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头:用石雕砌成的村庄
来源: 2017-11-07 15:10 我要评论 井冈山报社融媒体

0-2-small

青石雕刻的标语张昱煜摄

0-1-small

打石传人张昱煜摄

0-5-small

杨氏总祠 承明堂 张昱煜摄

0-4-small

宗祠 张昱煜摄

0-3-small

寿字石窗 张昱煜摄

0-10-small

 红米石窗"缠枝莲"张昱煜摄

0-9-small

公祠颜青摄

0-8-small

民居石门颜青摄

□杨魁伦、肖昌诚

走进青原区值夏镇源头村,就像是走进了石雕的世界。不论是祠堂的堂匾、柱子、祖宗龛,还是民宅的墙基、门框、匾额、窗子,甚至连鸡窝都是用红米石构筑的。石雕工艺美轮美奂,令人叫绝。

源头村,当地人称为“打石源头”。村中每个男子都会石雕手艺。源头村自开基以来,已有三十四代居住于此,历时900余年。有坐东朝西大小祠堂8幢,其中杨氏祠堂有:承明堂、居易堂、敬修堂、松轩堂、秋溪堂、翕和堂。居易堂,是杨氏祖宗的一支。敬修堂、松轩堂、秋溪堂、翕和堂,又是杨氏祖宗的另一支。开元堂是胡氏的宗祠;开先堂则是欧阳氏的宗祠。

承明堂是源头杨氏宗祠,依山傍水而建。门前两棵柏树,树干两个大人围抱不过来,700多年却依然苍翠挺拔,显现出勃勃生机。祠堂的鹊巢门楼飞檐翘角,凌空欲飞,甚为壮观。祠廊里一对威风凛凛的石狮,3块硕大的碑刻靠墙而立,2个石鼓左右其门,给这座杨氏宗祠平添了一份庄严和肃穆。走进祠堂,赫然耸立的4对石柱,彰显源头人的大气;石条砌成的祖宗龛,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展现了源头人的聪明和智慧。

敬修堂在承明堂右侧,门景极像“贞节牌坊”的格局,全部由红米石雕刻组合而成,其图案有阳雕、镂空雕。特别是门上一把算盘,是由一块整石雕刻而成,那些算盘珠子还可以拨动。在这个牌坊式门景上,有一幅“媳妇孝婆”的石雕。画面上有个媳妇,正跪在地上用手托着自己的乳房,将奶水挤进婆婆的嘴里。

相传,敬修堂有一对婆媳,媳妇对婆婆非常孝顺,婆婆年老,牙齿稀少时,天天煮稀饭给婆婆吃。随着婆婆的年龄增长,牙齿全部脱落。看到婆婆难以吞咽食物,媳妇不仅每天用乳汁喂养孩子,而且坚持每天用乳汁喂婆婆,直到婆婆终老。这样的孝行,不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吗?

松轩堂,离承明堂百米之远,在翕和堂后面。这里的石制围栅、石制门窗、石制桌子,无一不使人感受到源头人的灵魂已经深深溶入到石头里面去了。秋溪堂,离承明堂百米之远,在翕和堂右侧。翕和堂,离承明堂百米之远,离敬修堂不足60米。

开元堂,胡氏唯一祠堂,门前古柏两棵,虽历尽沧桑,几经修葺,风采依旧。

在源头,有很多神话故事,但总是与石头有关。传说这里有一个较杨姓更早的村庄,叫“塔里前”。建开先堂时,在祠堂里用石块建有一座高大雄伟的镇村塔。塔顶有一把宝剑,还有一条铁链锁住此塔。建塔时,有位法师说,铁链断开之时,就是这塔飞走之时,也是欧姓灭门之时。当时,人们不相信。

许多年后的一天,有好事者爬上塔顶,将此铁链打开。一夜之间,塔飞过高山,越过赣江,飞到吉安县永和镇的圩镇旁,永和人称之为“飞来塔”。塔飞走后,欧姓人家果然遭到绝户之灾。所幸的是,有两户人家在外做生意未归,才免此灭户之灾。

源头的古巷道多由石块砌成。房子一律是东西方向,巷道横竖整齐划一,呈“井”字形。站在巷子这一端,可以一眼望到那一端。据介绍,村子最后一排房子依岩而筑,是因为这个村子建在半山腰上,而土底下都是红米石岩,没有办法挖平,要建房子只能依山而建。先辈们便把村后岩山开凿成一块平地,以利建房。

在源头村逛,你看不见生活污水。原来排水沟全在这“井”字形的古巷道下面,纵横交错,然后汇总流向祠堂门前那口大池塘,村民称之为“龙脉”。这样完美的排水系统,不由你不佩服源头先人的智慧。“龙脉”两侧是人工开凿而成的“龙眼”,深有二十丈,广有一亩,很像龙的双眼。

