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织锦
冬天的早晨,窗外的雨声滴答着,我在滴答的时光中,敲击着滴答作响的键盘。

冬天的早晨,窗外的雨声滴答着,我在滴答的时光中,敲击着滴答作响的键盘。

这个冬天,最适宜的是围炉取暖。

在我居住的小城,一群执着于文字的编辑、作者和读者,也在用一张报纸取暖,那就是《井冈山报》副刊《庐陵悦读》。

在林林总总的纸媒和越来越轻松的自媒体时代,总有那么一张报纸,永远是心底的暖,如一抹阳光,在心灵栖息的地方,站立成独一无二的风景,等着有心人的静静翻阅。用手展开这张报纸,那种一期一会的美妙,似乎有一种声音在说:嗨,刚好你也在这里。

我想说说一个小故事。

那一日,不记得是隆冬还是初春,反正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井冈山报》发动报社的记者编辑,到吉安大大小小的街巷搞报纸义卖,准备把义卖款项,买学习文具捐给山区的孩子。在微信朋友圈,看到《庐陵悦读》的四个编辑在庐陵文化生态园古街义卖报纸,我立马驱车前往,也去感受一番“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美妙。

我们站立在古街,拿着新出炉的《井冈山报》,用一颗爱心去碰撞另一颗爱心。

一对穿着干净、笑容干净的夫妇,带着牙牙学语的孩子,他们看着几位不像卖报人的卖报人,知道我们此次的善举之后,马上掏出十元钱,交到孩子手中,让孩子完成了这个爱心举动;一群井冈山大学的学生路过此地,一听说义卖报纸为山区孩子捐学习文具,他们推选出临时“队长”,也买了几份报纸。此刻,报纸带着暖暖的墨香,在庐陵文化生态园的古街流淌着。

我们一边数着手中渐渐减少的报纸,一边数着旁边渐渐增多的零钱,为了吸引来来往往游人的目光,美女编辑们手拿报纸,兴高采烈地跳起舞蹈来,十份、五份、三份、两份、一份,预计着不出半个小时,可能就会售完报纸。

平日里这些斯文娴淑的编辑,想不到卖起报纸来,也是有另类的绝活。

这时,一个文质彬彬的男子出现了,他看起来是一位资深“文青”。他看了看报纸,一看到有他喜欢的《庐陵悦读》版面,立马拿起报纸,开心地说,他的同事和朋友,最喜欢看的就是《庐陵悦读》,他的一位老上司,在省城当大领导,和他提起这个版面,竖起了大拇指。他说一直想见见编辑老师,当得知这个版面的四位编辑老师都在这里时,他反而十二分地不好意思了。一个劲地说:不会吧,不会吧,这么一张好看的报纸,就是你们编辑的吗?其实,他的目光里,是肯定、是喜悦、是满足、是赞许。只是,可能他感觉有点像“幸福来得太突然”,不敢相信,想见的编辑就在自己眼前。

他罗列了自己喜欢的版面:关注、白鹭洲、榕树下、庐陵风。他说出了每个编辑的名字,就是一直对不上号。他说,一周就等着手拿报纸那一刻。这一次,报纸在,编辑在,真好。他从口袋里掏出五十元钱,拿了一张报纸,我们要找他零钱时,他推辞说,给山区孩子献爱心,也要有我一份心意嘛!

一份有温度的报纸,陪伴着一座温暖的城市,从第一期,到第两百期。每一个句子,每一篇文章,每一次用心排版,都是在寻找知音,那琴弦上流畅的音符,遇到一个个真心喜欢的人,是文字的福气。

在我们的邀请下,他坐下来,一起烤着木炭火,此时此刻,时光好像开出了朵朵小花,我能感受到他的喜悦,一位深爱《庐陵悦读》读者的喜爱,作为这张报纸的读者和作者,我心中隐隐的自豪感,瞬间弥漫全身。

趟过时光的河流,漫过季节的额头,一晃,《庐陵悦读》已经两百期了,从中,我们读过的文字,都沉淀着时间的芳香,展开报纸的一刹那,就如在心里展开了一块织锦,斑斓多彩。

织锦又称“西兰卡普”,传说,西兰是一个美丽的姑娘,卡普是她编织的花布。《庐陵悦读》就是读者心中的“卡普”,它背后的“西兰”,一直都在孜孜不倦地忙碌着。

一份报纸的“慢时光”,对抗着这个世界的“快节奏”。新年新气象,愿这块美丽的织锦,愈发美丽。

网友评论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