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绣好全域脱贫攻坚新画卷
今年2月26日,经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评估并经省政府批准,井冈山市正式脱贫,实现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

刘之沛、本报记者段江婷

今年2月26日,经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评估并经省政府批准,井冈山市正式脱贫,实现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

重点“突围”,贵在作为。井冈山市率先“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我市推进全域脱贫攻坚的一个新起点。记者深入城乡采访观察,欣喜于令人感佩的变化。

今年以来,在井冈山的示范引领下,我市各地以政治的高度、民生的温度、超常的速度、空前的力度,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和最大的民生工程,认真落实省委“精准、落实、可持续”要求,苦下“绣花功夫”,“一针一线”绣好全域脱贫攻坚新画卷。

把精准贯穿于识贫、扶贫、脱贫全过程

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井冈山时的殷殷嘱托,坚持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退出,大力推进发展脱贫、保障脱贫、健康脱贫,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段新忠,永新县高溪乡下雨村村民,靠低保金生活,为贫困户“红卡”户;刘兴国,万安县武术乡社田村村民,因妻子生病致贫,为贫困户“蓝卡”户……

脱贫攻坚核心是精准。建档立卡,因卡识别,我市“扶持谁”问题有了精准靶心。循着贫困户的档卡,贫困群众“贫困程度”“致贫原因”“该扶什么”,一目了然。

不仅“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县有电子档案”,而且动态管理,做到贫困在库、脱贫出库。“公开公平公正,杜绝了人情户、关系户,我们心里服。”段新忠感慨。

“扶持谁”,吉安做到心中有数。而“扶什么”,吉安在实践中凝聚共识:精准施策、分类施策——有能力的扶起来,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实现就业,获得稳定可观的收入;没能力的带起来,帮助贫困户入股企业、入股合作社,变资源为资产,变资金为股金,变农民为股东,获得稳定的股权分配收入;带不了的保起来,对特别贫困的群众给予低保、医保等政策兜底。

2016年,全市贫困人口由19.6万人下降到8.9万人,贫困发生率由4.8%下降到2.2%,共有279个贫困村退出。

把产业作为夯实脱贫攻坚的物质基础

仲秋时节,遂川县汤湖镇的狗牯脑茶叶基地,100余名村民正秩序井然地为新种的茶叶除草、补种。

在脱贫攻坚中,我市紧扣产业这条命脉,全面推广吉安县“四个一”产业扶贫模式,大力发展井冈蜜柚、有机茶叶等富民产业,促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品牌化,确保贫困户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同时,结合市场导向、因地制宜和有效机制,我市找准产业发展路子——以市场为导向,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有市场需求的产业产品;因地制宜,根据县乡村不同的资源条件和气候、地理环境挖掘发展潜力;确定有效机制,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和合作社参与来发展产业。

我市盘活自身资源,大力探索多元化发展模式,接二连三拓宽增收渠道。通过提升“旅游+”、推广“互联网+”、拓展“金融+”等形式,打造了一批电商品牌,发展了一批光伏产业,实现了贫困村“农村e邮”扶贫站点建设、淘宝网店全覆盖,并让旅游持续反哺群众,确保稳定收益、长效收益。

如今,贫困群众中有60%以上投入到产业发展中,发展了井冈蜜柚、毛竹、茶叶、草莓、葡萄、黄桃、猕猴桃等种植。去年,该市扶持贫困户发展产业17.7万亩,带动贫困户5.4万户。

建立长效机制确保真脱贫、不返贫

眼下,井冈山市大陇镇瑶背村的党员干部们又响应全市“一树两强”主题活动,在村党支部书记陈甲辉的带领下,为发展村里的黄桃产业挥舞起了党员“先锋旗”。动员贫困户种植、挨家串户谈征地、自掏腰包筹股金。他们的努力,凝聚起了群众致富的“加速度”,合奏成了一部老区脱贫的交响曲。

脱贫攻坚关键靠实干,作风过硬才能见实效。精准扶贫的“战场”,也是检验干部作风的“考场”。

我市在力量上强化干部帮扶。市县两级组成1109个工作组,对566个贫困村定点扶贫全覆盖;全市有2.8万名党员干部加入到脱贫帮扶队伍当中,对5.1万户贫困户开展全覆盖的结对帮扶;从市县两级机关单位选拔优秀干部,向所有行政村派驻第一书记,实现全覆盖。

为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脱贫信心,激发脱贫斗志,我市还坚持做到“三个到位、志智双扶、两表公开”,确保脱贫攻坚决战决胜——

在落实上推进保障措施、实际收入、长效机制“三个到位”,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防止短期脱贫;

在精准上突出“志智双扶”,在扶智力、扶技术的同时,更加注重扶志气、扶志向,引导贫困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激发其与贫困作斗争的内生动力;

在制度上推出“两表公开”,根据贫困户贫困程度不同,统一设计了红、蓝两张《贫困户收益确认公示表》,认真核算贫困户的实际收入,经贫困户签字确认后,张贴在墙上公示公开、接受监督,确保脱贫攻坚“有据可查、真实有效、群众认账”。

同时,我市加快建设技术保障、病虫害防治、市场营销三个体系,促进产业持续发展;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对贫困户实行跟踪帮扶,确保不发生返贫现象。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