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吉安时政> >正文
吃上技术饭变身新农民———吉水潘氏兄弟俩的“乡村振兴梦”
2018-05-10 08:42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本报记者谢炳华

近日,福建省三明市一位农场主专程来到吉水县双村镇桐木村委双桥村,与潘湘华和潘罗生兄弟俩签订了一个“大单”:预定10台用于制种的水稻直播点播机。潘氏兄弟是何许人?水稻直播点播机是何物?为何有如此大魅力?带着一系列疑问,记者前往桐木村一探究竟。

梦之起源:村里种粮大户热衷于高效率

采访在潘氏兄弟的“临时车间”内进行。“得抓紧赶工,在约定时间之前交货。”哥哥潘湘华说。潘湘华1976年出生,弟弟潘罗生是80后,当村里其他同龄人纷纷外出务工时,他们却成了“另类”:兄弟俩完成学业后一直在家种地。“外面的世界很美,机会不少,但家里也不差。”兄弟俩的想法出奇地一致。他们一口气承包了100余亩农田,成为村里的种粮大户。

播种、育秧、插秧、除草、收割……虽说“一勤天下无难事”,但面对100多亩农田,兄弟俩感到传统耕作模式效率太低。为减轻劳动强度,他们先后购买了耕田机、收割机、插秧机,从此耕田、收割又快又轻松,但唯独插秧是个例外。潘湘华说:“我们买了2台插秧机,效率有所提高,但插秧机存在体积、体重大,丘陵地带操作不方便、价格高等问题。”

“如何进一步提高效率?”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兄弟俩脑海里。

梦之扬帆:这对农民兄弟鼓捣出高水平

说干就干。兄弟俩除在网上了解有关资料外,还经常在电视上收看相关节目,甚至到浙江、广东、福建等地学习。近几年,他们发现国家提倡水稻直播,但市面上卖直播机的并不多,爱动脑的兄弟俩索性想:何不自己发明一种轻便实用性强的水稻直播点播机?

所谓水稻直播,顾名思义就是省去育秧、移栽等步骤直接将种子播于大田的栽培方式。这种方式具有省工、省力、缩短生育期等优点,但与移栽水稻相比存在不易全苗等缺点。因此,做到扬长避短成为关键。

说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兄弟俩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并运用到实践中。种子里放药水能提高成活率,直播时排干水有利于出苗,在直播机上加一块平泥板让种子充分接地气……每一次脑海里蹦出新想法,他们第一时间记在本子上、画在图纸上,然后请工厂按图做出零部件,最后用买来的小型车床、电焊机在家组装。装好后,立即运到田间开展试验,发现问题及时记录、调整。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他们终于在2012年组装起第一台直播机,并命名为“水稻直播点播机(一代)”,于2015年申请了国家专利。

“有用户反馈机器还是重了点,我们就通过技术改良,从15公斤减到9公斤。”兄弟俩特别注重农民的使用感受,今年他们在一代基础上改良了一个差转器,二代应运而生。改进后的水稻直播点播机可以360度原地旋转,播种量、行距、株距都可以调整,操作起来方便又快捷,一个成年人用水稻直播点播机直播一亩地最多20分钟,甚至有人创造了一天直播28亩的纪录。

日前,兄弟俩按照约定把10台水稻直播点播机顺利地交到了福建省三明市的客户手中。如今,他们的水稻直播点播机越来越受农民欢迎,目前已经卖出100多台。

梦之憧憬: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高质量

凭着一股钻研劲,通过不断创新、改良,潘氏兄弟逐渐吃上了技术饭,慢慢从种粮大户转变成技术型农民。作为吉水县政协委员,潘罗生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微妙变化:从减轻自身劳动力负担到关注更多农民,从关注高效率到更关注高质量。

近几年,县里开两会时,潘罗生的提案都聚焦农业、农村、农民,尤其是农业新型技术的推广。他告诉记者,农民掌握技术才能提高效率,才能提高农业机械化、产业化水平。水稻直播点播机不仅能降低农民生产作业成本,还可以彻底改变以往抛秧时农民随意丢弃育秧盘,导致环境污染的尴尬局面,可谓一举多得。

目前,除了种地,潘氏兄弟把更多精力放在水稻直播点播机的技术研发上。今年底,他们打算搭上“互联网+”的顺风车,在网上开网店销售水稻直播点播机。甚至,还憧憬着更长远的美好景象:农民都用上新技术、新机械,兄弟俩的直播机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产业链,并向无人操作的方向探索、迈进,到时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责任编辑:邹洋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