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生态文明周刊> >正文
蜀水的砥柱
2018-06-13 10:59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6

抢险现场

7

蜀水市级河长徐明在受灾一线了解灾情。欧阳嵘摄

8

洪水过后的村庄  

□徐明文/图

发源于井冈山的蜀水以其清澈温婉被人们称为江西最美丽的河流。我见证过她春天的烟雨缠绵,夏天的碧波荡漾,秋天的五色倒影,冬天的清明如镜,一切都是那样的美好。

令人始料未及的是,美丽的蜀水也有她桀骜不驯的一面,而且如此突然而迅猛。受台风“艾云尼”影响,蜀水沿线的井冈山、遂川、万安、泰和等地普降特大暴雨,遂川县五斗江点最大降雨高达215毫米。6月8日凌晨,蜀水超警戒水位4.46米。同行的老水利曾志明告诉我,蜀水此次降雨如此集中实属罕见,比有水文纪录以来的最高水位还高出1.62米。蜀水正经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

雨还在下。蜀水沿线的公路多处冲毀,无法正常通行。我们从遂川绕道井冈山下七前往降雨量最集中的五斗江乡,一路有道路塌方,滚石不断。经过两个多小时辗转,来到了五斗江圩镇。乡党委书记康小强两眼湿润地告诉我,幸亏转移及时,否则不堪设想。6日7日下午,乡里原来准备召开村支部书记会。下午两点多,雨势越来越大,乡里当即启动防汛预案,所有干部挨家挨户动员群众转移。

家住三和村的叶诚生夫妇还在屋里收拾东西,转眼间大水就漫上了厅堂,副乡长陈大洋硬是把他们拉了出来,不到三分钟房子就轰然倒塌。

水位在快速上涨,圩镇附近有两位老人和八个小孩被困,乡长王亮带着几名年轻力壮的干部用安全绳作牵引,淌着过肩的水把他们转移出来了。

天黑时分,洪水肆虐,道路农田冲毁,电力通讯中断,蜀水一江两岸昏天黑地,一片狼藉。而此刻,全乡3000多名依山傍水而居的群众已全部转移到了安全地带

这一夜,五斗江乡政府机关集中安置了300多名群众,所有干部职工的房间全部打开,供老人小孩休息。而所有乡村干部都在雨中巡查,彻夜未眠。

蜀水的左江右江在双桥乡汇合,巨大的洪流冲毁了全乡唯一通往山外的百米大桥。我们走小路来到灾情严重的湾洲村,在村口的滩涂地上,与邻村联合投资200多万元建设的光伏发电扶贫项目损毁严重。群众围拢过来,没有流露刚刚经历大灾之后的痛苦,而是向我们诉说乡村干部带领他们一同躲过生死劫难的庆幸。

湾洲村地势低洼,蜀水环村而过。下午乡村干部就上门通知转移,世代依水而居的百姓依然认为洪水不可能涨到家里来。没有灯,一些老年人便早早睡了觉。天黑以后,水势汹猛,通讯和道路已全部中断,湾洲村成了与世隔绝的孤岛。蹲守在村里的第一书记张发苗、村支委委员林钱兵和乡干部曾秋华、陈冬明涉水挨家挨户把四十多户群众叫醒,组织到地势较高的村委会避险。一遍遍搜查,一个个对号,直到把最后一个耳聋的老人背出土坯房。凌晨两点多,村头的湾洲大桥被洪水冲垮,低洼地的土坯房夷为平地。躲过一劫的村民都说,幸亏危难时刻有党派来的干部和我们在一起!

见到万安县高陂镇党委书记赵军华时,她已经两天两夜没合眼。此刻,虽然洪峰已过,上游漂来的树木横在桥洞,江面泄洪缓慢,多座跨河大桥危机四伏,随时有中断交通的危险,她蹲守现场调度。当地的武警、消防官兵和森林救援队正在清理堵塞桥洞的大树,乡村干部挨家挨户分发防疫消杀用品,救灾现场紧张有序。

沔坑村四面环水,是高陂镇受灾最严重的村。突如其来的洪水使浪双洲村小组40多户群众困在家中,消防、武警出动冲锋舟、橡皮艇将村民转移到山边。镇里派出十几名干部,翻山越岭四个多小时,才把几十名群众带出山外,安置在镇里。

而山的另一侧,沔坑村三组的十几户群众则围着我们夸赞他们的好邻居高正海。洪水来袭,是他联合兄弟高正峰、高正兵、邻居王春生用竹排将被困的村民接出来,安置在自己家里免费吃住。这几天,每餐30多个人在家里吃饭,年过八十的老母亲陈桃英忙前忙后,烧水端茶,灾难之中,邻里间的友善写在每个人脸上。

蜀水洪峰到达临近贛江出口的泰和县苏溪、马市镇,这里已是一片泽国。习惯了江边潮涨潮落的百姓怎么也没有想到洪水会来得如此迅猛,3000多名群众被洪水围困在家里的二楼和房顶。危难时刻,全县各级干部紧急动员,公安、消防、武警紧急出动,来自全省各地的蓝天救援队和市内多家社会救援组织快速到位,将群众全部转移到了安全地带。

沿蜀水察看灾情,洪水所到之处,庄稼一扫而光,公路、桥梁、电力、通讯等设施损毁严重。尤其令人震惊的是,蜀水两岸的土坯房,水过即倒,无一幸免。初步统计沿河共倒塌400多间,所幸无一人伤亡。

在遂川县新江乡,我查看了6处房屋倒塌现场。有4栋户主已建新房,倒塌的土坯房之前已是工具房。有2栋土坯房经改造后有人居住,乡村及时进行了人员转移。乡党委书记吴映红告诉我,近几年通过扶贫资金奖补,多数群众已拆除或者闲置土坯房,住进了新建的砖混结构房屋,否则,这次洪灾受损的绝不只是这些。

联想起土坯房改造过程中的种种非议,历经风雨才见真情。正是广大基层干部顶住“拆除记忆”的骂名,以扶贫政策为引导,鼓励群众拆除土坯房,远离危害,才使群众在洪灾中留下了赖以生存的家园,留下了对这片家园的永久记忆。

作为蜀水河长,我见证过蜀水的美丽,再目睹蜀水的灾情,心中难以平静。面对灾难,那些不顾自身安危守护群众安全的乡村干部,那些临危上阵的武警官兵,那些伸出援手的友善乡邻,那些奉献爱心的救援组织,他们是伫立在蜀水的中流砥柱,在浊浪滔天中形成了捍卫生命的坚强力量!

责任编辑:邹洋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