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本强:从永丰农家院走出的医学大家
无论是穿梭在硝烟弥漫的利比里亚战场,还是沉醉于耶鲁大学图书馆,又或通宵达旦抢救在部队医院临床一线,还是站在人才济济的北大讲堂,他始终没变的是作为医者救......

     

饶本强在利比里亚维和 

 ■吴平德

无论是穿梭在硝烟弥漫的利比里亚战场,还是沉醉于耶鲁大学图书馆,又或通宵达旦抢救在部队医院临床一线,还是站在人才济济的北大讲堂,他始终没变的是作为医者救死扶伤的情怀。从西南山城到东南沿海,从英雄城南昌到首都北京,从给人看头疼脑热的基层医生到维和前线援外医疗的部队军医,从给肿瘤开刀的外科大夫到中西医融会贯通的医学大家,他一生跋涉,十处流浪,经过千锤万凿、烈焰燃烧,终于绽开出格外美丽的“琼花”。

他就是出生于永丰县陶唐乡缠江村一个普通农家的海归博士、著名胃肠外科专家饶本强教授。他从农家小院一路走来,顽强地生根、发芽、成长、绽放,流香溢彩……

初春三月,一场瑞雪祥降北京,将京城妆点得银妆素裹,满眼玉树琼花。笔者有幸走进这位令人敬仰的医学大家,聆听他娓娓道来的人生从医旅程。

攀登医学顶级高峰

2018年春天,49岁的饶本强作为著名的胃肠外科专家被首都医科大学全职聘任为临床教授。早在两年前,他才刚刚被北京航空总医院作为胃肠学科的带头人引进入京,不久又被北京世纪坛医院“抢走”。他和他的团队一次次打破了高难度的胃肠肿瘤手术禁区,开展了独具特色的胃肠外科中西医结合关键理论和技术科研攻关项目,3项成果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在不足两年的时间,他先后受聘担任中国癌症康复会中西医结合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营养部微生态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军肛肠外科专业组副组长等20多项社会职务,同时被聘任为北京大学和首都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

这位在胃肠领域的顶级专家,在27年的从医生涯中,共发表发表科技论文78篇,SCI论文14篇,编写《肿瘤为生态学》《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学》等专业著作8部,省级课题6项,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军队、省级科技进步奖1项、三等奖8项。获联合国和平勋章2枚、联合国维和司令部特别嘉奖1次。先后被评为2005年感动福建十大新闻人物、2015年江西省敬业奉献道德模范,入选2014年江西省“百千万人才”,提前晋级2次,立三等功1次,解放军南京军区嘉奖1次,多次评为单位先进工作者、优秀科技工作者、优秀党员和先进教师。

荣誉属于过去,未来任重道远。饶本强心中有一个更远的目标,他要成为临床诊疗实践的“治癌卫士”。

早在2011年夏天,42岁的饶本强作为中国知名青年科学家代表团25名成员之一,参加了在德国举办的第61届林岛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他和世界各地的青年科学家聆听了全球23位诺奖顶级科学家的精彩发言,与大师们面对面地交流。也就是在这次会上,他找到了自己的科研方向,那就是要研发出一种靶向精准治疗癌症的新药,让它像打靶一样专门攻杀肿瘤,却又不会伤害到正常的细胞。

饶本强介绍说:“我国胃癌发病和死亡例数均占了全球将近一半。尤其在农村地区的恶性肿瘤中,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居第一。按照一年新发胃癌病人40万,因胃癌死亡32万粗略计算,每天有近1100人被确诊胃癌,每5分钟就有3人在胃癌的折磨中丧生。而我们则要用手中的利剑对准人类健康的杀手之一癌症,彻底将‘胃癌大国’的帽子摘掉!”

