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绣花”精神打好脱贫攻坚战
作为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安福县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将精准的外在帮扶与激活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相结合,用“绣花”精神,全县合力打好脱贫攻坚......

□本报记者潘虹莉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作为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安福县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将精准的外在帮扶与激活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相结合,用“绣花”精神,全县合力打好脱贫攻坚战。目前,该县已在国扶办系统中对今年拟脱贫的3600名贫困人口标识了脱贫,16个贫困村也做好了退出准备,等待省市评估验收。

近日,谈起脱贫攻坚工作,该县扶贫办主任贺仁彬有话说:“我县脱贫攻坚的特色亮点工作有‘换战场’‘年年有’‘互联网’三个关键词。”即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的原则,实行脱贫督察“换战场”;以结果为评判标准,在结对帮扶工作上选准产业,确保贫困群众年年有收益;搭乘“互联网+”的快车,分享网络红利,用好精准扶贫APP手机软件,探索科技扶贫。

回想起山庄乡洢溪村今年年初时的村容村貌,用脏、乱、差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乡村环境卫生差,贫困群众产业基础差。当时正值县内脱贫攻坚督察工作组第一次巡查,发现此情况后,该县县委书记立即约谈了该乡党委书记,随后,该乡针对洢溪村的问题狠抓整改。如今,洢溪村在全市贫困退出审核工作第六组对安福县2017年申报拟退出的16个贫困村开展的审核工作中,成绩靠前。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洢溪村面貌便焕然一新,这与山庄乡在整改阶段组织乡级督察组在各村之间进行交叉检查是分不开的。这一做法,也被县级督察工作组采纳,并在全县铺开。县内5个督查组定期对拟脱贫的16个贫困村进行交叉检查。这一做法在促使工作出实效的同时还赢得广大帮扶干部点赞。“交叉检查,看的面广、接触的情况多,能积累经验,相互取长补短。”枫田镇宣传委员冯爱珠对交叉检查的方式很是认可。

脱贫工作,光靠帮扶干部一头热是不够的,还需要精准、有效地激发贫困群众致富的内生动力。该县实行“四个一”产业扶贫模式和“龙头企业+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等利益链结机制,提高贫困户的产业参与度和受益度;坚持“长短结合,以短为先”的原则,因户施策,鼓励能发展、会发展产业的贫困户都发展了短期见效的产业,确保每个有劳动力的贫困户至少发展一项产业。而甘洛乡因地制宜打造2000亩黄栀子和600亩白茶基地便是该县精准扶贫取得良好效果的一个缩影。

该乡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联合支部的带动作用,引导全乡2017年预脱贫的96户贫困户将产业资金入股黄栀子和白茶基地,按照前3年不低于12%,以后年份不低于15%的收益实行入股分红。另外,将贫困户的产业信贷通5万元免息贷款入股武功山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基地,保证每年3000元的固定分红。选取致富能力强的党员为“党员示范户”,在他们的带动下,基地周边有16户农民栽种了黄栀子20多亩。

对于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的脱贫攻坚工作,安福县充分利用好精准扶贫APP手机软件,尽最大的可能争取“事半功倍”。据平都镇十里村的驻村干部罗伟介绍,这个APP有图片记录功能,在去帮扶的贫困户家走访时,首先进行签到,再拍摄一张贫困户在家中的生活照片,之后用300至400字详细叙述当日帮扶内容。

安福县在全市范围内率先推出精准扶贫APP手机软件,帮扶干部进村入户使用精准扶贫手机APP签到,实时获取扶贫资讯,记录工作动态,有效解决干部在帮扶工作中存在的时间不到位、措施不得力等问题,促进各级干部真抓实干,提升扶贫工作实效。

截至目前,安福县整合涉农扶贫资金1.92亿多元,在31个贫困村安排新农村建设点198个,整治项目1332个,资金5830万元;安排产业扶贫项目37个,资金1366.8万元;下拨干部结对帮扶资金1610万元,精准聚焦31个贫困村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短板;全县6471户贫困户获得产业发展扶持,贫困户产业覆盖率达到100%。

记者手记:

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强调:脱贫攻坚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

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安福县正是以实际行动落实精准扶贫,像“绣花”一样投身脱贫攻坚战。他们实行脱贫督察“换战场”,时刻突出问题导向精准把脉;他们选准产业确保群众“年年有”,强化先飞意识精准施策;他们率先推出扶贫APP软件,巧借力少费力,让扶贫工作事半功倍。

一次次采访中,贫困群众发自内心的笑容深深地感染着我们;一次次交谈中,帮扶干部对贫困群众真诚的付出让我们为之动容。

让我们与他们一同欢笑、一同期待,期待未来更加美好的生活。相信,未来的生活,也定会更加美好!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