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吉安社会> >正文
安福茶灯戏:在新年里绽放的非遗
2018-02-24 08:56 来源: 中国江西网

当一年中最重要且美好的节日,与异彩纷呈的非遗文化美丽邂逅,会是一个怎样的妙曼场景?

春节,无论在城市繁华街头,还是乡村田间地头,一场场热闹非凡的年俗活动,一道道意蕴深厚的文化大餐,让赣鄱大地的城乡之间洋溢在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中。安福茶灯戏、瑞昌剪纸、万载傩舞、永修丫丫戏等一大批与春节喜庆氛围高度契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更是让百姓增长了见识,过足了眼瘾。

逛庙会,观灯会,听大戏,看非遗……人们在品味经典民俗、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之中,收获着这个新春不一样的惊喜和快乐。

——编者

茶灯戏《花鼓婆》

安福

畲家茶灯闹新春

刘丽强文/图

“茶灯来了,茶灯来了,快接福!”话音未落,一串热烈的爆竹声响起。2月16日(大年初一)晚上7点左右,茶灯表演队伍开进兰海照家,安福县洲湖镇北山畲族村茶灯闹新春由此拉开了序幕。

茶灯队一进兰海照家的院子,走在前面的灯笼便分列两边,铿锵的锣鼓声节奏加快,长长的草龙舞起来了,插在龙身上的香火在夜色中划出一道道闪耀飞旋的弧线。一阵狂舞过后,草龙收起,靠墙摆放,尔后人员依次进屋,分桌坐下,开始了茶灯曲艺部分的表演。

“一品油竹半路来,来到你家要门开。打开门来接花鼓,先发人了后发财。”首先上演的是剧目《花鼓婆》,饰演花鼓公的张炎才一开腔就引来一阵叫好声。当晚,参与表演的有村民张炎才、谢贵华、谢海华,他们先后表演了《花鼓婆》《卖花线》《采茶歌》《补瓷缸》等10个剧目。精彩的表演吸引了众多邻里乡亲前来观看,表演直到午夜时分才结束。

“北山村的茶灯家家户户轮着来,每晚闹一家,一直要演到正月十五。”张炎才说:“茶灯戏深受畲家人的喜爱,到哪家演出都是挤满了观看的人群,今年在外务工的村民都回家过年了,所以特别热闹。”

北山地处大山深处,是安福县唯一的少数民族村,全村现有801人。从明朝开始,北山村寨就兴起了茶灯戏,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度中断。近年来,当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帮助北山村发展经济的同时,大力抢救性挖掘、保护当地文化遗产,从资金、人才、场地等方面扶持茶灯戏的复演,于是,村民们又开始排演茶灯戏。

据了解,北山畲族茶灯戏有别于湘西凤凰、浙江衢州等地的茶灯戏。北山茶灯戏每出剧目人物少,布景、道具简单,且没有艳丽的服饰,人物大多着朴素的戏装,与其他戏曲程式相比,更具生命力,尤其便于山区流行。

北山茶灯唱词也通俗简洁,幽默风趣,韵律感强,曲调优美动听,又富有乡土气息。比如,《花鼓婆》全剧只有花鼓公、花鼓婆两个角色,花鼓公拿折扇,穿长衫,戴礼帽;花鼓婆也只戴头巾,穿偏衣(纽扣不在中间的两色合成之衣)。其间只有花鼓公一人唱,花鼓婆只用肢体语言应和。唱词每段四句,每句七八个字。表演中,每唱四句,鼓乐响一次。“以前的唱词中夹杂客家方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唱词中的客家方言越来越少了。”张炎才介绍。

北山畲族茶灯戏都是喜庆的题材,它集灯、歌、舞、戏于一体,后来又加入了民间小调,其内容丰富,有恭贺新春的,有表扬新风良俗的,也有反映喜庆丰收的欢乐,有表现劳动生活的愉快,还有歌颂纯真爱情的幸福,皆具有风趣而简练的故事情节。如《采茶歌》《摘花歌》《十二月绣花》等剧目,都反映了畲家人愉快劳作和甜蜜爱情,所以深受北山群众喜爱,特别是大年初一至元宵节,常形成“茶灯闹春”的盛景。

据张炎才介绍,北山畲家茶灯传下来的有50多个剧目,全部演下来,要演5个多小时,由于剧目长,难排演,现在北山村演出的保留剧目只有20余个。据安福县民族宗教局局长彭育红介绍,县有关部门已经在北山村建设了一座畲族民俗博物馆和一座戏台,将在博物馆陈列展示北山的茶灯文化,并将选择精品茶灯剧目常年在戏台表演,吸引游客前去观赏。同时,创作一批具有新时代气息、反映北山新风貌的茶灯剧目让村民排演,以丰富北山茶灯的内涵,让这颗民间文化瑰宝更加璀璨夺目。

责任编辑:王志峰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