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庐陵文化> 庐陵纵览> >正文
晴耕雨读
2018-06-15 10:30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回眸古代庐陵人家理想的生活方式,“晴耕雨读”一直让人心向往之。在农业社会,能耕能读的,正是典型小康书香人家的写照。如果劳碌奔波于谋生,糊口都难,这雨天怕也要穿蓑衣,戴斗笠忙于耕作,哪有心思和时间来读书?若是大富大贵人家,早就脱离了“耕”,这“读”即使有,怕也是失去了纯朴的味道。无论晴雨,对于钟鼓馔玉人家,都没有了动人心弦的诗意。

晴耕雨读,简单。一晴一雨,一耕一读,对应起来便把所有白昼光阴占尽。耕的不是田,是那有热度的时光;读的不是书,是那有声音的时间。晴日耕田,轻装上阵,那蓑那笠那雨披,统统都是多余。一牛一犁一人,一鞭一吆喝,这耕夫的快意便随着这翻起的泥土一同落进了诗行。雨日读书,只要轻轻将门关上,整个宇宙都是你的了,即便是蚊虫也不来打扰。无论坐或躺,手执一卷,旁置一茶或一酒,便足以在雨声中享受悠然神会的上仙滋味。

晴耕雨读,充实。晴有田可耕,汗滴有所成。春播夏长,秋收冬藏,一粒粟成万颗子,每走过的一季,收获都是沉甸甸;雨有书可读,一页一世界。天文地理,乾坤机巧,过眼烟云,经手岁月,皆在微微一笑中翻过。脑中留印记,心里得满足,墨香沁入每一个毛孔,既充且实。晴为阳气聚,雨为晴之余。耕为衣食也为读,读为耕余神为主。最闷的无聊,最苦的闲愁,在耕读之间终究找不到立足之地。

晴耕雨读,从容。天道有常,人法有度,柔顺周流而不勉强。晴日适合耕种,便自然去耕种;雨日适合读书,便自然去读书。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心中悠扬的是羲皇上人的歌声。至于那夜晚,不耕也不读,便是匀着呼吸将那白昼耕读的场景揉入梦境。笔可以为锄,书可以为田,耕为晴日读,读为雨日耕。在万物齐一,等量齐观的老庄之道那儿,没有丝毫的局促和紧张。耕只管耕,不刻意去问收获;读只管读,但观大略,不求甚解。晴耕雨读,犹如徐徐打开的画卷,也似袅袅升腾的茶气,或如缓缓前行的马车,无一不在将人们带回到从前慢的意境。

大道至简,充实为美,从容不迫,这晴耕雨读的韵味如此冲融婉扬,庐陵农业社会天人合一的景致栩栩在眼前。在晴耕中想起雨读时的诗,扬起的打牛鞭瞬间变得仁义温柔;在雨读时想起晴耕时的乐,不由得看看翻书手指上的茧,恍然是书中沧桑凝珠而成,不禁粲然一笑。行文至此,坐在钢筋水泥丛林中的我,油然想起明代思想家陈献章的《咏江门墟》,诗云:“二五八日江门墟,既买锄头又买书。田可耕兮书可读,半为农者半为儒。”诗里生活已不再,内心意气转惆怅!透过雨帘,我放下书本,向着家乡吉安和历史的方向投以深情回望。

责任编辑:刘臣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