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茶.谷雨诗
人生之初遇茶,恰好在十九岁清明谷雨间。突然置身于几千亩茶园里,被连绵起伏一直铺到天边的“绿”深深震撼。之前对茶的了解,源于父亲。父亲爱吃茶,他说古代茶......

‘南方有嘉木,冬藏春发,几片叶子,五行齐备,纵横阴阳,贯通儒释道,人神鬼皆视为圣物。《茶经》:“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

人生之初遇茶,恰好在十九岁清明谷雨间。突然置身于几千亩茶园里,被连绵起伏一直铺到天边的“绿”深深震撼。之前对茶的了解,源于父亲。父亲爱吃茶,他说古代茶为药用,唐朝后才成为国饮。在一个中医眼里,世上哪样东西不是药?偷喝一口父亲的茶水,苦得咋舌。那么苦,是药就对了。

选择到茶场工作,受到电视画面的影响:妙龄女子,身着罗裙,肩挎竹篓,低眉采茶,扬脸唱歌,这样的美景,心生向往。而欲通过对茶的了解来了解父亲、怀念父亲,则一直隐秘于心。

清明时节,刚刚开园,我们做手工茶,也就是徒手在几百度的铁锅里炒茶叶,立夏后才开始做机制茶,一直做到大暑。天时好的年份,可以做到立秋。处暑后休园,我们转入精制茶车间,对茶叶进行深加工,那时聘请了大茶厂的工程师教我们做精制出口茶。

我初工作,正是茶场最鼎盛的时期。场长姓谭,湖南人,个头和父亲差不多,父亲性格平和,场长却是火爆脾气。听说他上任前的茶园,茶树被砍、稻田无水、生畜失盗,茶场职工和四邻村民之间时有冲突,却总居下风。

一天,有职工又丢了鸭子,谭场长也不调查是哪村人偷的,带了十来个男职工,扛着锄头,到西面最强悍的村子里打了一架。

打赢了?没输。只此一招,就将所有村子降服了。场长称之为“乡下锣鼓乡下打”。

那时听得脸都红了,有工作的人怎么能那么粗鲁?

场长叫我们女孩子为“丫头”,我觉得自尊心受了伤。直到听见他叫自己的宝贝女儿也用这个“贱称”,才顺耳。很多年后有朋友骂我死丫头,我怔怔盯她半天,突然就想哭,因为那个称我为“丫头”的长辈已经走了。

是他,教会我社会人生的第一课:爱茶、敬茶,做人如做茶,要做就做五行具备的好茶。

“前一天是宝,后一天是草”,场长天天把这句话挂在嘴上。茶的时令和时效性非常强,抢占天时,就是抢占好茶。

有一天我们这一班已经连续38小时没停歇。谭场长午夜巡视车间,看到机器不停,工人疲惫不堪,但鲜叶摊满几个车间等待制作,而满山的叶子还在春风中猛长,鲜叶一茬茬、源源不断采摘下来,机器连续作战,人也必须跟着连轴转。

很多年后看林清玄先生“菩提系列”散文,写一个茶农一边炒茶一边吃饭,结果含着一口饭睡着了。估计很多人以为林先生写得太夸张,我则是,备感亲切和心酸。

场长知道我们已经劳累到极点,但也无奈。他没有对我们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口头禅,此时我们不想做人上人,只想睡一会,五分钟也好。

我是车间年龄最小的工人,场长抓起一把鲜叶,大声对我说:丫头,你看哦,鲜叶从茶树上摘下来,有嫩芽有老叶,各自都感觉不错吧?

场长眯着小眼睛说,洪亮的声音和慈爱的笑脸都很具感染力,我也咧嘴笑笑,但一定很难看。

“可它们到了制茶车间,一同经过几百度的高温杀青,再经过揉捻机层层加压、搓揉、捻压,叶子基本定型,成为我们想要的模样,可是有的叶子已不堪重负,破碎了。再排上烘干机,半成品时,不少成了碎渣,已经失去了叫‘茶叶’的资格。再进滚筒提毫提色提香,翻炒几十分钟下来,碎片直接成了茶灰,隐藏的老叶老梗也暴露无遗。能成为“茶叶”的,不过十之七八,而上等茶,不过一二。最后经过沸水冲泡和检验,出得一碗好茶汤,才算功成名就、功德圆满。丫头,每一片茶叶都来之不易哦。”

场长的话,让我瞬间对每一片鲜叶和每一片茶叶都肃然起敬。看着踩在脚下的一地茶灰,没有鄙夷,只有怜惜。当时年轻气盛,不想做茶灰,想做一片“木火土金水”五行齐备的茶叶,而且能出得一碗好茶汤。

如今想来,即使出得一碗好茶汤,还得遇上懂茶人。场长自然是懂的,但没有说出来,大概因为我太年轻。

每年清明冬至给父亲扫墓,其实最想带上两个青花瓷碗,泡上春茶,和父亲慢慢地细细地品茗、闲话。看片片叶儿舒展、还原,仿佛陪父亲游走在春意盎然的茶园;闻袅袅茶香飘溢、回旋,似乎带父亲来到朝气蓬勃的车间;品一口醇香的茶汤,犹如父亲活在春风里,而春天,永远在我心里……二