只要心中有梦,便要进取不止。他以充沛的精力、执着的坚毅投入医学科研中,有一种近乎偏执的疯狂和热爱。在外人看来枯燥无比的符号和公式,在他眼里就像有趣的电视画面一般,吸引他目不转睛、心无旁骛地向医学王国探索下去。实验室是他的最爱。实验一旦开始,他就舍不得停下来,经常晚上通宵做实验、写论文。他的办公室还放着一张折叠床,经常实验做到很晚就在办公室里睡,次日一早又开展查房等临床工作。有一次,80岁的母亲来看他,见到中年的儿子仍每天都独自一人吃睡在实验室,生活非常简单和质朴,心疼地流下了泪水。

经过多年的科学研究,饶本强在胃肠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领域有诸多创新,包括中西医结合肿瘤“三级”诊断、“五位一体”肿瘤中西医结合辨证论治方法、肿瘤中西医结合“五阶梯”模式和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疗效评价体系等,推动了我国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学的发展。谈起他的研究领域,饶本强整个人一下就精神起来了,他滔滔不绝地讲着自己的研究效果,并从他的电脑里调出图片和数据给笔者看,脸上带着一种孩子式的沉迷。

科研上的学术成就,也极大指导促进了医疗临床水平的提升。饶本强参与胃肠肿瘤手术6000余例,胃肠肿瘤化疗5200余例,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他独创的全封闭负压吸引技术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在肠瘘治疗、糖尿病微创手术治疗、胃肠肿瘤个体化治疗、便秘诊治等方面填补了国内外多项空白。他带领科研医疗团队紧跟国际步伐,与世界主流领军科学团队建立了实质性医疗合作关系,把国外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自己的科研成果应用于临床之中。

少年立下鸿鹄之志

从给肿瘤开刀的外科医生成长为中西医融汇贯通的医学大家,那该经历怎样一番千锤百炼和摸爬滚打?

饶本强的家乡盛产石灰石,这里每天有大量的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烈火焚烧后变成生石灰。如果将一块块生石灰投入水里,它在放热过程中瞬间沸腾,并在水面激起一朵朵乳白色的小花,犹如美丽的琼花,洁白如玉,风姿绰约。

童年的他经常在村口的石灰窑旁,痴迷地望着一堆石灰石经过烈焰燃烧后,在投入水池的瞬间绽放成一朵朵美丽的“琼花”。在他内心深处,或许那时就开始钟情于那朵经过千锤万凿、烈火焚烧后在水中绽放开来的石之“琼花”吧!

农家出身的饶本强在六兄妹中排行老三,他告诉笔者:“小时候家里很穷,几兄妹经常赤着双脚去放牛砍柴,能穿上一双鞋子便是一种奢望!”由于从小长在农村,懂得了穷人的疾苦,那个时候,一颗自强自立的种子便在他幼小的心灵里萌发。

在农村,要想走出大山,跳出农门,唯一的途径只有读书。饶本强回想起高中时代的生活时说:“我家里离校很远,只能住在学校。每周回家,都要带些咸菜干去学校吃上一星期,经常吃到最后,咸菜发霉也不舍得倒掉。最难忘记的是到了夏天,学校宿舍里的蚊子和臭虫经常将人叮咬得身上起红色的疙瘩,奇痒难受,整夜无法入睡。”这段记忆在饶本强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记忆。生活的磨炼,不仅没有吓倒饶本强,反而培养了他吃苦耐劳、百折不挠的精神,并激发他树立起奋发向上的人生信念。

时光荏苒,一切尽在预料之中。他22岁离开父母,来到江西医学院学医,毕业时放弃难得的留校机会,毅然回到永丰县人民医院,白天为病人出诊,晚上到永丰卫校讲课。这时候,他每月能够按时领取工资,这让家里的物质生活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是,饶本强对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的工作并不满足,总觉得少了一点什么,于是他萌发了考研的念头。从那时起,他在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开始有意识地在外语上下功夫,积累词汇,猛攻语法,着力提升外语水平,那段时间,他每天深夜都坚持在昏黄灯光下苦读。

考研的两天,天气骤然变冷,空中下起了大雪,不幸的是往返吉安的客车偏偏又停运了。饶本强只好临时扒上一部货车去赶考,他蜷缩在货车的后厢里,用手抓牢货车的拦板,一路寒风呼啸,寒气直往他的身上猛灌。下车不久便发高烧,竟患上重感冒,他凭着顽强的毅力带病参加考试。功夫不负有心人,24岁的他幸运地通过了这场考试,又翻开了人生新的一页。