源头人的智慧,完全可以从那些石刻艺术上看出来。那么,源头人的勤奋,则从他们在石器的灵活使用中得以充分体现。碾药、碾辣椒粉的碾盘一般是用生铁铸造的。可源头人不同,他们用石头凿之而成。

碾坊中的古碾,由一个环形石槽构成,中央有一柱子,由它带着碾盘和碾子,然后再由牛背着在碾槽四周不停地转着。千百转下来,谷壳就碾脱了。村里的老人说,小时候他们就经常跟着父亲去碾坊里碾谷,坐在碾盘上,挥着竹鞭赶牛。

江南好,谁不忆江南?源头的米果更令人难以忘怀。源头村的米果又甜又韧,特别好吃,那是因为米粉是由石碓舂出来的。

石臼是把一整块麻石由人工精心雕凿而成。碓身由一根轴安在两段樟木墩上,人力踏起落下舂米粉,然后过细筛。假如你有机会到了源头,不妨也去体验一番。

源头人住在雕刻精美的房屋里,当然也忘不了为他们的祖宗也营造一座石雕的坟茔。杨氏的祖坟就在大路边,来来往往的人都可以看到。祖坟全用红米石雕砌成,上面的坟联、图案尤为精美,“和尚伸懒腰”等图案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村周围有几个称之为“石窝”的石场。这个几乎是用石雕砌成的村庄,取材非常方便。据老人说,村里的石材全部取之于4个石窝。周边的土渣,就是采石所摒弃的废土废石。村庄对面的石窝,村民称为“对面石窝”。每户居民做房子所用的“天石、地石、石墩、转角石、横担”,都从这里取材。这里的石块质地均匀,无开裂,无花边。村里规定,只有本村居民建房才可从此山采石,坚决拒绝外村人购买;另一处是塘崖石窝,那里整个一座山都是质地相当好的石块。只因离村太远,而遭人荒弃,现在石山上的手工开凿痕迹历历在目;还有一处是南华石窝,离村稍远,因不属源头村,但可由源头人开采。

顺着源头的“龙脉”而行,距村庄300米的山腰间出现了罕见的奇观。裸露的石层表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石窝,且层层叠叠,形态各异。有的在路上低洼处,有的则高出路面,山水根本冲刷不到。这些石窝又是怎样形成的呢?为何源头村三面环山,唯独此地才有此奇观呢?据专家推测说,可能这里以前的地势较高,雨水直冲而下,所以才雕琢了这些罕见的石窝奇观。

攀上源头村后的最高峰,可以看到一堆状如狮群的乱石,当地人叫它们为“石狮子”。相传,这些狮子天天在山峰上吼叫,吵得老百姓不得安宁。于是,杨氏族长带领村民们天天跪拜天地、祭祀鬼神,祈求生活安宁。“诚能格天”,杨姓人的诚心终于感动了天地。玉帝命雷神将石狮一劈两开,这才听不到石狮的吼叫了,老百姓的生活也安宁了。

专家解释,两堆乱石中间的巷道,就像一个哨子口,山风伴着松涛从巷道通过,所以形成“狮吼”。古人不能用科学道理来解释,也就只好把它当作“狮吼”了。这么大的石头为什么会断开呢?因为这座山处于两大板块挤压处,地壳的运动不但将大石头挤断,而且这座山仍处于“成长”之中。

源头的石雕实在是太迷人了。穿行于村巷之中,真有使人有一种进入古石器时代之感。但这些石器里还蕴藏着红色的故事呢。因这里前近赣江,后靠高山,地理位置特殊。大革命时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山同志就曾在这里生活过、战斗过。

“白军弟兄们,你们这般辛苦为了谁……”“没收一切外国资本……”

红色标语就像石雕一样,深深地刻在墙上,似乎在向世人诉说着当年红白两军交战的情景。

原来,当时曾山同志在泰和县他姑姑所在的村庄———朱家村做地下工作。因姑姑家的邻居有一女嫁给源头的杨成芙,杨成芙才与曾山相识。故两人常来常往,白天在田间干活,晚上在三角塘与曾山一道商讨革命工作。

当时纯化区委就设在杨成芙家中,杨成芙任书记,曾山任区长。杨成芙爱人在世时常对村人说,当年她家的楼上经常响着印刷机的嗡嗡声,那是曾山和杨成芙在印刷文件、传单等。后来,由于国民党搜捕,才将区委机关迁往六七里外的渼陂。

在三角塘的山脊上,环南而挖的战壕依稀可辨。村中老人说,红军打唐云山那年,这里牺牲了好多群众。红军在战壕里用水机关枪迎击敌人,敌军在山下往上攻。一场战斗下来,山上山下死伤无数。

源头村山多、石雕多、红色故事多,真是个红古交相辉映的好去处。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