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菊平:惊美土耳其的永丰木雕师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手艺展示,它代表的是中国雕刻水平。”说到这里,刚过三十的罗菊平尤为激动,内心最温暖的回忆慢慢溢出。

在土耳其埃斯基谢希尔市的展厅,一位来自永丰的年青雕刻工艺师正以娴熟的手艺展示中国艺术的魅力。

罗菊平:惊美土耳其的永丰木雕师

     

罗菊平工作照

     

《师表》

     

《慈航普度》

     

《思》

     

《画荻教子》 

 ■聂学锋 图/文

土耳其“世界木材日”大显身手的永丰老表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手艺展示,它代表的是中国雕刻水平。”说到这里,刚过三十的罗菊平尤为激动,内心最温暖的回忆慢慢溢出。

那是2015年3月,土耳其埃斯基谢希尔市,有国花之誉的郁金香开得正浓,“世界木材日”系列庆祝活动在这个城市举行。来自全球九十三个国家和地区的三百余位艺术家参加了该活动,我国派出了十位从事木雕的工艺美术大师参会。回忆起这个特殊的日子,罗菊平深邃的眼眸,透出一种近乎艺术家的魅力。

罗菊平作为江西省唯一的参会者,与中国其他工艺美术大师一道,精心创作了大型木雕作品《桥》。一座桥,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重视心灵沟通的美好心愿;作品中一朵朵郁金香就象一只只盛满美酒的酒杯,呈现出一场盛大的庆功宴。埃斯基谢希尔市以及来自土耳其其他城市的上万名市民和艺术家们现场观看了罗菊平与中国伙伴们的作品,在啧啧称赞之余,纷纷将五指撮拢上举,表示这是最好的。埃斯基谢希尔市长异常高兴,当即邀请与罗菊平及其伙伴合影。合影时他把罗菊平拉到身边,手揽在他的肩上,留下了难忘的瞬间。活动结束后,罗菊平等人创作的大型木雕作品《桥》被埃斯基谢希尔市博物馆收藏。

学艺艰辛,在雕刻的山峰艰难攀爬

农村长大的罗菊平,从小就喜欢同枝枝叉叉打交道,甚至胜过读书。他一有空就揣度树木的形状、探究临摹出不同的画面。十八岁那年,他知道哥哥在浙江义乌打工做雕刻的消息后,再也耐不住了,决意要去学雕刻。父亲再三挽留,想要他继续读书,可是他去意坚定。那天晚上,父亲一口气足足把一根香烟吸了三分之一,终于在儿子的蛮劲下妥协了。

雕刻并不是那么好学的。一开始在浙江义乌的一个台资企业,可他几乎天天干的是杂活、重活,三年过去,一技难求。

他只好将所有的心事打包后,来到“雕花之乡”浙江东阳市。罗菊平像刚被赋予了飞翔权利的小鸟,迫不及待地飞进了工艺厂学徒。罗菊平白天帮师傅做活,晚上研究师傅做的东西,还殷勤地侍候师傅,讨教师傅的技术。师傅看在眼里,对他有了好感。开始要他拿废料自己练手劲,练刀法。然后又教他在纸上练画图,小小的纸上留下了密密麻麻的形状图和汗迹。

师傅后来又教他雕衣褶,从一个衣褶,到二个,到三个,到多种不同式样的衣褶,在师傅手把手悉心教诲下,他开始了技术山峰的攀爬。“学雕刻不伤手、不出血是学不会的”。“雕刻的刀有五十多把,开始只能用五、六把。由于手脚僵硬,不听指挥,一滴滴的血,随着学艺的雕刀四溢,雕刻的木头由白色渐渐染成了红色……”说到这里,罗菊平把自己的手伸出来,只见他的手爬满了“藤蔓”,布满了“沟壑”。

一段时间过去,进入了从简单到复杂的人体细部的练习,滴滴汗珠硬是把人体细部滴了出来。师傅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试着要他拿废料单独雕一个小观音,他开始进入了雕刻的殿堂。