清明之后是谷雨,春的最后两个节气。清明为节,谷雨为气。古人智慧地用二十四节气展现天地宇宙轮回的全貌,并且对应于人生人情人事,着实令人惊叹。

“谷雨”之名相传来源于仓颉造字。仓颉“观奎星圜曲之式,察鸟兽蹄爪之迹”,创造出了文字,结果“天雨粟,鬼夜哭”,是谓“谷雨”。

我出生在清明谷雨间,知此,常常窃喜。

谷雨谷雨,采茶对雨。民间相信谷雨这天做的茶有清火明目辟邪的特殊功效。那时候我们茶场也特别看中“谷雨”时令。

文人忙于办诗会祭仓颉,茶人忙于做好茶祭茶神,可我的师傅却偏偏迟到,差点误了良辰。

师傅40多岁,丧夫,带着两个孩子过活。那时她正是我现在的年龄,也就现在,我才能够明白一些她当时的心思。她吃浓茶喝烈酒,炒得一手好茶,也炒得一手好菜,有传闻她家里总有男人吃了她的菜就赖着不肯回家的,也不知真假。

茶场太累,工资又少,她总想调走,但一直没成功。于是常常骂人,特别酒后,一口气可骂上一两个小时,骂世道不公,骂儿子不乖,骂领导无义,从上往下一级一级的,一直骂到车间主任。

谷雨那天师傅迟到,我们一班徒弟茫然无措,最爱骂人的师傅反被场长骂得狗血喷头。我以为她一定会将气撒在工作中,不骂上几个小时怎会罢休?

可是,当她站在一排做手工茶的铁锅前、指挥我们开始炒谷雨茶时,却唱起了自编的无名曲:“哎呀呀,瞎眼咯鸡崽天照看,不得人意咯得天意喽———”这悠长缓慢的一拖一唱,似本地“三角班”,又似办丧事时的唱腔,在谷雨申时的手工制茶车间突然响起,竟有说不出的幽远与苍凉,让人猛然想流泪,同时又涌起一股崛地而起的冲劲。

师傅喊:女仔几,伢仔几,加大柴,烧大火,杀青喽———

开火喽———杀青喽———

谷雨茶,开炒喽———

我们附和着师傅喊,年轻力壮,阳气十足的声音在车间回荡,心里涌起阵阵豪情,与仓颉造字时的“惊天地泣鬼神”颇有几分相似!

谷雨,以如此独特的方式呈现,难怪我们面对300多度的高温,十指烧起水泡,依然坚持着炒完一轮又一轮的功夫茶。伤着的手指并没有影响我写字,反而有一种壮士断腕的悲壮,如今想来,十指日日染着茶香,那是多大的福气。

师傅对我们说,心情不好,怎么做得出好茶?那是糟蹋茶叶蕴含一冬的温情。真正爱茶懂茶的人,是能够品出茶与制茶人相濡以沫、天人合一的心意和妙境的。

当初哪里相信这个?但一个几乎没有文化的女人,竟然从制茶中悟到这么深刻的人生哲理,对她刮目相看,也就心情愉悦地跟着她学炒手工茶。

制茶之余,同事们打牌玩乐喝酒吹牛,我独自躲在房间里看书写字,没人知道。文字偶尔在远离茶场的报纸上发表,于是我以为我的世界在远方。

但师傅第一个揭穿了我的秘密。那时候最喜欢也最怕看到的就是邮递员,喜乐忧伤都与他送来的信件有关。薄薄的,多是退稿或编辑的鼓励信,厚鼓鼓的才是发表了文章的样报。

师傅帮我拿了一次信,送到我房间。接过薄薄的信封,我心情随之沮丧。

师傅走到我的书桌前,摘下一个最大的票夹,翻看那沓厚厚的稿纸。

这么多?都是你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她指着一排十来个票夹,有点惊讶。

我羞愧地点点头。是我写的,可没用,都是退稿。

师傅拉着我的手说:你晓得不?你是个有福气的人呢。

有什么福?在这样的地方,非工非农,说是参加工作,却比隔壁种田老表还苦还累。

我的师傅也就是你的师爷哦,他告诉我,吉人一日三善,眼善语善行善,三年天自降福。徒儿啊,你既然喜欢写字,那就要珍惜每一张纸,敬重每一个字。写好文章就是语善,好好说话也是。你知道我何以落得今日心想事不成的下场不?那是我自己造的孽,骂多了人,造下了太重的“口业”,所以一切功劳都归零。

可我写得不好,发表不了。

我不懂你写的字,但我知道你做的茶,人如茶,茶如人。心不敬,炒不出好茶;心不善,品不到好茗。你用做清明谷雨茶的功夫爱字敬字写字,肯定不会差到哪里去,师傅相信你!三

七年后的谷雨,我调离茶场,依靠的正是文字。离开茶园和师傅,貌似成了“文化人”,但境遇并不好。每每遭受打击,就以师傅的无名曲自慰:人欺天不欺,天助自助者;每有得意之事,就以师傅的“茶语”自省:茶品文品皆人品,心存敬畏得谦恭,心怀悲悯得宽容,心地善良得天道。

后来学了《易经》,才明白师傅说的正是“一字一太极”的道理。文字的能量和力量神妙无比,不乱说不乱写,提升品德,减少业力,敬天敬地敬文字,惜纸惜字惜福报。

离开茶园二十多年了,每到清明谷雨时节,无论我生活在离茶园多远的地方,鼻子前总会飘来若有若无的清香,不是百花香,而是熟悉的清茶香。只有置身春天的茶园,心才完全安定下来,我一直认定,每一个茶园里的每一片叶子,都属于我和我的茶同事,而且都应该在我师傅的统领之下!

“谷雨三朝看牡丹”。牡丹称谷雨花,从名字上牡丹与谷雨更亲近,老天安排茶和牡丹共享暮春,一定是有其深刻的道理。早春寒重,仲春花艳,暮春沉静。古人曰:哀而不伤,乐而不荒。美人迟暮,可谓美得清丽内敛,大方大气,得时得体。

清明有茶,教我明理;谷雨如诗,赐我惜福。富贵牡丹人人求,我只傻傻爱清茶。

网友评论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