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陵镇石
那些传统文化、庐陵经典故事等画面,在源头石匠的工艺中,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传世至今,滋养着庐陵。

那些传统文化、庐陵经典故事等画面,在源头石匠的工艺中,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传世至今,滋养着庐陵。

造访庐陵石匠,需要从古榕树下红米石砌成的古码头出发,跨过吉安赣江大桥,行走在青青之原,穿越从永丰欧阳修故里沙溪蜿蜒而来的泷江,和富田文天祥故里奔流而来的富水河这两条水脉交汇处的值夏古镇,循着那隐隐约约的铿锵声而去,方能抵达。

650多年前的公元1363年,祖传石匠杨文涣打听到离家不远处一个叫白茅坑的地方,全是石山,便携着妻儿老小8人,从吉水湴塘村来此辟茅开基打石。因有溪绕过,改称“源溪”,后又因子孙繁衍,打石手艺声名远播,成为庐陵石料石匠之源头,故被远近称为“源头村”,俗称“打石源头”。

鸟瞰源头,天然形胜。村正中一条龙脊突起,明清建筑在脊梁两边依次排开,开基祖坟雄踞龙头,左右两眼硕大的人工采石留下的石窝,深20余丈,广足一亩,胜似龙眼,绿波盈盈,清澈透亮,周边草木繁盛,浓荫蔽天。3公里多长的后山,环成一把扶椅形状,拱卫着这个村240多户的600余石匠子孙。

走进源头村,就像走进一个石头世界,石雕世界。村巷横竖整齐划一,呈“井”字形,在巷头可一眼望穿巷尾。村尾一排房屋依岩而筑,石头凿成的排水沟纵横交错,隐于巷下,从四面八方流向村祠堂前的大池塘。石基、石墙、石阶、石柱、石门窗、石巷道、石牌匾、石碾房,石垒的鸡窝,石砌的狗洞……在这里行走,脚底下感到格外坚实,腰板觉得异样硬朗,语音也像似落地有声。

红米石赋予了源头人铿锵秉性的底色。

源头村祖居地是文节公杨万里故里。他“脊梁如铁心如石”的气节,铸进了历代子孙的性格,在源头村不绝的打石声中繁衍着,迸发着,铿锵着。

石匠出身的村党支部书记杨义源告诉我,这里“人随石性、石随人活”。哦!石有人的温度,人有石的硬度。

1925年,30岁的石匠杨成芙,一边打石,一边秘密参加革命,加入了共产党,组织农民协会,继而担任中共纯化区委书记。1929年在赣西特委领导下,策反罗炳辉值夏起义,并列席参加著名的陂头“二七会议”,成为中共赣西南特委常委,吉安县苏维埃政府主席。曾山与他金石至交,多次深夜在他家中秘密召开会议,有时在会中,又突然转移到后山的石窝里继续召开。杨成芙以打石作掩护,秘密活动,争取匠人,壮大队伍,酝酿暴动。当年37岁的他,被总前委誉为“真心的布尔什维克同志”,后被“左倾”分子迫害致死。其妻朱春娇和子女被国民党反动派投入集中营,逼供、折磨,令其写悔过书。她紧咬牙关,吐字如石“不知道”。当党组织将其营救出狱,她携着孩子回到源头村,老屋也已被毁之一炬,只剩下四面挺立着的石墙,和祖上留在墙壁那块“泰山石敢当”的红米石镇石。1950年,终于水清石见,杨成芙被追认为革命烈士。时任国家内务部部长曾山曾挥笔写道:“不管杨成芙是什么名义受害的,我认为他是一个忠实共产党的革命同志”。

杨成芙烈士就是杨义源的爷爷。至今,这个村子仍遗存着10多条清晰可见的红色标语,与红色旧址、遗址交相辉映。这种红色基因,在一代代源头人身上被激活、传承。当年,就有10多个青壮年扔下打石锤当了红军。全国解放后,先后有20多人参军入伍,抗美援朝、抗美援越、自卫反击战,他们不断地为盛产的红米石和铿锵秉性的生命底色添光出彩。

精美镌刻彰显出源头石匠精湛的技艺。

源头石匠有句祖训:“宁可废石,不可废艺”。学打石,必须先从红米石开锤;学工艺,首先从凿刻“泰山石敢当”镇石开锉。

65岁的杨成椿家四代石匠,打石工艺代代相传。他,一把铁锤走出源头,在庐陵大地,以至江右,留下无数铿锵打石声和精湛的石雕工艺。早年参加过如永丰恩江大桥等10多座大桥、水利、公园、广场、楼堂等工程建设。文天祥陵园、文天祥纪念馆、庐陵文化广场、庐陵生态公园等多处的牌坊、栏杆、石阶、文化景观石等精美的图案与文字石材雕刻,都出自他之手。他的文化水平并不高,却心怀高古,一些国家级书法大家的墨宝,经过他那支钢锉的神来之笔,鬼斧神工地将浓淡枯润的笔墨线条,在各种质地的石头上真迹再现,气韵流畅。一丝不苟的工艺,透出石匠对技艺的严谨追求,对中国文字与文化的倾心敬畏。“宁可废石,不可废艺”的祖训,在每一件工艺上匠石运金,得到深刻印证。

打石源头的名声吸引着庐陵以至江右各路石匠,纷纷来此地采石和学习石雕工艺。杨天福等多名石匠又应邀到兴国等地采石、传艺大半生,有的在吉安、赣州等地开设石料铺,经营红、青、白、麻等多种石料、石雕,成为这方圆百里以至省内外石料、石雕集散地。有的石匠积劳成疾,带着那把传世的石锤,又回到源头村眠云卧石,安度晚年。

