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叶百年红
在江西庐陵,有两棵古老的枫树,见证了中国革命的曲折与辉煌,铭记了共产党人的跋涉与奋进,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气魄与梦想。

历史需要见证。

在江西庐陵,有两棵古老的枫树,见证了中国革命的曲折与辉煌,铭记了共产党人的跋涉与奋进,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气魄与梦想。

其中的一棵枫树,在永新县三湾村。那里群山环抱,绿树葱茏。1927年9月29日,农历九月初四,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经过长途跋涉,历经千难万险来到了三湾。此时,秋色宜人,枫树正被秋风染红。但是,大家的心里却很是悲观失望。因为接连失利,部队已从起义时的五千余人锐减到不足一千人,面对极端困苦的生活和迷茫未卜的前途,不少人军心涣散,不知道接下来的道路该怎么走。

当天晚上,毛泽东主持召开了前敌委员会会议。会上,毛泽东分析了当前的革命形势,并力排众议,决定从政治、思想、纪律上整编这支部队,把它打造成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在三湾的枫树坪,有几棵高大的枫树和香樟树。第三天清晨,站在那棵高耸入云的古枫下,毛泽东目光炯炯,慷慨激昂地说道:“同志们,敌人只是在我们后面放冷枪,没什么了不起,大家都是娘生的,敌人有两只脚,我们也有两只脚。贺龙在家乡两把菜刀起家,现在当军长了,我们现在有两个营,还怕干不起来吗?大家都是起义暴动出来的,一个战士可以当敌人十个,十个战士可以当敌人百个,我们有近千人,有什么可怕的?没有挫折和失败,革命是不会成功的!”

那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话语,犹如一片片火红的枫叶,点燃了一大片天空。部队接着进行改编,主要内容是:将一个师整编为一个团,把支部建在连上,建立士兵委员会。三湾改编,从政治上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落实了“党指挥枪”的原则,是我党政治建军的伟大开端。

三湾骄傲,枫树有幸。这棵枝繁叶茂,笔直挺拔的枫树,见证了三湾改编的重大历史。10月3日,就在这棵枫树下,经过改编的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高举着由镰刀斧头和五角星组成的红旗奔赴井冈山,走上了一条崭新的大道,陷入绝境的中国革命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秋来枫叶红。另一棵枫树,在井冈山市茅坪村八角楼前。1927年10月,毛泽东从三湾来到井冈山后,在袁文才、王佐的帮助下到茅坪安家,住进了八角楼。一直到1929年1月红军主力离开井冈山,毛泽东经常在八角楼居住办公,在这里指挥井冈山革命斗争。

八角楼的得名,是因为毛泽东住的楼房里有一个八角形的天窗,所以当地群众习惯把这栋房子叫做“八角楼”。八角楼旁边,是一条淙淙流动的溪流。八角楼门前不远处,长着一棵粗壮的大枫树,它顶破了压在身上的大石头,犹如傲立于剖成两半的巨石中间,那苍劲有力的枝干直冲云霄。如今,这处枫石已成为一个著名的景点,一旁的解说牌上写道: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经常在这里看书、思考问题和找群众访问情况。由于这棵枫树生长的环境奇异,毛泽东借此打比喻说:“这棵枫树,长在石缝里,长大后,竟把石头撑开了。我们闹革命,现在力量虽然弱小,但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撑破蒋介石反动政府这块大石头。”

当年,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来到井冈山,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但由于这种转变来得突然,与中央攻打中心城市的行动计划相违背,有些人怀疑这条道路的正确性,提出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针对这种情况,毛泽东白天召开座谈会了解各种情况,夜晚在微弱的油灯下进行艰苦的思索与写作,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不朽名篇,总结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经验,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从农村包围城市”的光辉思想,为陷入困境的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扛上井冈山的红旗,插遍了神州大地,映红了华夏。九十年风雨过去,这几棵见证历史风云的古枫依然挺立,见证了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与奋斗。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井冈山,提出“井冈山要在脱贫攻坚中作示范、带好头。”井冈山人民牢记习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众志成城。今年2月,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井冈山作为中国革命的起点,又成为全国全面脱贫奔小康的新起点。

近日,我特意到了井冈山参观。在茅坪八角楼前,那棵数百年的枫树挺拔于秋风中,火红的枫叶美丽了时空,如诗如画。在茅坪乡神山村,公路边的一面墙上,27张满是笑容的人物照片迎着阳光显得格外灿烂。这些组成爱心形状的笑脸照都取自神山村民。左秀发夫妇的笑脸照位于“笑脸墙”中央,他们家的糍耙是游客必尝的美食之一;村民彭夏英,今年养了50只黑豚鼠,还将自己的“农家乐”重新装扮,餐馆年收入预计超过10万元;村子里,一幢幢富有特色的崭新民居张开怀抱,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村内今年还新修了仿青石砖旅游路,举办了首届黄桃节。

幸福喜悦扑面来。在三湾,在井冈山,在整个赣鄱乃至神州大地,人们正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愿景奋力前行。

新征程,新辉煌。90年来,这几棵枫树见证了共产党人的信仰与追求,见证了共产党人的决心与梦想。一代代共产党人,凝聚在鲜艳的党旗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书写了今天的中国奇迹。

网友评论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