻。祖母摸黑来到厨房,点上煤油灯,抱柴、担水、洗锅、淘米、摘菜……我们起得床来,炊烟袅袅升腾在我家厨房上空,家里家外都是饭菜的芳香。

我是农家子女,读的是农业学校,在乡镇工作十多年后调入县直单位。去年开始,因为工作需要又开始下乡,下乡地点不远的缘故,我选择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

骑着自行车下乡,我经过赣江大桥,经过工业园,需要经过村庄,树林,经过沙滩,堤坝,经过一片茫茫的田地。这茫茫的田地像是一块无垠的幕布,春天给我放映绿色系列电影;夏天给我放映由绿转黄又转白亮再转碧绿的轮回系列电影;秋天,天空是金黄的光线,地面是金黄的稻浪,看向哪里都是看到希望,收割机整整一个月在这里轰响,留下了满地粗壮的稻茬,像是密密麻麻的列兵在站岗放哨。

骑着自行车下乡,我还看到的是,一些田地已经荒芜,许多杂草恬不知耻地站上了曾经的幕布,妄想圆一回电影明星的梦。我不敢妄加揣测这片田地的主人们对它弃之不顾的理由,但是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那就是一粒谷子在他们心里的身价已经一落千丈,也许不如一粒沙。

骑着自行车下乡,每当经过一片荒芜的土地,我都难于心安,仿佛最知心的朋友已经离我远去,仿佛心里最重要的东西已经丢失找不到了。这也让我更珍视一粒饭,划拉它的时候仿佛划拉的是一粒黄金。

网友评论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