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吉安社会> >正文
近期有人冒充公检法行骗 民警教你“五不一打”筑牢防骗城墙
2018-04-10 14:35 来源: 中国吉安网—庐陵新刊

近日,记者从从吉安市反新型诈骗中心了解到,近期我市发生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冒充公检法机关的诈骗方式占了绝大部分,对社会稳定及政府机关形象影响极大,此类诈骗定位准确,往往使得受害人损失较大。

今年1月19日,吉州区张女士就接到了自称是“江西省通讯管理局”的电话,告知她在成都办理的电信电话卡发送了1万多条垃圾短信,需要她去成都处理,并提供了成都市青羊区公安局的电话,而所谓的“青羊区公安局工作人员”告诉她,她是贪污涉案嫌疑人,需要将所有的钱统一转入一张银行卡里并告诉密码待查,之后,骗子转走了这张卡里的50多万元。

在时隔3天之后的1月22日,青原区王女士在国外接到自称是北京市朝阳区公安分局的电话,称她涉嫌金额巨大的金融诈骗案,要逮捕她,并让其联系一位张姓检察官。张检察官以清查王女士名下资产为由,发送了一个钓鱼网站,让王女士在上面绑定了一张银行卡,并多次以清查账户为由索取了动态密码,实则是通过手机银行转走了王女士卡上的150多万元的存款。

就在同一天,吉水县杨女士也接到了自称公安人员的电话,称其涉嫌一起诈骗,杨女士信以为真,听从对方要求办理了网上银行,并陆续向对方转账200多万元。

3月22日,吉州区易女士接到了一个自称是检察院的电话,并以她的银行卡涉嫌洗钱为由,让易女士提供了自己的个人信息及银行卡信息,甚至连动态密码易女士也没有怀疑地告诉了对方,被转走账上50多万元。

市反新型诈骗中心李姓民警告诉记者,犯罪分子都是利用了群众对公检法机关的信任实施诈骗。市公安局提醒大家,公检法机关不会电话查案,没有安全账户,清查账户更不会需要您的密码等隐私信息。

据该民警介绍,冒充公检法机关实施诈骗只是层出不穷的诈骗手段中的一种,在我市近期发生的诈骗案件里,电商平台刷单诈骗、贷款诈骗以及购物退款诈骗都占有很大比重,所以,大家在涉及到需要银行卡密码,动态验证码或者汇款等行为,请提起防范之心,牢记“五不一打”:

1.“不给”———银行卡密码、动态验证码坚决不能给;

2.“不信”———高薪日结、高额回报、非正规低息贷款是骗局,不轻信;

3.“不点”———来历不明的网络链接不点;

4.“不扫”———不是正规网站的二维码不扫;

5.“不转账”———不核实身份不转账;

6.“一打”———被骗后,应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

■记者郭曼侬

责任编辑:龙翔明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