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脱贫攻坚> >正文
听,脱贫攻坚的春天故事——来自泰和县脱贫攻坚一线的报道
2018-04-11 10:04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马市镇柳塘村的渔光互补工程

马市镇柳塘村的渔光互补工程

15

贫困户曾庆林的新房

扶贫干部在农户家中走访

扶贫干部在农户家中走访

□黄从周 本报记者刘娇 文/图

4月9日下午,泰和县文广新局副局长彭初根来到马市镇群爱村上塘边组,告诉扶贫对象曾庆林,打工的单位已经联系好了。曾庆林听清楚这个好消息后,高兴得笑个不停。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在该局干部的帮助下,开春以来,有6个贫困户劳力在县内、县外找到了工作岗位。

脱贫攻坚,一个多么庄严的词,那是责任和担当的凝聚;幸福生活都是靠奋斗出来的,在这个欣欣向荣的春天里,在泰和县,一群又一群的扶贫人,不负春光,奋力拼搏,为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夜以继日奔忙着。

觅春:林道修到竹山前

多年来,泰和县水槎乡桥溪村交通设施落后,进山出山的林道断断续续。交通的制约,使竹木的砍伐运输成本很高,资源躺在山上。村民们守着“金山”,却过着苦日子。

去年开始,桥溪村被定为泰和县文广新局的脱贫攻坚联系村。工作队来了,村民的思路也活了。大家觉得:第一个是交通,要搞好。富不富要先修路。没交通,靠人力去搞,就富不起来。帮扶干部们把群众的要求当作自己的工作目标。他们跑部门,搞联络;打报告、争取资金;一户一户上门动员,让群众出资出劳,把林道修好。

2017年12月,上面拨下了资金,但比较紧张。扶贫干部们就精打细算,地质比较好就修成沙石路,几段松动的路段就用水泥。自己能干的事自己干,降低成本。开春,这条通往“五六庵”山坳的、长3公里的林道就修好了。村民付忠湖今年56岁,身体较差;妻子林秀华54岁,患有哮喘病。以前,他家在“五六庵”山坳的30亩竹林全靠肩膀背,一个垅里3公里多路,怎么背出来。现在好了,三轮摩托车可以开到竹山前,山上砍了竹子,顺下山来,装上车就回家了。

在林业部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付忠湖进行了竹林低改,现在长势良好。生笋多了,竹笋大了。2018年,在县乡的关心下,桥溪村已确定将硬化村道7.5公里,新修桥梁、水渠、防洪提等基础设施,新造林500亩,笋竹林开发500亩。

村民们说,路通了,山上的竹木能运出去变成口袋里的钱,大家脱贫致富才有希望。

报春:扶贫车间真扶贫

在泰和县沙村镇天鹅棉纺有限公司“扶贫车间”内,20余名女工正在流水线上忙碌着,眉宇间流露出劳动的喜悦。“像我这个年纪,上有老下有小不说,出去打工也难找到好的工作。”沙村镇坪洲村48岁的贫困户袁润莲说,“有了这个‘扶贫车间’,在家门口就能打工脱贫,一个月收入有2000多元,脱贫有指望,生活也更有盼头了!”

为做好就业精准扶贫,带动贫困户脱贫,今年以来,泰和县输血造血并举,深入开展“扶贫车间下乡+贫困户家门口就业”行动,采取“扶贫车间+帮扶岗位+贫困户”模式,引导制衣、电子、手工艺制作和农产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到乡村改建、新建扶贫车间,帮助贫困户家庭成员中的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半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真正让贫困劳动力实现了脱贫、顾家“两不误”。

该县制定出台一系列就业扶贫政策,对符合标准的就业扶贫车间,每吸纳一名贫困劳动力,每年给予1000元的奖补。同时,县里还推出补贴政策“组合拳”,给予“扶贫车间”贫困员工社保补贴、岗位补贴、培训补贴等。

该县精准施策,积极向贫困劳动力提供“招聘+培训+上岗”三位一体的公共就业服务。该县在25个贫困村设立人社工作站,建立了就业培训需求动态工作台账,对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并有培训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实行免费的订单式培训;加强用工信息对接,开通“泰和微就业”公众号,动态发布“扶贫车间”岗位需求动态,定期组织企业向贫困劳动力开展定向招聘,积极为扶贫对象进行岗位匹配,牵线搭桥。目前,该县已建成就业“扶贫车间”4家,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31人,发放创业扶持担保贷款210万元,实现了“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工作目标。

惜春:一寸春光一寸金

“从今天开始,我们村有了自己的‘发电站’啦!” 4月3日,泰和县上圯乡北坑村装机容量100千瓦的光伏发电站正式发电。这是脱贫攻坚中的又一件喜事:这座光伏发电站,平均每天能发电700千瓦,每月可发电1万度,每年可为村级集体经济带来6至8万元收入。

北坑村地处老营盘水库尾,山水阻隔,受地理位置偏僻、离交通干道较远、劳动力以进城打工为主等原因限制,多年来集体经济薄弱,产业发展缓慢,集体经济亟待破壳。

2015年被确定为贫困村以后,北坑村通过精准识别,确认全村共有贫困家庭19户和贫困人口51人。如何让该部分人群尽快脱贫致富,北坑村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引进竹木、油茶种植项目;借力蜜蜂、山羊养殖村级合作社,发展特色养殖等。如何立足生态发展、长效保障贫困户脱贫不返贫,又成为北坑村着力解决的头等大事。2016年“光伏扶贫”作为国家、省、市、区各级政府确定实施的精准扶贫工程之一,让北坑村“两委”眼前一亮、心动不已。

“光伏发电”项目是通过开发太阳能资源,实现扶贫开发和新能源利用、节能减排相结合。北坑村结合本村光照资源充足的区位优势、村内闲置山坡地的生态优势以及村内邻近老营盘供电所的交通优势,选择零星的山坡地建设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项目,不仅符合国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和“清洁低碳能源发展”战略,而且有利于扩大光伏发电市场和促进贫困人口增收。

争春:第一书记第一忙

在泰和县南溪乡南源村第一书记黄丹的带动下,该村大力发展产业,加大保障力度,及时解决贫困户实际困难,帮助贫困户真脱贫,脱真贫。

76岁的周佐笛和周正姬夫妻是村里的贫困户,家里没有什么收入。去年9月份,孙女周婷考上大学,南源村第一书记黄丹发动多方力量为他家里送温暖,帮他孙女完成大学梦。周正姬心存感激。她说:“黄书记关心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吃饱穿暖,送米送油送被子。真是个好干部。”

南源村村民周佐海术后癫痫,5年来,因为吃药治疗,他家开始贫穷。第一书记黄丹为他家申请到了公益岗位,周佐海的爱人陈燕飞当了村里的保洁员,每个月有了固定收入,他家生活也越来越好了。陈燕飞说:“黄书记解决了我好多困难,我现在就当了保洁员,一年有五千块的收入。”

南源村以贫困户的所需所想作为工作第一要务,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当中的问题。同时,南源村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重点工作,目前养殖肉牛的贫困户有4户,光伏发电扶贫的有24户,申请危房改造的有12户。2017年,全村脱贫17户58人。黄丹说:“作为第一书记,在精准扶贫上,我打算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已脱贫的对象,从输血转换为造血,大力扶持产业扶贫,增加经济收入,达到稳定脱贫。第二步是未脱贫的对象,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基础上,进行产业扶贫,增加收入,达到2020年全面脱贫。”

责任编辑:邹洋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