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与米友仁
提起米芾,大家可能对他在书法上的影响与地位比较熟悉,知道他是著名的“宋四家”之一。

米氏云山:米芾与米友仁

     

《潇湘奇观图》局部米友仁

     

《云山墨戏图》局部米友仁

     

《潇湘白云图》明董其昌

     

《仿古山水册十二开》明蓝瑛  

◆曾孜荣

提起米芾,大家可能对他在书法上的影响与地位比较熟悉,知道他是著名的“宋四家”之一。其实,米芾在绘画上也有很高的成就,给后世留下了“米氏云山”的经典样式,还有“米芾拜石”、“米家书画船”等故事与美谈。

米芾属于少年英才。六岁时每天读律诗百首,过目成诵。七岁开始学习书法。母亲阎氏,是宋英宗皇后高氏的乳母,米芾十七岁这一年,英宗皇帝驾崩,皇后高氏请米芾的母亲阎氏进宫与自己同住,米芾就这样随母亲来到了汴京。

到宋神宗时,高氏已成为宣仁皇太后,她念及乳母的恩情,就让米芾“荫补”了官职,米芾二十一岁开始了他的宦海生涯。

不过呢,米芾一生为官,并无政绩可言,他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书画爱好上。而且米芾性格放任、言行怪诞,这种表现自然也和“做官”格格不入,所以当时人们给他起了个绰号,叫做“米癫”,也有叫“米痴”的。记录米芾性格怪癖的故事有许多。

米芾非常喜爱石头,有一个拜石的故事。他在安徽无为做官时,听说当地河边有一块怪石,不知是从哪里来的,当地百姓敬若神灵,而不敢动它。米芾呢,不惜代价派人把它搬到了自己的住处,还摆好供桌,向石头下拜说:“我想见石头大哥,已经二十年了。”

因为这件古怪的行为,他被人弹劾丢了官。但他并不觉得难过,还画了一幅“拜石图”当作得意之事呢!后来不少画家也画过“米癫拜石图”,成了一个著名的绘画题材。

说他癫,说他痴,是因为外人无法理解他的特立独行,无法理解他对待自己所爱的那种专一,完全投入。

米芾能写、会画,也富于收藏。据他自己说,所收古帖、古画极多,晋唐贴本就有一千件左右。

米芾将他所藏的书画,挂在墙上,可以日夜欣赏,每次出行乘船或夏季避暑于船中,也要在船舱里张挂书画,再插一面旗帜,上面书有“米家书画船”几个大字,陶醉其中。“米家书画船”于是也成了美术史上的佳话。

因为有大量的书画名作过手、过眼,米芾逐渐锻炼出了极高的鉴定、鉴赏功力,成为有名的鉴藏家。他对历代名家,都有与众不同的点评。

米芾自己的绘画题材,据说十分广泛,人物、山水、松石、梅兰竹菊无所不画;尤其是山水画的成就最大。但他不喜欢画高耸重叠的北方山水,更欣赏的是江南水乡瞬息万变而又平平淡淡、从从容容的风貌。所以米芾在艺术风格里的核心追求,就是自然而然。

对于自己的画,米芾十分自信,“余乃取顾高古,不使一笔入吴生……无一笔李成、关仝俗气。”意思是,他自认为画人物强过吴道子,画山水则比李成、关仝还更不俗。

可惜今天米芾的绘画己无可靠的真迹传世了,但好在,还有他的儿子———米友仁的作品流传,我们可以从中看到“米氏云山”的面貌。

米友仁是米芾的长子,小名叫虎儿,黄庭坚曾经赠送给他一方刻有“元晖”两字的古印章,并赠诗一首:“虎儿笔力能扛鼎,教字元晖继阿章。”米友仁于是就以元晖为字。后人又称米友仁为小米。小米继承了他父亲的艺术,擅长书画,将“米氏云山”的风格确立并发扬光大。他也精于鉴定,南宋宋高宗赵构所收藏的书画大都经过他的鉴定。

想了解“米氏云山”,我们可以先看看米友仁的代表作《潇湘奇观图》,画烟云变化中的山峦景观。

传统的一套勾皴擦染的方法,完全被米友仁破除了。他画山,先用清水润泽出山形的轮廓,再以淡墨渲染,后以稍微浓一点的墨破之……米家父子作画不用绢而用纸,而且是没有用胶矾水加工过的生宣,因为生宣吸水性和沁水性很强,一笔下去,墨和水交融,自然晕散开来,就有了烟雾迷蒙的效果。

米家父子还喜欢用一种“落茄点”,将毛笔侧倒,一笔一笔横点过来,墨落在纸上,形成像茄子形状的小点。在近景点,远景则不点;或者低凹的地方点,高凸的地方不点,这就形成了远近凹凸的视觉效果,也产生了画面的空间感。仅用墨的浓淡和点的大小就能控制表现每一座山的形状、走向、阴面、阳面。“落茄点”于是成为了“米氏云山”最有代表性的笔墨特征。

米家父子用圆润凝重的横点错落布局,连点成线,以点代皴,积点成片……这样的画法,近看细节,是抽象模糊的一片;但远看整体效果,不正是雨后烟云朦胧的山水景象吗?山川隐藏在云雾之中,若隐若现。似乎还能感觉到湿润的云气从指缝中流过。

米芾提到自己所画山水时说:“因信笔作之,多烟云掩映,树石不取细,意似便已。”他不再一笔一画地画山、画树,而是晕染画出江南烟雨湿润、朦胧、变幻的印象与感觉。

和米芾的“信笔作之”观念一致,米友仁喜欢在画上题写两个字———“墨戏”。作品在他们眼里,都是好玩的笔墨游戏。

米芾、米友仁作画,完全是愉悦自己的,这种思想观念一出,大大助长了水墨“文人画”的发展,绘画正式成为文人士大夫“寄兴游心”的抒发个人情感的文艺载体。

“米氏云山”成了中国绘画艺术上一种特定的语言符号。在宋朝当时虽然从者寥寥,不过从元代开始,影响越来越大。元初的高克恭,称得上是学米家云山的佼佼者。明代文微明、唐伯虎、董其昌、蓝瑛等都有模仿米氏的作品。清朝的“四王”、恽寿平也沾染过“米氏云山”。

烟云满纸、雾气淋漓的“米氏云山”,成为了表现江南风景的最佳写照。

网友评论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