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庐陵文化> 庐陵纵览> >正文
红色圩场
2018-06-08 09:49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井冈山大陇圩场(资料图)  

◆尹小平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后,敌人加紧进攻井冈山,同时加强经济封锁。根据地物资奇缺,物价昂贵,军民生活极度困苦。红军军需补充和群众日常生活,都急需畅通商品流通,创建红色圩场。

1928年5月,宁冈县党组织在茅坪攀龙书院召开了一次代表大会,为了粉碎敌人的封锁,解决军民的日常生活必需品,会议通过了在大陇建立红色圩场的决定。后由县工农兵苏维埃政府指定朱述庵、陈次谋、刘克勋、赵谐克、吴光远五人组成开办大陇圩场筹备委员会,负责圩场的筹建工作。

经过一个多月的筹建,l928年7月15日大陇圩场正式开圩(每逢二、五、八为圩日)。开圩那天,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向圩场,在这川流不息的人流中,有来自宁冈各地的农民、手工业者、红军采买、也有来自永新、遂川、湖南炎陵、茶陵等周围各县的小商小贩。他们有的挑着箩筐,有的背着竹篓,有的提着竹篮,有的挎着布口袋,带着各种各样的土特产来逢圩。那时圩场货物种类繁多,有食用的茶油、菜仔油和工业用的桐油、木材、竹器、中草药等土特产;有猪、牛、羊肉和鸡、鸭、鹅、蛋类以及山区麂子、野牛、野鸡、野兔等山珍;还有外地运进来的布匹、食盐、药材等。为了严防敌人破坏圩场的经商贸易,兼任湘赣边界工农兵苏维埃政府主席袁文才还派出了部分手持步枪、大刀、梭标的红军战士、赤卫队、暴动队员和地方工作干部来维持秩序。整个圩场熙熙攘攘,热热闹闹,问货还价,买卖公平,呈现一派兴隆景象。

大陇红色圩场开办以后,国民党反动派怕极,边界地区反动保安队、靖卫团、挨户团、土豪劣绅和反动资本家勾结在一起,对根据地实行更加严密的封锁并不断进行反动宣传。地方政府和地方武装部队采取走亲访友,上门入户的方式,向商人和群众宣传“保护中小商”做买卖的政策。到根据地做生意,买卖自由,交易公平,不纳捐,不抽税。红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不会损害群众和商人利益,县政府还在红色圩场开设了两家公卖商店,以优惠价格照顾群众。同时,边界政府还利用墨西哥版自制银元在苏区流通,可以买到比一般银元更多的东西,很受群众欢迎。

白区不少商人和群众不顾反动武装的封锁,继续通过各种渠道到根据地来做生意。他们用背篓、箩筐、空心竹做的柴担等工具装着食盐、药品、布匹和日常必需品,利用刮风下雨的恶劣天气和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翻山越岭,冒着生命危险,躲过敌人层层哨卡,到大陇红色圩场来逢圩。有一次,来了一位60多岁炎陵县的老人,用竹杆挑来一担柴火,竹杆内装了七八斤盐,特意卖给茅坪红军医院给伤员用。医院司务长买回去算了一下数,少付了两角钱,他又立即赶回去,补回两角钱给那位卖盐的老人,老人接过十分感激。红军这种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的态度,很快传为佳话。

大陇红色圩场的开设,不仅打破了敌人的经济封锁,让红军度过物质匮乏的难关,而且促进了根据地的工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的发展。

责任编辑:刘臣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