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脱贫攻坚> >正文
小小屋场会 架起连心桥
2018-01-17 10:09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刘祖刚、范新华、金萍萍

冬日的夜总是来得那么早。1月3日晚上6点,在遂川县汤湖镇平溪村部内,灯火通明,村干部们和县农业局派驻的“第一书记”叶桥平围坐一起商量脱贫良策……

这样的场景,时常出现在遂川县的阡陌乡村,沃野垄上。一块坪场,几条板凳,没有主席台,不用音箱话筒,无需讲话稿,聊的是民风家事,谈的是大事小情……在遂川县创新群众工作方法的“百花园”里,碧洲镇的“屋场会”,黄坑乡的“干部夜访”,西溪乡的“板凳家访”,各有特色,正努力成为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的新载体。

  从会场到屋场,彼此心更贴心

“黄书记这样说,我就明白了,一定好好配合,让学校能够早日建成。”张祖海是碧洲镇中心小学扩园建设的征地户,一开始,他也不同意征地,认为补偿价格低了。

镇党委书记黄汉华知情后,先后几次来到村里开“屋场会”,解释政策、了解诉求,还现场协助个别群众协调宅基地,不到一星期,征地全面完成。

从传统的办公室会议“跳”出来,会场搬到农家晒场、祠堂屋场,干群坐同一条凳,同喝一壶茶,拉家常,听诉求。“以前,干部念文件,群众不参与,该干嘛还是干嘛,现在好了,屋场会开到了家门口,上面有什么惠民政策,干部会来讲解,我们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及时反映。”每次开“屋场会”,碧洲镇栗头村康孙河从不缺席。

屋场会,是一种群众工作方法,更是一份情怀。干部群众不存在身份隔阂,没有刻意疏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往往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带着手电夜访,带着真心为民

“白天,干部下乡群众外出,晚上,群众回家干部回乡。”以前,因为时间的错位,群众想什么,干部不知道,干部做什么,群众不了解。遂川县屋场会继承了井冈山精神,重拾苏区干部好作风,手电、迷彩服、解放鞋俨然成了党员干部“三件套”。

年初,左安镇桃源村开了一场屋场会,村民向“第一书记”张青敏反映,希望建一条通组旅游公路,解决出行难问题。会后,张青敏配合镇村干部积极争取。如今,隆隆的机器声已在大山轰鸣。

群众需要什么就干什么,群众有什么困难就解决什么问题。西溪乡西溪村竹山组贫困户王中全已70多岁了,其子王炎生常年在外务工。随着集中移民搬迁,王中全只身一人住荒僻的深山中,生活十分困难。村支书廖书生通过“屋场会”了解情况后,动员王中全移民搬迁,从找地、动土、砌墙、装修、水电安装直至入住,他把王中全建房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办,忙前忙后。去年11月18日,王中全喜迁新居,他老泪纵横,激动地说:“多亏了廖书记大力帮忙,让我在有生之年还能住进新房,感谢党!”

责任编辑:邹洋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