师傅为了试一下他的技术,就要他单独雕一个弥勒佛。四天后,一个栩栩如生的弥勒佛呈现在面前。罗菊平看着自己亲手雕刻的作品,一种成就感悠然吹进心扉。师傅非常高兴,当晚就叫他一起去吃夜宵。那时学徒吃住是自己解决,没有工资。可是师傅破例,过年的时候给了他一百元作为奖赏,他摸着这红红的钞票,兴奋得一晚未眠。钱放在口袋里,他天天摸几次,平时连一瓶矿泉水都舍不得买,生怕会失去这份荣耀。

他不停地练习画图,从直线到曲线,从简单到复杂,从手脚到人头,每天晚上都要画。冬天很冷,画一会儿手就僵硬了,他只好利用“职务”之便搬来烧开水的炉子。那时厂里有规定,徒弟必须每天烧开水。烧开水的炉子是用蜂窝煤,可是罗菊平活到现在还没有看过怎样烧煤球炉。每次点火,往往被浓烟呛得满脸泪水,等把炉子点着,自己已是一脸乌黑,不过晚上把炉子搬来取暖,算是一种享受吧。

崭露头角,开始漫步艺术殿堂

一个偶然,罗菊平认识了一位做泥塑的人,便随他到杭州的一个庙里学做泥塑。做泥塑两年,在摸打滚爬中不断超越自我,增长了不少技艺,也为自己以后的艺术创作奠定了基础。

罗菊平渐渐有了些名气。时隔三年,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常务理事于荣胜先生邀请他到海南某艺术公司做根雕,从此,罗菊平遨游在发现自然美、创造性加工的造型艺术这片蓝天里。根雕作品一般人是不允许刻自己名字的,有一次他雕刻的作品老板看了后觉得非常好,便要他刻上名字。他激动地刻上罗菊平三个字后,端详了许久,觉得每个字都金光闪闪。

后来,艺术公司又在抚州东乡办了一个根雕分厂,老板又邀请他到公司负责雕刻这块。一个打工崽突然要挑这副重担,压力是可想而知。过去是只管做,现在不但要做,还要管理,那雕刀宛如沉甸甸的铁块。他把心全扑在雕刻上,还无私地传授技术给徒弟,先后陆续带了十一个徒弟。他善于发现美,一次休息时,他看到徒弟雕坏的珍贵木头,开始很是心痛,无意间发现废品改一下会有一种更美的效果,就一切顺由原意,泰然改之,一个理想的工艺品在废墟中新生。

拜师高公博,向更高境界冲刺

那是2016年11月,南昌某山庄异常热闹。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生导师、同济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中国根艺美术学会副主席、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高公博来到了这里。这位专注一项艺术52年,开创了仿古木雕(圆雕)、根雕、劈雕“三级跳”艺术创新,被《人民日报》誉为“走出了黄杨木雕数百年局促”的艺术家,率团来南昌交流创作传承发展。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高公博的到来为罗菊平带来了光环。年近七旬的高公博决定收罗菊平为关门弟子,这是无声的褒奖。当罗菊平恭恭敬敬地向大师叩谢时,高公博殷切希望他拜师是起点,不是终点,拜师也意味着要有很大的责任心,上进心!师傅祝福着弟子,也期望他在艺术道路上走得更远……

罗菊平没有辜负师傅的期望,从事木雕工艺以来,他已有五件作品获国内相关竞赛金银奖;被评为江西省高级根艺美术师;被选为江西省根石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吉安市根艺美术学会理事。2017年9月26日在江西省“振兴杯”雕刻行业职业竞赛暨全国雕刻职业技能竞赛江西分赛区预赛时,从106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这位永丰小伙子一次次地沐浴着暖阳,收获着老天给他的恩赐。

近年,罗菊平回到了家乡永丰县,办起了自己的工作室。雕刻作品的意境给人美感,那是一种穿越历史的厚重感、沧桑感。罗菊平手握雕刀,正向更高层次拓造崭新意境,也雕刻着他的精彩人生。

网友评论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