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吉安时政> >正文
三张牌擦亮“红色名片”———井冈山红色培训领跑全国小记
2018-06-06 08:47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周美燕

脚扎绑腿带,腰系“武装带”,身穿红军服,头戴八角帽,高唱革命歌曲,重走红军挑粮小道……在革命圣地井冈山,这样的“红军队伍”随处可见,他们年龄不同、身份不同、职业不同,目的却是同一个:到井冈山接受红色培训。

近年来,井冈山市依托深厚而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不断探索创新红色培训新模式,打造了集培训、参与、体验为一体的红色培训“井冈模式”,开创了干部教育培训、国民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培训的“井冈路径”,井冈山红色培训领跑全国,成为“全国样板”。连续三年,井冈山红色培训班次、人数年均增幅在50%以上,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用好底牌“建”,夯实培训基石

建制度有遵循。建立“1+4+X”管理体制,即建立1家协调机构牵头、4家监管部门参与、X家培训机构互动的红色培训管理机制,采取准入联审,绩效考核等方式实行联合监督管理。建立“1+1+4”制度体系,即编制1个井冈山红色培训发展总体规划,推行1个《井冈山红色培训管理办法》,制定《井冈山红色培训机构准入统一管理实施细则》等4个实施细则,共同强化培训机构、师资人员、培训教材和培训学员管理。

建队伍有活力。建立一支名师队伍,专门从事党史教研。建立一支多元化讲师队伍,对从事红色培训教学活动的教员进行统一认定发证,实行持证上岗。

建课题有特色。精心设计各具特色教学精品,形成主线突出、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动态课程体系。鼓励各培训机构以井冈山精神为主线,开发提升《井冈山精神代代传》等系列课程。鼓励创新舞台情景剧、采茶戏、网络教学等教学形式,把革命旧居旧址转化为教学课堂,把丰富的实物史料转化为生动教材。

用活主牌“红”,提振品牌影响力

八角楼上的如豆灯光、朱德挑粮的扁担、黄洋界威震敌胆的炮火……一个个历史故事成了红色中国的永恒经典。井冈山充分用活这一宝贵的红色资源,让历史走出了教科书。

保护红色遗存。井冈山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科学管理、合理利用”的原则,加强对红色文化遗址遗迹、旧居旧址、历史文献的修复和保护。修缮提升新城红四军红五军会师点、古城会议旧址等遗址遗迹,实现革命传统资源“历史、文化、资政、育人”四大价值。

挖掘红色内涵。实施情景再现工程,让红色文化“活”起来;打造红色文化项目,让红色历史“动”起来;编写系列书籍,让红色研究“兴”起来,让井冈山成为一座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

讲好红色故事。坚持“政府主导、机构参与、市场运作”模式,依托毛秉华工作室、井冈山精神宣讲团、红军报告团等具有传播红色文化精神权威性的组织,通过举办井冈山精神巡展、“弘扬井冈山精神·讲好红色故事”等活动,强化红色培训宣传。

用足辅牌“带”,全域联动促实效

井冈山充分发挥产业带动作用,通过制度引领、要素配套、融合发展,将红色培训与乡村振兴、产业布局、脱贫攻坚有机结合,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升级。

城乡“连起来”。坚持“一对N”和“N对一”结对共建模式。全山200多家红色培训机构与21个乡镇场实现全覆盖结对帮扶,大小红色培训机构都找到了“娘家”,每个乡镇也都找到了“对家”。

全域“活起来”。针对红色资源较为丰富的大井、神山、坝上等村镇,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创新推出“红军的一天”红色培训体验项目,红色培训与脱贫致富有机结合,促使现场教学点全域分布、红色培训全域发展。

三产“动起来”。顺应红色培训产业规模日益壮大,加强产业对接,促进产销互动,通过制作井冈山产业宣传手册,建立红色培训机构采购平台,推进100余家承接培训的宾馆酒店与贫困村开展结对帮扶,在食材、农副产品等方面实行产供销“一条龙”,有效带动了井冈山的旅游礼品、竹木制品等富民产业蓬勃发展。

责任编辑:邹洋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