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水良 文/图
犁头对冬青,
金银十八盎。
谁能找得到,
买尽黄金坑。
这首客家顺口溜在东固畲族乡流传甚广,几乎家喻户晓。这源于南龙村黄金坑十八拱的故事。
南龙村的黄金坑,位于东固东南方,途经东固的敖上和黄沙村。在没合并东固乡时为南龙乡,黄金坑为一个村。在南龙村与丰岭村交界的古拱桥左拐不远,沿着崎岖的山路进入黄金坑。黄金坑村原有30多户人家,2000多亩山林,山高路陡,有油茶、毛竹、杉木、杂木林,100多亩农田,树木郁郁葱葱,纯属天然氧吧。
黄金坑全长有近5公里,最宽处100多米,最窄处只有10多米。一条小溪从大山脚下开始,时而左转,时而右拐,最后流入南龙的大河。
早些年听过这几句顺口溜,真想去黄金坑看看,一探究竟。怀着好奇心,邀了本地人做向导,实地了解这首顺口溜的大概含义。
原来“犁头”是指一块大石头酷似农户犁田用的犁头,“冬青”是一棵冬青树,犁头对着冬青树;金银有十八盎,“盎”为客家话,普通话为“罐”;谁能找得到,可以买尽黄金坑。听起来是一个神话般的故事。
传说还真有这么一个人,整天琢磨这首顺口溜,终于有一天,找到了一盎(罐)金银财宝。他首先想到的是路,村子里的小溪有近20座小木桥,有的通往农户,有的通往山上,更重要的是大多的桥通往圩镇。木桥容易腐烂,也不安全。于是,他用这些钱修建了18座小拱桥,石拱桥成了乡亲们下地、赶集、访友的必经之路,在当地传为佳话。
18座石拱桥,史志没有记载,只成为了几代人的传说。古老的传说,或许隐藏了更多秘密和故事,我们不得而知,但这十八座石拱桥就是存在的事实。
这18座小石拱桥,最长的15米,最短的只有1米多。经过几百年世间兴衰,阅遍天地沧桑,依然保存完好,个别桥修补过。虽然没有赵州桥那样雄伟,卢沟桥那样优美,但是在人们的心中,它就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默默地、无私地为人们提供方便,守护着村庄。
这18座小石拱桥,是一道绚丽的彩虹,矗立在生命横纵交织的坐标点,孕育着生命的因子,和着生命的律动,奏响一曲曲悠扬的生命交响曲。
这18座小石拱桥,不是一座孤立的石拱桥,也不是简单的几块石头拼成的模具,是由生命情怀构筑的,内心流淌着炽热的血液。
它们优雅地伫立于草丛,芳草萋萋,杂花点缀。斑驳的桥身,历史的痕迹。虽然有点寒寂,然而看到石栏经风雨侵蚀后的斑驳、沧桑而又憔悴的面容。虽然依旧安然、淡定地守护着生命的职责;虽然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但仍然让我们感受到它们血液的流淌。它们把自己的青春年华融入这片山和水,聆听百鸟歌唱,共享酸甜苦辣,和这里的生命息息相连,任溪水有缓有急自在穿行。
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但像黄金坑一条小溪有18座石拱桥,一公里就有一座桥,实属罕见。
黄金坑的石拱桥朴素,自然,典雅。它静静地屹立着,任人走,任人踏。它联结着一道道不可跨越的小溪,折射出乡亲们勤劳、朴实、友爱的民风。当外面的游子回到家乡的时候,看到了它,也能想起很多的乡愁,同时也是东固一道独特而靓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