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事挂心头 工作“爱折腾”——峡江县巴邱镇南门社区党支部书记廖爱红凭韧劲跟居民“打成一片”
自担任南门社区党支部书记以来,廖爱红积极开展调研,立足社区现状,对比之前的社区工作和其他社区工作,发挥南门社区的潜在优势,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创新。

廖爱红(左一)为老人送去社区为其精心制作的全家福

廖爱红(左一)为老人送去社区为其精心制作的全家福

瘦瘦高高,说话利索,作为一名社区的“小巷总理”,廖爱红的最大特点就是“平易近人”,即使在街头巷尾相遇,她都会热情地打招呼,就像是“自家人”。在社区工作中,廖爱红凭借着一股子的韧劲,将民生难事办到了百姓的心坎上。用她的话来说,就是“跟居民‘打成一片’”。

上任初期,她就“奔赴一线”

4月17日,这一天,廖爱红始终记忆犹新,因为这是她从峡江县巴邱镇西门社区转至南门社区工作的第一天。刚上任时,她遇到的第一件棘手的事便是防汛工作。

南门社区地处老县城城区的南部,地势较低,沿江居民住房破旧不堪,住房极易被淹。6月以来,全镇普降暴雨,导致多处房屋出现险情。廖爱红及时联系业主单位,对公有住房进行维修,积极联系供电所,为受灾严重的居民楼安装防漏电设施。在防汛的关键时期,她日夜带领社区干部沿江巡查,为社区群众建立了一道温暖人心的防洪堤坝。

抗洪抢险工作结束后,廖爱红便积极走街串巷,探访居民,了解他们对社区工作的意见建议。在走访社区居民郭财根时,廖爱红了解到中山场两旁道路积水问题是令社区居民十分头疼的一件事,她立即向镇政府反映情况,争取镇政府的大力支持,邀请具有相应专业技术的人员负责监督道路修复工作,赢得居民一片赞誉。

居民求助,她总“有求必应”

邻里纠纷、街坊拌嘴、环境卫生……在社区,天天打交道的都是些“鸡毛蒜皮”的事,廖爱红却从未因此心生倦怠。在她看来,这些“小事”不仅关系到家家户户的幸福感,更关系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居民的认可。

为解决居民的烦恼事,社区还单独设立了一个调解室,墙上写着“有问题来调解,来调解没问题”。每每遇到棘手的问题,廖爱红习惯把当事双方叫到一起面对面交流,自己当“和事佬”。“要解决千头万绪的民生问题,光靠我一个人的力量肯定不够。我希望能动员更多党员在生活工作中敢于担当,积极传播正能量。”可以说,作为一名普通的社区书记,廖爱红对居民的关心是细致入微的,群众有了难题,她也总是“有求必应”。“我想到的、认可的事,就会一直坚持下去。”正是因为这个信念,廖爱红将社区的工作当成“家事”处理,把居民当成“家人”对待。

“社区工作繁多,自己又年轻,多承担一些是应该的。只要能把工作做好,累点没有关系。”这句话,廖爱红时刻记在心里勉励自己。除了处理“家事”,廖爱红还想多“出去走走”,她说:“哪怕是相邻的社区,都会有自己的优势和特点,要多出去学习别人好的经验和做法。”

创新工作,她特别“爱折腾”

志愿服务、中秋敬老、“小喇叭”宣讲队……工作中的廖爱红总是“爱折腾”,将创新思维贯穿到工作中,不停地“搅活”这“一池水”。自担任南门社区党支部书记以来,廖爱红积极开展调研,立足社区现状,对比之前的社区工作和其他社区工作,发挥南门社区的潜在优势,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创新。

为了让党的十九大“声音”传入寻常百姓家,廖爱红提出成立“小喇叭”宣传队,让“小喇叭”走进晨练队、广场舞队,走进QQ群、微信群,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融入居民文化生活,营造热烈氛围。同时,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发动群团组织、党员和广大志愿者等一切社区力量,让“小喇叭”遍地开花。

不仅如此,廖爱红还经常组织开展社区文化活动,通过唱红歌、写书法、画漫画、演小品等形式,让党的十九大精神鲜活生动,入脑入心。

■记者陈一雪  文/图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