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吉安社会> >正文
68年的“戏台子” ——走近活跃在基层的大汾农民剧团
2018-02-26 09:56 来源: 吉安新闻网—吉安晚报

基层的文化活动,是丰富群众的“精神”食粮。在遂川县大汾镇,有一支深受群众喜欢的农民剧团。春节之前,演员们早早就操练起来,老团长李在成和几个骨干演员古志雄、巫治礼、巫治机几乎每天都排练几小时,准备在春节好好地为父老乡亲亮一手。春节前夕,大汾镇农民剧团在当地文化广场为群众带来了不少欢声笑语。

别小看这些扛起锄头下地的农民兄弟,洗了两脚泥,个个能在台上闪转腾挪。2005年12月,该剧团被中宣部、文化部授予“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先进文化集体”称号;2006年8月,又被中国演出家协会授予“第四届中国十大演出盛世最佳基层演出单位”。

这是一支怎样的农民剧团?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春节期间,记者走近这支活跃在当地基层的农民剧团,了解其幕后故事。

68年岁月

走村串户送来欢笑

创办于1950年5月的大汾农民剧团,迄今有68年的历史。只比71岁的李在成小了3岁。当地他这个年纪的人,大多还存有剧团的美好记忆。老团长李在成回忆,身为山东人的母亲年轻时就参加剧团唱京剧,是附近数个乡镇闻名的“名角”,他从小就被妈妈背在背上辗转演戏,是最忠实的观众,和剧团有着不同寻常的特殊情感。

成立之初,剧团由20人组成,要么来自农村,要么在圩镇经商,没有工资报酬,也无其他保障,全凭对戏曲的痴迷和无私奉献。在出门全靠两条腿的年代,剧团人员全靠一双脚板和一副铁肩。年轻人挑重的生活用具,年纪大的或女演员则背道具,走村串户,把欢声笑语送到田间地头,被戏迷亲切唤着“扁担剧团”。

李在成还记得,1984年,有一次剧团来到该镇和坪畲族村演出。舞台用村小课桌临时拼成,由于搭得并不算牢固,加上表演太投入,动作幅度较大,有位演员还摔到台下,其仍咬牙坚持,结束后才发现脚已经肿起来了,观众赶紧送上红花油等药品。

52岁的巫治机是团里的骨干,早在1985年就加入了,作词作曲和演奏笛子、二胡等乐器是他的绝活。他说,自己爱上这行完全受父亲熏陶。在部队当兵时,父亲就是文艺骨干,退伍后回乡成了民间艺人,常参与乡间红白喜事的演奏。年幼的巫治机耳濡目染,也深深“迷”上了演艺并一直坚守到现在。

据不完全统计,68年来,剧团送戏下乡3900多场,平均每年60多场,观众达239.58万人,足迹遍布遂川和附近的湖南桂东、炎陵、茶陵,观众对《新媳妇上门》《竹马舞》等新老节目耳熟能详,但凡婚庆乔迁、开张庆典等喜庆日子,都以请到剧团唱戏为荣。

初心不改

感人故事数不胜数

在市场多元化传播媒介冲击下,农民剧团举步维艰,1992年最困难的时候,演员伙食费每天只有1元。为支付饭钱和差旅费,甚至将电子琴、架子鼓等乐器贱卖;还曾以演员个人名义贷款2000多元,最后是巫治机、巫治礼外出打工还上的。

剧团屹立68年不倒,靠的是代代“演员”热爱、服务桑梓的初心,在坚守的道路上忍辱负重,不断演绎、流传艰辛坎坷的感人故事。

在李在成人生多次重要节点,都因为剧团演出,而不能第一时间在场。1983年9月,妻子临盆,又恰逢有演出,只能反复叮嘱家人和接生婆。可能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演出完成到家后次子李钦能顺利降生。2017年5月,剧团接到“中国十大美丽梯田之乡”评选结果发布会演出任务,孙子李学广因良性肿瘤切除,一家之主的他说服家人,硬是将手术时间推迟了一天……

住在一墙之隔的巫治礼,故事也不少。妻子对巫治礼的演艺一万个不支持,闹出了美丽“误会”。有一次,剧团在圩镇演出采茶戏《客家小调·十劝哥十劝妹》,巫治礼在台上演,妻子在台下看。其中有句台词“今生今世只爱你”,要求男女演员要深情对视,巫治礼表演很到位,赢得了一片掌声,却无意“踢”翻了妻子的“醋坛子”。

巫治礼还未进家门,就见门前的泥地散落着他的换洗衣服,妻子说:“既然你今生今世只爱她,那跟她过,衣服也让她洗。”最后,还是时任团长徐广晟调解几次,夫妻才和睦如初,但也约法三章,要去演戏可以,但不可以演夫妻。

近几年,耳濡目染下,儿子巫伟鹏也经常和父亲同台演出。他开导母亲,入戏是演员的起码要求,要尊重父亲对演艺的热爱。

贴近生活

创新传承永不止步

大汾镇文化底蕴厚重,风情浓郁,成长并扎根于当地的剧团,演出也多以农民喜闻乐见的传统、现代小戏为主,贴近实际,贴近客家人生活,完全用客家话演绎的《看屋》《新媳妇上门》《钱嫂算账》《睄妹子》等赣南采茶小戏曲,是观众的最爱。

每次编戏,大伙都聚在一起商量,力求紧扣时事,尊重现实情况,反映老百姓关心的热点,台词一定是客家话,易记住、流传久。

2001年1月,剧团排演的小戏剧《新媳妇上门》在省电视台播出后反响强烈,之后还在央视6套播出。此“炮”打响,极大提振了剧团全体人员的信心,佳作连连。有宣传扶贫政策、引导农民发家致富的小戏剧《桃花迎春》;有反腐倡廉的《花姑过关》《红包》;有歌颂新人新事的《巧劝夫》《阿黑戒赌》……采茶戏、歌舞、快板、民间吹打乐样样都有,叫好又叫座。

如今,在多元化传播媒介的冲击下,有一定经费和社会保障的专业团队都“日子不好过”,农民剧团完全靠自我维系,难度非常人能想象。为了留住人才,让传统艺术得以传承,当地党委、政府和剧团演员们努力找出路:安排在敬老院等地方上班,尽管薪水不多,但起码有稳定收入;出面举办农民剧团培训班,召集戏曲爱好者共谋对策;承接婚庆礼仪等演出,努力让这个农民剧团“活”下去,“活”得更好。

在老团员的引领下,相继有年轻人参与,并成长为骨干。现在剧团每次表演,尽可能老中青搭配,把更多戏份给年轻人,希望在潜移默化中更替、传承。前路虽坚,大汾农民剧团正用努力迎来她的第70年,第80年……

刘祖刚、刘晟、记者任洪广/文

责任编辑:龙翔明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