1993年8月,饶本强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普外科专业录为研究生,师承全国结直肠外科创始人之一张本胜教授,并首次开展“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对大肠癌作用及其机理研究”科研项目,毕业时凭着主编的首部《肿瘤化学治疗敏感性和抗药性》医学专著,推荐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州总医院普外科工作,并成长为普外科的副主任。

放弃绿卡毅然归国

饶本强身上体现出的人格魅力,既有谦谦君子的学者风范,又有精益求精的医者情怀,一如当年那个励志学医的少年,不忘初心,行稳致远,不负韶华。

2003年11月,34岁的饶本强作为从全国部队选拔出来的30名军医之一,代表祖国参加联合国首批利比里亚维和特派团,在战火连天的利比里亚当外科医生,当B超技师,当解除武装行动督查。他担任了DDRR(解除武装)司令部军事观察员,并负责四战区解武和伤兵验伤工作。

利比里亚是非洲西部的一个小国家,由于部落对立,军阀混战,导致国家瘫痪,疟疾横行,民不聊生,25万人丧生。这个国家的民选总统约翰逊·瑟利夫全家被反政府军囚禁在一个荒岛上长达一年,不仅失去人身自由,全家性命也没法得到安全保障。饶本强告诉笔者:“为了将总统全家解救出来,特派团决定采取解救行动,临时组成一支突击分队,由中国、波兰、塞拉利昂等国家的17位军人组成,我国仅挑选了3人参与行动,一位是侦察连长,另一位是手术护士长,而我作为医生参加此次行动。”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这次弹片横飞的生死考验行动中,危险如同人的影子,紧紧地跟在每一位维和军人的身边形影不离。饶本强和战友们冒死从枪林弹雨中将总统全家解救了出来,而他的战友护士长却光荣牺牲了。解救总统成功后,他和战友们受到了联合国维和司令部特别嘉奖,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接见了他们。

为了紧跟国际步伐,2006年2月,饶本强选择到美国留学攻读博士后,在耶鲁大学癌症和分子医学中心甘坐“冷板凳”,每天泡在图书馆、手术室、实验室中。在这个世界闻名的癌症医学实验室里,37岁的饶本强先后和导师Garen和Lihartwell两位教授开展肿瘤个体化治疗研究。这两位导师享誉全球,Garen教授于1987年获诺贝尔提名奖,Lihartwell教授是2001年诺贝尔奖获得者。这期间,饶本强学到了专业英语和国外先进的医疗技术,在国外知名SCI杂志发表了多篇论文。两年后,当他学成回国时,许多人都觉得他“疯了”。饶本强说:“当时导师劝我留下,以他的资历和人脉,完全可以让我留在美国国家实验室,并在短时间内拿到美国绿卡。”

2008年9月,39岁的饶本强又坐在中山大学的教室里,师承全国直肠外科首席科学家汪建平教授,读起全日制博士来。饶本强心怀感恩地说:“我有幸在国内外著名教学医院接受了严格、规范的医学教育和培训,并遇到了一批医德好、在胃肠肛门外科领域有造诣的医学专家,得益于他们的帮助和指导,受良师的感染和影响,让我能够沉心静气,把全部的精力和心思放在医学术业上。”

2012年8月,43岁的饶本强离妻别女,回到故乡江西工作,担任南昌市第一医院胃肠肛门科的科主任,创建了第一个专业化的胃肠病学研究所,获课题经费资助近200万元,并开展多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项目。

2016年5月,他又作为顶级外科专家引进入京。他的执著和勤奋工作,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和群众的敬重,各种成绩和荣誉接踵而至。这让笔者不由而然地想起了明朝名臣于谦《石灰吟》的诗句:“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饶本强身穿白大褂忙碌的身影,犹如历经淬火磨炼后,一朵在水中绽放的石之“琼花”。

网友评论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