杨成椿的石匠手艺,是由爷爷杨由洪一手传给父亲杨天保的。72岁的杨天保临走时,拉着杨成椿那双石头与石锤磨出老茧的手,断断续续只说了“废石不废艺”5个字。民族英雄文天祥陵园和文天祥纪念馆建设中的石质工程,都是从他那双布满老茧的手中精心打磨雕刻出来的。当时,远在富田大坑虎形山中的文陵,交通不便,他干脆把铺盖搬去,说,一为文公守墓;二节省工期;三独沾灵气、正气,一石三鸟,佑我天年。墓碑、望碑、墓联、墓阶、祭台、香炉、拱桥、石阶、翁仲、石兽和“仁至义尽”牌坊,每件每石都以敬畏虔诚之心,精雕细刻。有时不慎,指裂血滴,老杨都要小心翼翼地将石材上的血渍打磨干净,生怕玷污了神圣。

镇石文化化成了庐陵家园心灵的图腾。

庐陵文化使得源头石雕多了几分底蕴,几分异彩,几分灵动。

人杰地灵的文化庐陵,造就了“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一门多进士”的庐陵文化,成为江西独特的文化现象。

浓郁的庐陵文化氛围,赋予了源头石匠雕刻工艺的基因与聪慧,他们把中国传统文化、庐陵文化化进了一锤一锉之下每道雕凿刻划的内涵与表情。即使在冰冷、粗砺、坚硬的石头上,一经他们文思的化入,便有了生机。历史故事、庐陵典故、山水珍禽、神仙凡人……一幅幅画面在石材上生灵活现起来,各自以历史的温度、细节的灵动,诠释中华文明和庐陵文化的精要与真谛。

在庐陵广袤的乡野,无论是古老的传统村落,还是年轻的新村新居,房屋墙面尤其是对着桥梁、树木、村巷或道路的住屋,大都嵌有一块三尺三寸高的镇石。石首镌刻一副被神化了的兽头,下方“泰山石敢当”5个大字赫然夺目。镇石通常选用红米石制成,象征着天地正气,欲镇压一切不祥之邪,故称镇石。

镇石千百年来,镇守着庐陵大地大大小小的村落民宅。石材大都以源头红米石为主,“泰山石敢当”正楷字体入石三分,成为村里一代代孩童最早接触的文字。很多人就是从父辈口中一字字念着“泰山石敢当”的平仄声韵启蒙汉字的。这是注入庐陵子孙幼小心灵第一道有关气节的养分,是一种很有分量的精神朗读。

我就是最早被这份养分滋润心田的。幼小的双眸,仰望着家中老屋墙角那块红米石镇石,父辈教我念着“泰山石敢当”,说它是泰山的石头,敢当得起。蛮有正气,能保佑全家老小平安,妖魔鬼怪进不得屋来。接着,带领我虔诚恭敬地向镇石作揖。

就这个对庐陵镇石不经意的断句,我竟信奉了大半个人生。

打石源头雕刻出来的红米石镇石,走俏庐陵,涉户江右。千百年来,镇石已成为庐陵乡野民居的保护神,一代代信奉它有种超自然力,可以护宅佑主,成了家园一种人格化的崇拜具象,一种共同认知的精神图腾与文化灵魂。杨成椿告诉我,出自他家三代匠人之手的镇石就不计其数。他拿出一块镇石,与我娓娓道来:镇石当以红米石最好,红色本身避邪挡煞。传说在泰山脚下,有一位姓石名敢当的人勇猛异常,武功高强,神通广大,四面八方的人都来请他去帮助驱邪降妖,他顾不及山南海北的需求,便用泰山石找石匠打上家乡和他的名字,要宅主把它挂在墙上,邪妖就不敢进门了。于是,人们便纷纷把刻有“泰山石敢当”的石头当作镇石,嵌在自家屋墙上。

哦,镇石,“泰山石,敢当”,“泰山,石敢当”两个断句,意思不一。其实有关“泰山石敢当”的传说版本还有二、三,但我还是信服老杨讲的那段,简朴、明了,接地气,满是平民乡土味道。

在源头村敬修堂门前,有座全部由红米石雕刻而成的“贞节牌坊”,其图案有阳雕、阴雕、镂空雕,匠心独运,美轮美奂。其中一幅“媳妇孝婆图”,艺术表现的是一位孝媳,双脚跪地,手托乳房,将奶水挤进婆婆的嘴里,这是彰表敬修堂的一位孝媳。哺乳期的她,每天先用自己的奶水喂养满口无牙,难以嚼食的婆婆之后,才喂自己儿子的故事。站在这样的石雕前,能不惊魂动魄么?

“匠有文化、石有灵性”。源头村在20多棵千年古樟的环抱中,10多座清代建筑的祠堂和遗存的10多座清代民宅,古茶亭、神庙构成这个历史文化名村的内涵,营造一种天地人和、书香门第触目皆是的氛围。仁者长寿,80多岁以上的老年人有10多个,97岁的李桂香还经常在总祠门前那两棵千年古柏下独步,像是找寻被遗落的源头往事。传说村里有个读书郎,当年18担书箱挑出家门去远方读书。因而,历代读书教书之人众多,出过50多位教师,还有博士、博士后。文化点化了匠人,出自源头匠人手中的每件石雕,都是有灵性的文化艺术品。那些传统文化、庐陵经典故事等画面,在源头石匠的工艺中,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传世至今,滋养着庐陵。

哦!握着杨成椿那双凹凸不平,铜钱般老茧叠着老茧的粗砺大手,望着他那黑里透红,皱纹似条条凿痕的面庞,和那副石板一样的腰板,我的脑海里立马跳出5个必须敬畏的大字来———“庐陵石敢当”。

网友评论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