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吉安民生> >正文
峡江水利枢纽正式运行 南昌防洪标准提至200年一遇
2017-12-25 09:09 来源: 中国江西网

文/图 熊军 全媒体记者 石鹏

中国江西网讯 江南人依水而居,富足的赣江水养育了一个个富足的江南城。其中有座城市叫峡江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两核两控”率先开工建设的省属重点工程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就在这里。

12月24日,从省水利厅传来好消息,我省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峡江水利枢纽工程正式通过竣工验收,这标志着该工程正式全面运行。

峡江水利枢纽全貌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石鹏/摄

枢纽鱼道

南昌市防洪标准提至200年一遇

峡江水利枢纽工程位于赣江中游峡江县巴邱镇上游峡谷河段,距峡江县巴邱镇约6公里,上距吉安市约60公里,下距省会南昌约160公里,是一座以防洪、发电、航运为主,兼顾灌溉等综合利用的大(一)型水利枢纽工程。

12月24日,省水利厅有关负责人介绍,1982年我省着手汇编《赣江流域规划》,经过长达6年的实地勘测,规划出炉并首次提出建设峡江水利枢纽工程,一并提出的赣江干流梯级水利工程还包括万安、泰和、石虎塘、永太、龙头山等,一共6个。

2001年2月,省水利厅成立峡江水利枢纽工程筹建领导小组。2010年7月1日一期枯水围堰下河,标志着枢纽主体工程正式开工。2015年12月,枢纽通过正常蓄水位46米下闸蓄水验收,标志着工程已全面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该负责人说,枢纽工程正式全面运行后,与泉港分蓄洪区配合使用,可使下游南昌市防洪标准由100年一遇提高到200年一遇,赣东大堤的防洪标准由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年均减少洪水带来的损失达7.5亿元;多年平均发电量11.44亿度;改善上游航道77公里;为下游32.95万亩农田提供可靠的灌溉水源。

日均数千尾鱼儿游过“生命通道”

每年4至6月繁殖季节,赣江中大量青、草、鲢、鳙“四大家鱼”等洄游鱼类溯流而上,从鄱阳湖经南昌、丰城、新干,最终到达峡江以上的赣江中上游段产卵,鱼卵随着激流向下游漂浮孵化,形成了鱼类特定路线。

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点水利工程,如何在工程建设的同时对所涉及的环境进行保护,是整个环节的重中之重。其中,如何让鱼类顺利洄游,保持正常的生存繁衍,是工程勘测设计中的一道难题。为此,各方对赣江的水生生物进行了大量调研,并在枢纽设计中加入了鱼道设计的方案,为鱼类打通“生命通道”,让它们“越过”大坝,溯流而上,繁衍生息。

12月24日,省峡江水利枢纽工程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说,项目组按照主要过鱼种类的繁殖习性,结合工程地形条件及下游水位变化范围大等特点,采取了“横隔板式”的竖缝式鱼道过鱼设施设计,既保证了4月至7月底主要过鱼季节鱼类溯游繁衍需要,又兼顾了其他季节的过鱼需要。主要过鱼对象为洄游及半洄游鱼类,如“四大家鱼”以及赤眼鳟,其他需要短距离迁徙的鱼类同时作为工程兼顾的过鱼对象(如鱤鱼等)。

当日,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在现场看到,峡江鱼道位于从上游而下的右岸,宽3米,由一级一级的水池组成,包括上游鱼道(出口段)、坝体过鱼孔口、下游鱼道(进口段)、集鱼系统及补水系统等组成部分。鱼道过鱼孔设计流速为0.7米/秒至1.2米/秒,流速可满足“四大家鱼”的上溯需求。同时,在鱼道底部适当加糙,降低底部流速,使其适应一些游动能力相对较弱的鱼类通过。

去年9月初,鱼道监测设备安装完成并正式投入运行。截至目前,鱼道运行效果好,日均过坝数千尾鱼。其中,监测到的过鱼种类主要包含鳜、大眼鳜、银鲴、鳊鱼、黄颡鱼等10余种鱼。

开启船闸162次通过船只387艘

除了鱼道运行效果良好之外,枢纽工程初期运用以来,已发挥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据统计,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对12次中等洪水进行了拦蓄,较好地发挥了水库蓄、滞洪水的作用。电站9台机组已于2015年3月全面投产发电。截至2017年12月20日,累计发电30.03亿度,创造发电经济效益12亿余元。

枢纽还很好地发挥了通航效益。2013年2月28日,船闸首次临时通航成功,船闸正常每月28日组织一次船闸通航。截至目前,共开启船闸162次,通过船只387艘。水资源调配方面,2013年11月上旬,赣江下游水位持续走低,影响到工农业生产生活,经省防总调度,峡江水利枢纽加大泄洪,增加河道流量,有效缓解了下游旱情,这也是峡江水利枢纽工程首次发挥水资源调配作用。

2013年7月底,枢纽水库下闸蓄水,一期蓄水水位至42米;2015年底通过正常水位蓄水验收;2017年10月31日,蓄到正常蓄水位46米。水位上蓄至正常蓄水位46米并维持了4周。在完成枢纽和库区工程的观测、检测,以及库区移民安置安全检查、环境监测等工作后,自11月27日开始分步降低蓄水位,最终降至后汛限水位44米。

整个蓄水过程安全平稳,工程安全运行,未发生因蓄水造成的不安全、不稳定问题。初期蓄水运用情况表明,枢纽各建筑物运行安全、可靠。

已开建尾工项目明年6月底完成

根据工程建设及初期运行情况,竣工验收专家组认为,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已按批准的设计建设内容完成,工程形象面貌满足竣工验收要求。工程已通过正常蓄水位46米蓄水检验,运行安全,竣工验收技术鉴定、俊东验收自查已完成,水土保持、环境保护、消防、安全设施、移民安置、工程档案等各专项验收已完成,具备竣工验收条件。因此,同意通过工程竣工验收。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根据批复设计报告,截至竣工决算编制基准日(2017年10月31日),峡江水利枢纽工程纳入竣工决算的未完工程共16项,主要为工程管理设施及库区防护工程内项目,总投资约为4.38亿元。

据介绍,已开工建设的尾工项目确保2018年6月底完成,如茅洲水文站、南昌中心站及新建吉水水位站、枢纽区和库区标准化管理创建项目、水文化提升和廉政文化园建设项目、堤顶(含同南河)防汛道路改造、库区安全监测信息化管理系统等。

此外,防护区内浸没处理工程需较长时间的运行和观测,并经深入分析论证再确定项目内容和实施计划,计划按3年工期安排和实施完成。

责任编辑:王志峰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